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興
摘要: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為地理教學的優(yōu)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如何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優(yōu)化地理課堂,成為地理教學不容忽視的課題。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學習興趣;課堂效率
多媒體對于現(xiàn)代教學來說,巳經不再是陌生的字眼。在地理教學中如何巧妙運用多媒體構建高效課堂已經成了當今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多媒體它以特有的聲像同步、動畫演示等特點直觀展示教學過程,使我們的地理課堂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學生在課堂上輕松、自主地學習。當信息技術走進地理課堂,就猶如教海中引進了一渠活水,它可以巧妙地將抽象性的知識直觀化,讓年代已久的歷史重拾記憶,讓學生在體驗中深入感受地理課的魅力。那么,該如何巧用多媒體演繹我們的地理課堂,使地理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面做起:
一、多媒體巧側青境點亮課堂氣氛
愛恩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因素,學生對學習材料有興趣就會產生穩(wěn)定而持久的注意。而興趣的提高往往離不開生動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體課件大多由影視圖像或圖片剪輯而成,具有展示直觀形象的立體畫面的優(yōu)勢,它可使學生置身于一種五彩斑斕、動靜結合的教學環(huán)境中,能把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逼真地展現(xiàn)出來,把學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來,使學生從聽覺、視覺上去領略語言文字描繪“美”的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閱學習、理解地理知識就水到渠成了。
如教學八年級河流中關于黃河的這一課時,由于我們地處農村,班上大部分學生都沒有真的見過黃河,于是在上課之前,我先讓學生說說對黃河的認識,學生只憑著自己在電視上見過的印象大致說了一下,這時我再用多媒體展示黃河的精彩畫面,學生們一下子被黃河的壯觀景象吸引了,如身臨其境,體會到那種“人詩人畫”的感覺。這樣的教學過程文圖并舉,聲情并茂,視聽結合,渲染氣氛,創(chuàng)造出了生動的意境,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理解這一堂課的知識。
二、多媒體展現(xiàn)過程,發(fā)展學生思維
人們學習任何知識,都離不開想象。地理教學更是如此,在地理課堂中必須重視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去想象。因而,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展示其過程,跨越了時空距離,再現(xiàn)了教學內容的全貌,這樣既強化了學生的感知,同時促進學生記憶、思維、想象,激活思維。如七年級上冊“天氣與氣候”這一章中關于“迎風坡降水多”這一知識點,傳統(tǒng)教學中,只在借助書本的圖片講授知識點,學生往往只是生硬的記住了這一知識點,缺乏知識的生成,容易遺忘,而通過flash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現(xiàn)濕潤空氣前進途中,遇到地形阻擋,被迫迎風爬升,水汽凝結形成降水的動態(tài)過程。在觀看過程中,學生仔細、全面、深刻地體驗地理教材的內容,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的畫面,又為學生的想象思維提供豐富的表象,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三、多媒體再現(xiàn)情境,突破重點難點
一節(jié)課上得好壞,成功與否,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看有無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而地理教學中有些教學重點、難點,因時代的差異和學生知識結構的有限,若僅借助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進行乏味的知識分析是不會很有效果的。多媒體技術能在抽象的詞語和鮮明的表象之間建立起雙向聯(lián)系,從而豐富思維內容,對突破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豐富學生表象,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進入文章意境有著重要的作用。
如教學八年級《黃土高原》一課時,由于學生對黃土高原不熟悉,因而對教材中所描述的黃土粱、黃土卯、黃土塬等地貌不能深入理解。在教學時,我通過多媒體展示,將教材中黃土高原的各種形態(tài)和各種特征陸續(xù)呈現(xiàn)在屏幕上,并且通過動畫設計,演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過程和影響。這樣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情景再現(xiàn),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又一次感受了動態(tài)變化,從而使學生較輕松地理解了課文重點、難點。
四、多媒體配置音樂,陶冶學生情趣
實踐證明,巧用多媒體配置音樂,能豐富學生感知,縮短學生教材之間的心理距離,切實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感受力。如教《我國的地形與地勢》一課,我抓住各類地形的特點,將主要的地形區(qū)的美景依次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配之以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使圖像與課文相互對照,形、音、色混然一體,創(chuàng)造出“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的優(yōu)美意境,此時學生陶醉在美的氛圍之中,產生了情感的共鳴,深深地愛上了祖國的大好河山。
如今,信息技術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更為嶄新的、更為廣闊的學習世界,并為任何愿意獲取知識的人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合理、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既可以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創(chuàng)設個性化學習的環(huán)境,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識學習、技能訓練、智力開發(fā)于生動活潑的形象之中,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樂趣,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應該發(fā)揮智慧,大膽創(chuàng)新,巧用多媒體,使地理課堂教學真正“活”起來!
參考文獻
[1]裴新生等.地理教育中的思維·實踐·創(chuàng)新[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2]胡瑞芹.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學及案例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