郭靈飛 王建國
【摘要】通過分析支部建設和大學生群體存在的問題,提出以黨支部建設為抓手,加強支部內部制度建設,發(fā)揮黨員模范作用,督促本支部所屬學生,監(jiān)督關注問題學生,從而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黨支部建設? 思想教育? 實效性
【基金項目】內蒙古科技大學基層黨組織建設創(chuàng)新項目,內蒙古科技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一般項目(DJYB1807)。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3-0031-02
一、支部建設和大學生群體現(xiàn)狀分析
黨支部建設過程中存在管理力度不夠,黨員模范性不強,支部成員配合性差,導致很多學生入黨積極性不高。
90、00后大學生群體大部分都是嬌生慣養(yǎng)長大的,因此部分學生具有自私、懶惰,做事情欠考慮等特點,進而導致宿舍衛(wèi)生差、同學關系緊張、學風考風差、心理問題突出等,久而久之,出現(xiàn)降級、退學,甚至出現(xiàn)一些惡性事件。
比如表現(xiàn)在宿舍的集體生活中多為:不主動打掃宿舍衛(wèi)生;不顧舍友的感受肆意而為;時常逃課在宿舍睡懶覺;在宿舍只會玩手機、打游戲、睡覺,完全不學習不看書。大家好像對于什么事情都不感興趣,比如學校舉行的幾次操場打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的活動班級宿舍里面就沒有多少人積極響應。
通過加強支部內部制度建設,發(fā)揮黨員模范作用,督促本支部所屬學生,監(jiān)督關注問題學生,從而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二、以黨支部建設為抓手,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研究思路
1.分析支部建設中出現(xiàn)的問題
課題組成員進行調研,并結合支部現(xiàn)狀,討論總結支部建設中的問題,以便后續(xù)針對性的制定相關制度。
2.制定支部工作制度
支委會制定工作制度,明確每個黨員應該履行的責任,并在支部大會上討論。
3.制定反饋機制
支委會制定支部黨員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如何反饋的制度,并在支部大會上討論。
4.制定獎懲制度
支委會為監(jiān)督每位學生黨員的履職情況,制定獎懲制度,并在支部大會上討論。
5.黨員認領“責任田”,并實施方案
以“宿舍”為單元確定支部黨員負責監(jiān)督的學生名單,并排查出問題學生,及時進行干預。
6.再次改進研究方案
根據(jù)試點實施結果,課題組成員對研究方案進行改進。
三、以宿舍衛(wèi)生和學風為例說明具體實施方法
1.宿舍衛(wèi)生
宿舍是我們支部成員分布集中,支部中最小的組織,從而易于管理,在提高黨員自身素質的前提下帶動宿舍建設。現(xiàn)在宿舍面臨的問題也很多,先拋開床鋪的整潔問題不說,直接看宿舍衛(wèi)生,每個宿舍都制定過宿舍值日表,但是由于同學們的自覺程度不高,責任意識不強,宿舍舍長沒有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導致值日表形同虛設,根本原因就是沒有人進行系統(tǒng)的管理,需要進行制度的設定、實施和管理。
首先黨員要以身作則,做到:
a.黨員在宿舍主動的、積極的清理衛(wèi)生,并且號召舍友一起行動,定期組織全宿舍的大掃除,優(yōu)化宿舍衛(wèi)生,創(chuàng)造干凈整潔的生活環(huán)境。
b.黨員要先做好個人床鋪的軍訓式整理,只要起床就疊好被子,整理床鋪衛(wèi)生,并且?guī)ьI舍友一起整理床鋪。
針對宿舍內務方面由A同志制定宿舍內務標準,所有支部黨員對支部各個宿舍進行實施、監(jiān)督、管理。一年級二年級宿舍由三年級黨員負責二年級黨員配合,三年級宿舍由三年級黨員分管,形成“黨員→宿舍→樓層→公寓→學院”的管理模式。
2.宿舍學風
現(xiàn)在很多學生對所學專業(yè)的認識不夠,所以就不愿意去學習。而懶惰總是很能使人墮落,一個不學,有樣學樣,大家慢慢的都不學了。作弊的比學習的考得好,學習的難免會覺得不平衡,久而久之,注意力也就開始松懈,對學習不感興趣,學風日下。在宿舍里就更是如此了,一個同學通宵上網就會帶著另一個沉迷網絡從而淪陷整個宿舍。宿舍的學風和宿舍的衛(wèi)生也是分不開的,一個每天打游戲的宿舍一進宿舍就能聞到外賣腐敗的氣味,一個干凈整潔的宿舍會影響大家的學習態(tài)度。
面對這些問題自覺是一方面,同時也要靠黨員來起帶頭作用。
前提條件:
a.黨員自己要努力學習,學習成績優(yōu)異。
b.黨員要和班級同學的關系相處融洽,要有號召力。
c.黨員要有激情和奉獻精神,愿意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學。
滿足以上三點之后,帶動學風就容易多了,黨員在去學習的時候就招呼同學一起去,在上課的時候勸著同學一起坐在前排認真聽,在考前復習的時候主動的把同學約出來,約到一處把自己記得筆記一起分享,同學不會的能耐心講解,對于掛科的同學也不放棄,愿意幫他們講解,幫他們能在補考的時候順利通過。
四、以黨支部建設為抓手,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1.夯實理論基礎,樹立黨員旗幟
主要圍繞著黨章黨規(guī)、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國夢等內容,通過支部書記講黨課、黨員講黨課(單周定期進行)、視頻學習、積極分子接待大會(雙周定期進行)等方式展開理論學習,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理論緊密圍繞時事政治,學習過程有收獲。通過理論學習,不斷夯實黨員的理論基礎,提高黨員素養(yǎng),強化黨員的思想引領作用。
2.增強宣傳效果,注重輿論導向
在宣傳引導方面,通過不斷完善線上陣地和線下陣地的建設,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宣傳的優(yōu)勢互補,打造立體宣傳模式,宣傳、引導齊發(fā)力,進一步強化輿論導向作用。線下主要以教學樓里的學生支部陣地為主,線上主要以學院官網、學院微信公眾平臺、支部QQ公眾號為主。
3.認清形勢,找準問題
通過前期調研,發(fā)現(xiàn)支部工作中主要存在制度、組織生活方面的問題。制度方面,主要由于支部黨員由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構成,因此課余時間不固定,導致各項制度難以落實;同時,無論是支部書記還是支委,都非專業(yè)黨務工作者,難免存在認識不到位、理解不充分的情況。在制度建立和執(zhí)行期間,由于未結合實際情況,也存在執(zhí)行混亂的情況。組織生活方面,也存在著組織生活形式單一化程序化效果不佳、組織生活內容不夠豐富,缺乏吸引力等問題。
大學校園中90后、00后群體,他們中部分以自我為中心,服務意識、紀律性不強。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整理和梳理,有利于我們清楚地認清目前大學的形勢,找準學生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便得到更好的解決。
4.制定好支部各項制度,強化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各項工作有據(jù)可依,制定了支部工作制度、反饋制度、獎懲制度等,內容涵蓋班子成員的工作職責、意見和建議的收集整理和反饋流程、獎懲的實施辦法等方方面面,確保黨小組成員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
5.認領“責任田”,關注問題學生成長
前期通過以點帶面、層層落實的劃分原則,將黨員與分管宿舍緊密掛鉤,實現(xiàn)責任到人,全面覆蓋,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年級情況、住宿樓棟進行實時的調整劃分,實現(xiàn)每個黨員認領“責任田”,密切關注學生成長,尤其是對問題學生重點關注,明確黨員職責,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在此舉一例大學生學業(yè)危機干預案例。通過黨員前期摸排和反饋,李某同學由于家庭突遭變故,受挫嚴重,造成連降兩次,面臨退學,導致嚴重的學業(yè)危機。該生的情況反饋給支部書記,支部書記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多次進行深入談話,釋放該生的心理壓力,并以“男兒擔當”的角度為切入點,喚起該生的責任感,在與該生協(xié)商后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解決學習上的實際困難,并發(fā)揮學生黨員、學生干部、舍友的朋輩幫扶作用,幫助該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同時,及時跟進該生的思想動態(tài),加強引導,鼓勵其樂觀面對生活。經過系列幫扶,該生不僅順利補上之前落下的學業(yè),還已簽訂一份滿意的工作。
6.創(chuàng)新支部活動,培養(yǎng)新時代黨員
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模式,實現(xiàn)對黨員的培養(yǎng)教育。
首先,不同院系黨支部進行合作共建,并相繼開展了素質拓展、紅色募捐,綠色離校、觀影等活動,以“第二課堂”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黨員,實現(xiàn)學習模式的創(chuàng)新。
其次,開展黨小組進宿舍活動,多次進行夜查宿舍、理論學習、走訪新生等活動,實現(xiàn)育好“小細胞”建強“大堡壘”。
最后,緊密聯(lián)系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通過開展“不忘初心 攜手前行”黨支部活動、“師生攜手同行,傳承紅色文化”等主題活動,實現(xiàn)師生同行,強化教師黨員對學生黨員的引領作用。
五、結語
通過本課題的實施,可達到以下目的:
1.有利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
通過強化支部內部建設,修訂支部相關工作制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堅持全覆蓋、常態(tài)化、重創(chuàng)新、求實效,堅持學做結合,依托黨支部“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融入日常、抓在經常,防止形式主義。
2.有利于建構高校意識形態(tài)的嶄新話語
當前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主要對象是90、00后大學生,他們已經成為大學校園的主色調,上升為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主群體。在全球化迅猛發(fā)展、互聯(lián)網普及帶來的多元文化影響下,90、00后大學生的思想、話語能力、價值取向也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尤其是他們的話語呈現(xiàn)出多樣化、娛樂化、網絡化及隨意化等特性,并逐步形成了一套他們獨具特色的話語表達體系,使得高校意識形態(tài)的傳統(tǒng)話語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對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過支部黨員認領“責任田”方式,推進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從話語內容、話語機制和話語傳播平臺等方面入手,重新建構高校意識形態(tài)的嶄新話語,使90、00后大學生能夠真正認同、接受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從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黨能夠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導權。
3.有利于關注問題學生,嚴防惡性事件
通過支部黨員排查,整理出在學習、生活和心理上等有問題的學生,時時關注其動向,并上報相關領導,及時干預,以防惡性事件發(fā)生。
參考文獻:
[1]王軍華,曹剛.以“六基”工程為抓手 全面推進標準化規(guī)范化黨支部建設[J].支部建設,2018(29)
[2]葉方天,郝嘉瑜.當代大學生思想變化特點及教育實效性研究[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19(04):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