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法治國是我國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法律治國安邦,是維護社會安定的基礎,它能確保國家各項事業(yè)的規(guī)范合理運行,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基本條件。而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對國家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對高校學生進行法律教育,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yǎng),對大學生的學習、工作以及實現(xiàn)社會價值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法律教育的現(xiàn)狀,然后列舉了高校法律教育的途徑,最后總結了高校法律教育的意義以及對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的影響。
關鍵詞:高校;法律教育;法律意識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6-203
我國公民都需要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而大學生是國家發(fā)展的棟梁之才,他們大都處于心智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其人生觀和法律觀念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多,尤其是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形成錯誤的人生觀,因此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法律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引導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三觀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國高校法律教育的現(xiàn)狀
高校大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都會有對法律知識的了解,但大都淺嘗輒止,缺乏系統(tǒng)化的學習,許多大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憲法》《刑法》等有一定的了解,而對其它法律的了解甚少,當自己遇到法律困境時往往束手無策,不能正確使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此外,高校學生的犯罪率近年來也在不斷提升,高校同學間由于矛盾引發(fā)的犯罪屢見不鮮,高校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由于法律意識淡薄,缺乏冷靜思考的能力,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與同學產生矛盾,甚至引發(fā)犯罪[1]。而高校在非法學專業(yè)的課程開設中,往往將法律課程作為選修課,而即使選修法律課程的同學,也有很多存在應付考試的心理,不能切實學習到法律知識。
在新時代,網絡和新媒體蓬勃發(fā)展,各種信息通過手機和電腦“爆炸式”傳播,大學生接受到的信息魚龍混雜,違法和有害信息難以甄別,有的大學生受蒙蔽或利益驅使,陷入網絡犯罪的泥沼。而現(xiàn)階段高校對引導大學生遠離網絡犯罪的教育仍然不足,面對時代的變化,高校法律教育的內容也需要不斷更迭,與時俱進。
二、高校法律教育的途徑
在我國,高校法律教育的形式還過于單一,高校法律教育的重視程度仍有待提高,高校管理者可以從以下方面開拓高校法律教育的途徑:
(一)增加高校法律教育內容
我國有一套比較完善的法律體系,包含的法律內容眾多,大學生無法將所有法律條文都掌握熟知,所以高校應結合自身師資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法律教育內容適當增添使其充實,也可以引進或培養(yǎng)高素質的法律教育老師。在學校的法律教育授課中,應充分考慮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案例教學和多媒體展示。擺脫單純理論傳輸的教育形式,積極開展法律知識講堂、法律知識競答、模擬法庭等一系列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增強法律知識運用能力。
(二)提高法律教育師資教學能力
法律知識具有理論性、實踐性、政治性和知識性,法律知識的傳授需要結合一系列經典案例,然后與理論相匹配。高校在安排法律教育師資時應任用法律專業(yè)或接受過專業(yè)法律培訓的教師,保證知識傳授的嚴謹性和正確性,而且教師在授課時應拋棄傳統(tǒng)的授課形式,杜絕“灌輸”式的授課方式,增加與學生互動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單單重視課本內容的講解,還要考慮學生法律意識的樹立和培養(yǎng),做到不僅“教書”更要“育人”。
(三)重視高校的法律教育
要提高高校學生的法律意識,首先高校自身要將法律教育置于重要的地位,高校領導者和任課老師都要充分認識到法律教育對高校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做好帶頭作用,樹立嚴謹的教育教學態(tài)度,杜絕形式主義的產生。由于教育是我國法制建設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所以學校要積極構建法律教育培養(yǎng)體系,加強自身監(jiān)管力和執(zhí)行力,使法律教育工作切實良好開展。
(四)更新高校法律教育培養(yǎng)的理念
法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認識到法律的權威性[2],并對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有基本的了解。只有讓學生樹立法律權威意識,才能讓法律知識的學習轉化為法律意識,所以高校應當更新法律教育的理念,從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角度確立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法律意識的目的。
三、高校法律教育對學生法律意識的意義及影響
(一)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是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目的是向國家和社會提供高素質專業(yè)化的復合型人才,想要全面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國家的繁榮,經濟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強弱間接影響著國家的發(fā)展前景。
(二)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構建和諧社會是每個公民的美好向往,大學生作為公民,在大學校園中也應該營造和諧的氛圍,為今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高校要在大學生步入社會之前對大學生進行完善的法律教育和思想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懂得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培養(yǎng)大學生法律意識有利于減少網絡犯罪的產生
新媒體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形形色色的信息借助網絡的便利條件流向用戶手中,大學生作為網絡信息的主要接收者和傳播者,容易被虛假信息和有害信息誤導,深陷網絡騙局。有的大學生禁不住誘惑,利用新媒體的開放性和匿名性,妄想鉆法律的空擋,誤入了互聯(lián)網犯罪的歧途。網絡的匿名性并不意味著網絡行為不受法律監(jiān)控,新媒體時代,高校有必要加強學生規(guī)范使用互聯(lián)網的法律意識,幫助整頓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減少大學生網絡犯罪的發(fā)生。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高校法律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法律意識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所以高校必須重視法律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高校在開展法律教育時,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立足實際問題,讓學生切實學到有用的知識,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塑造一批專業(yè)能力和法律素養(yǎng)兼?zhèn)涞膬?yōu)秀大學生,為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增添力量。
參考文獻
[1]代宏奇.探討高校法律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的影響[J].青春歲月,2017,(4):141.
[2]胡雍.高校法律教育對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影響[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8(1):149-149.
作者簡介:韓金磊(1981年—), 男,滿族,籍貫:河北平泉, 職稱:講師, 學歷:本科,學位:碩士,研究方向:高校學生管理、職業(yè)教育、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