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實施與推進,對于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過去從應試教育的角度進行灌輸式教學已經不符合當今教育理念,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個性特點,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還要教師盡量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因此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應用分層教學是十分有效的策略,符合當代教育教學工作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由淺入深;因材施教
一、由淺入深,課堂教學簡單化
學習知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具有一定的順序性,教材的編寫也是如此,由簡單到復雜,由基礎到綜合,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也要遵循這一客觀規(guī)律,不能陵節(jié)而施。
例如,在教授“一元二次方程”與“二次函數(shù)”這一部分內容時,教材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內容是在二次函數(shù)之前的,而一元二次方程相對于二次函數(shù)確實也是較為簡單基礎的部分,從形式上看一元二次方程是ax2+bx+c=0,而二次函數(shù)是y=ax2+bx+c,從內容上一元二次方程表示的是未知數(shù)x的值,二次函數(shù)表示的是x、y之間的關系,而二次函數(shù)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就是相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因此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對于學生理解二次函數(shù)是非常有幫助的,教師要按照教材內容進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學,在學生掌握了相對基礎的知識后再學習較難的知識,對于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因材施教,課堂教學人性化
素質教育的內涵指出每個學生都是完整獨立的生命個體,有其自身的個性與特點,這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對待所有學生,要善于觀察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與長處,因材施教,將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充分發(fā)揮出來,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人性化。
例如,在教授“旋轉”這一部分內容時,包括圖形的旋轉和中心對稱,有些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很強,能夠直接在腦海中構建出相應的圖形,但是有些學生尤其是女生的空間想象力很差,沒有辦法通過簡單的言語就想象出圖形旋轉之后的樣子,我在教授圖形的旋轉時,會提前做好各種圖形的紙質模型,在課堂上為學生演示圖形的旋轉,也會引導學生如果實在想象不出來就自己動手做一個模型,自己體會旋轉的過程,慢慢的一些想象力差的學生也能學會這一部分內容了。
三、明確目的,課堂教學高效化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養(yǎng)人的過程,學習也不是漫無目的的學習,從教學目標到課程標準,到課時目標,由上至下都是不同層次的學習目的,落實到教師的具體工作上就是指每節(jié)課的課時目標以及每學期每學年的目標。
例如,在教授“投影與視圖”這部分內容時,這一部分不是教學的重點,卻是教學難點,學生在一開始對于圖形的投影與視圖等的理解是有一定困難的,但教師一定要明確教學目標,這一部分的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感以及逆向思維,學生看到投影圖時應當能夠分辨出對應的立體結構,看到復雜的結構能夠想象出各個方向的視圖,最主要的就是三視圖,即主視圖、俯視圖和左視圖,對于其他更高程度的掌握不作要求。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把這一目標明確說明給學生,不要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使學生放松心態(tài),更有利于高效教學。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是很多學科中都會用到的策略,合理的應用分層教學能夠極大的提高教學效率,使課堂學習變得高效,由淺入深的順序性教學也能夠簡化教學結構,使課堂簡單化,同時教師還要關愛學生,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因材施教,使課堂教學更加人性化。分層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內容,也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點,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賀.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探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5(14).
[2]李艷.關于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2(05).
[3] 劉清蕊.班班通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9,8(42):50-51.
作者簡介:金玲雙,1995年3月,女,本科,漢,浙江臺州人,單位:浙江省杭州聞濤中學,職稱:中教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shù)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