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學生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目前,教師對語文教學中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情感教育應用還缺乏重視,所用的教學策略也比較落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塑造也不明顯。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時候,知識的獲取太表面化,不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綜合素養(yǎng)。由此得出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不可缺失的,深挖教材情感教育因素,教師增強情感教育素養(yǎng),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文章探尋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有效途徑
情感教育和語文這一門學科能夠完美的契合,情感是一個人對各種客觀事物能否滿足自己需求的一種態(tài)度體驗,而語文這一學科在內容上具備濃厚的情感色彩,對于情感教育是最優(yōu)秀的“土壤”。教師以讓學生具備健康的身心成長和發(fā)展為基礎目標,以科學的教育方式提升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為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保證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 教師自身的情感教育水平要進行提升
初中語文教師整體的情感教育水平較差這個現(xiàn)象必須要進行改正,要進行科學正確的提升。教師要明白情感教育對學生能起到的積極作用,情感教育還能將教學的質量得到增強,只有教師能夠重視認可情感教育,才能將自身的水平和素養(yǎng)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上的個體差異,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保證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而且教師情感教育水準得到加強,也是整體素養(yǎng)的有效加強,教師深挖和運用教學內容,通過情感去對學生進行影響,讓學生感受到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應用基礎,就是教師自身優(yōu)質的語文素養(yǎng)和良好的情感教育水平。初中語文教師有效的情感教育實施,能讓學生更輕松地進行教學融入,因此語文教師要正視并增強情感教育能力,讓實際教學中能滲入情感教育。
例如,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完全可以以自身的情感因素去影響學生的情感。比如,關于《黃河頌》的教學,教師通過聲情并茂、感情飽滿的方式進行朗讀,讓自身的情感激發(fā)出來,學生就很容易被教師的情緒所帶動,走進課本課文所展示的世界中,跟隨教師進行探尋。教師只有在教學中讓自身的情感得到釋放,才能讓學生感同身受,產生情感上的鏈接之后,能跟有效的滲透情感教育,并且達成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
二、 情感氛圍的營造與教學情境的利用
情感教育對于學生個性化成長的實現(xiàn)和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教師通過課堂氛圍的營造,讓情感氛圍充斥在教學活動中。清晰明確的了解學生對于學習中主觀情緒具有怎樣的需求,然后進行分析和探索,尋找適合實際課堂的教學策略,確定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形成共鳴,教師的引導信號,學生能有效地進行接收,讓情感教育和課堂教學形成共生的關系,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時候能產生深刻感受。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的利用個人情感因素,將語文的美感和藝術性體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情感上受到教師的刺激,形成情感共鳴。
教師可以去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進行角色的扮演,補充學生對于想象力匱乏上的不足,并通過小組上的情感教學,讓學生更真實清晰獲得情感上的體驗。在情境創(chuàng)設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應用來豐富情景,讓學生能夠直觀明確的了解內容,快速的送入角色。然后將自身的看法和意見勇敢的進行表達,與教師的引導形成對接。教師通過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能力來進行教學,通過不同知識點的提煉,難重點的歸納探索,來讓教學具備針對性和實效性。情景上除了教材內容以外,還要結合實際生活和大自然,讓學生能夠更有代入感,在主觀上獲得更豐富的感受。
三、 國學名著滲透情感教育
語文的教學內容肯定離不開閱讀,閱讀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自身氣質的提升很重要。教師為學生推薦不同的國學名著,讓學通過國學名著的涉獵和閱讀,進行知識養(yǎng)分的汲取,形成情感教育的無形滲透。眾多的國學名著,其中包含了眾多大家的不同情感體驗和情感釋放,學生在進行感悟和閱讀的過程,產生自身一定的感悟和理解,探索其中內涵,給自身帶來啟迪。尋找文中感人的橋段,經典的情景,產生自己的體驗,把書中的語言表現(xiàn)力融入自身,一點一滴的進行語文素養(yǎng)的積累。教師通過不同書籍的推薦,讓學生感受不同的人物形象和豐富的人格魅力,給學生帶去良性的性格發(fā)展道路。
例如,我國影響非常巨大的孔孟莊三位大家的著作,讓學生感受中華文明最初的魅力,產生濃烈的民族自豪感。還可以為學生講授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學史,秦時的諸子百家,儒家的理想抱負和高尚情操;道家“天人合一”的高深境界;墨家的兼愛非攻。又可以是漢代中國詩是如何起源的,《三國演義》中的雄壯歷史背景,其中有流傳出了多少名篇名作。讓學生通過中國古代著作和古人的了解,產生情感上的變化,吸收素養(yǎng)的精華。
四、 結束語
言而總之,情感教育需要教師以教學引導和組織者的身份進行利用,教師自身的觀念就要做好完善和轉變,讓情感教育的水平得到增強和提高,讓豐富多元的情感元素注入課堂圍繞學生,讓學生能在學習中感悟到情感。情感教育滲透入教學中,這是素質教育在理念上的需求和要求,對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有著根本性的作用。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讓情感教育充斥在語文教學的多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有通過情感去感悟理解語文知識,再通過語文知識去活動增強情感上的體驗,讓語文素養(yǎng)在整體上得到綜合多元的提升,在人格上得到健康積極的成長,形成高尚的情操。
參考文獻:
[1]徐美玲.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方法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
[2]薛萍.倡導自主互動開放升華語文教學境界摭探[J].成才之路,2018(22).
作者簡介:
姚文靜,四川省內江市,四川省威遠縣嚴陵鎮(zhèn)鋪子灣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