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高校教學方式由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變?yōu)榫€上教學。線上教學作為全新的教學模式,對于各高校沒有經(jīng)驗可尋。本文以學高校學模式為例,對教學經(jīng)驗進行總結(jié),為各高校教學提供經(jīng)驗依據(jù)。
關鍵詞:線上教學;高校;教學模式
前言
由于疫情的影響,高校2020年春季學期開始就實行全國范圍的停課不停學,師生居家隔離不能按時返校,只能在家開展在線教學,這就造就了高等教育史上最為特殊的一場教育變革。全國高校按照中央和教育部的統(tǒng)一要求,認真做好在線教學工作,這對老師和學生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1]。
一、教學實踐
我校根據(jù)教育部相關文件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實施方案,要求老師可以使用多種方法和措施,使在線教學的效果達到線下授課的質(zhì)量和水平。根據(jù)授課情況調(diào)查,分析如下:
(一)教學方式:
在線教學的教學方式包括:直播授課、錄播授課、慕課授課、研討授課和線上線下結(jié)合授課這五種形式。工程學院主要采用直播授課、錄播授課和線上線下結(jié)合授課。其中直播授課是使用量最大并且效果最好的一種形式,教師按照課表在騰訊課堂、斗魚或者超星學習通等平臺進行在線講課,學生在線實時觀看,給學生營造和老師面對面的氛圍,互動交流都更為真實,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多平臺都具備視頻回放功能,滿足了學生課后復習的需求。有些老師擔心全國大面積使用網(wǎng)絡教學后會有卡頓現(xiàn)象,就提前進行了授課視頻的錄制,但是錄播授課弊端較大,不能實時跟蹤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需要學生有很強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并且沒有師生互動,缺乏上課的儀式感和參與度,所以錄播授課的比例較小。有些公共基礎課的慕課資源較為完善和豐富,老師可以采用學生線上直播授課,和學生自學慕課相結(jié)合的方式,各取所長,也是較為合理的方式之一。其中學院200份調(diào)查表中授課方式情況如圖1所示:
(二)教學平臺:
工程學院線上教學的直播平臺逐漸集中為騰訊課堂、斗魚直播、QQ群課堂、QQ群和微信群和釘釘,教學互動還有中國大學慕課和超星學習通兩個平臺,使用教學資源平臺主要是中國大學MOOC、超星學習通,個別課程采用ICC資源。其中學院200份調(diào)查表中,教學資源平臺使用情況如圖2所示:
(三)師生教學互動情況
在線教學的全面開展,雖然是不得以之舉,但是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師生關系,轉(zhuǎn)變了教學觀念,教師通過線上平臺開展教學,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個性化學習,使得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zhuǎn)變(2)。
工程學院每天在線學習人數(shù)平均約為3500人次,簽到率達到99%左右,70門課程,300個教學班全部建立了班級課程群,使得老師給學生分享課程資料,布置作業(yè),答疑等教學環(huán)節(jié)更為快捷便利。學院隨機問卷調(diào)查了900名學生,對其所上的課程進行了評價,課程滿意度如圖4所示:
二、在線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堂組織的互動性需要進一步加強。
(2)教學設計形式單一,講解平鋪直敘,缺乏吸引力。
三、對后續(xù)在線教學工作的建議:
(1)教師應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理解的情況,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平時成績考核。
(2)疫情期間的在線學習,可結(jié)合課程特點和專業(yè)實際,適當融入教書育人,立德樹人、課程思政的相關內(nèi)容。
(3)建議給學生布置在線慕課自學任務,一方面提高自學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孫華. 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20(5):52-56.
[2]謝火木、劉李春、陳移安.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線教學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20(5):57-60.
作者簡介:
田秋實(1990-),女,河南洛陽人,碩士,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航空工程學院研究實習員,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