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素質教育理念全面推進的今天,新課程改革要求基礎教育階段必須要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進行重要關注和重點培養(yǎng),特別是在生物學科教育教學開展過程中,由于生物學科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和創(chuàng)新性,學校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進行有效培育和發(fā)展,從而對后續(xù)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思維意識形態(tài)。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其正處于個體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和規(guī)范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文章將針對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運用展開分析和調研,為進一步推動初中生物課程教學高效發(fā)展,提供相關參考經(jīng)驗。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生物;課程教學;綜合發(fā)展
一、 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作為當前新興的思維組織工具,在教育教學展開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其在教學中的主要特點為能夠將零散的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并使其保證一定的邏輯性和順序性,能夠使得學習者依據(jù)中心主題對分層次內容和分支內容進行填充學習,從而輔助學習者形成系統(tǒng)完善的知識框架和知識體系。在當前教育教學應用過程中,思維導圖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對于一個中心知識點進行主題圍繞和分支發(fā)散,以色彩多樣且鮮艷豐富的線頭線段將其進行連接,在對于相關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及拓展的過程中,指導學習者對相關邏輯順序和相關類別組織進行理解和認知的基礎上,對于學習者的思維邏輯能力進行有效培育和發(fā)展。
二、 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初中生物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創(chuàng)新有趣的課程教學模式,對于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帶動學生深入?yún)⑴c到并融入課堂學習中來,在不斷增強學生對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連接和把握的同時,為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實踐與學習提供良好的驅動力。與此同時,以思維導圖開展教育教學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吸引了初中學生在生物學科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和專注力,不僅能夠對于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知欲望進行有效激發(fā),還能使學生在對知識進行串聯(lián)和拓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對于生物學學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除此之外,在思維導圖運用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對于導圖模型進行實際建立和思維想象,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通過師生之間的交互性學習,提升師生互動效率,不僅有效增進了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師生間情感距離,更在課程教學展開過程中,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快的課程學習氛圍,帶動學生深入?yún)⑴c到初中生物學學科學習與研究中來。因此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具備重要的運用價值。
三、 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以知識重點連接實現(xiàn)學生舉一反三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課程教育教學展開中必須要注重對于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緊密貫徹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觀念和理念,指導學生在初中生物學課程展開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性和主動性。特別是對于生物學科的教學來說,涉及的知識點較為反復冗雜,學生在高一接觸初中生物學科內容的過程中,往往會感到混淆甚至無序,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學生對生物學科知識內容的梳理和學習,進一步造成了學生對于初中生物學科中學習的興趣缺失和主動性降低。因此,在初中生物學教學展開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運用形式,通過以知識重點相連接實現(xiàn),對于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教學“生物體有相似結構層次”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在教育教學展開過程中,便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模式,指導學生以植物體為中心提點,對于植物體相關的組成細胞結構層次進行劃分和填充,以此為主次要線索,知道學生自主對于思維導圖模式進行構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結合多媒體課件和flash動畫對植物體細胞及組織器官等組成結構層次進行進階式的認知和了解,在逐步加深學生對于植物體相關結構層次記憶的過程中,以思維導圖模式組織學生對于動物細胞的相關組織結構層次進行并列類比和思考,通過知識重點的連接,對于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知識內容的融會貫通。
(二)以小組合作模式推動學生綜合發(fā)展
眾所周知,生物學科作為一門實踐性與實驗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和主動學習能力,還需要教師在課程展開過程中,以生物學課程教學為平臺,對于學生的小組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科學素養(yǎng)進行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因此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教師便可以結合思維導圖模式對于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設計和劃分,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對于思維導圖進行構建,在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度和融入感的同時,有效推動學生的綜合發(fā)展。例如在教學“人體主要組織”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在課程教學展開過程中,便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充分考量,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對各部分組織如上皮組織或肌肉組織等部位的相關知識重點進行思維導圖上的建立,再通過組間共同交流研學對于思維導圖的重難點進行提煉和總結,全班同學共同協(xié)作構建完善的人體主要組織知識重難點思維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積極性,對于人體各部分功能及知識重難點那導圖的思考和構筑,在有效提升學生生物學科參與度的同時,加深學生對于這一部分內容的印象和記憶,在有效鍛煉學生生物學科邏輯能力的同時推動學生綜合發(fā)展。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生物學科教學來說,由于課程教學具備一定的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不僅需要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進行充分的認知和理解,還需要學生能夠以發(fā)散性的思維,對于所掌握的知識進行驗證和探究,在實現(xiàn)對知識內容進行深化記憶的同時,有效夯實初中學生良好的生物學科知識基礎和知識框架。
參考文獻:
[1]王金菊.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情景教學研究[J].教育探索,2005(2).
[2]田春芳.初中生物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法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3).
[3]盧勤泉.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教文匯,2010(27).
[4]宋興江.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J].成功:教育版,2010(7).
作者簡介:
楊丹,貴州省銅仁市,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文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