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花偉
摘要: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依托于漂亮的圖畫、色彩鮮明的風格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好奇心,對學生英語學習起到激勵作用,也能夠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激情。使用繪本閱讀教學,書籍中每一頁都是圖文并茂的,不會有太多的英文單詞,讀起來沒有太大的壓力。如果學生讀到某一部分,有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根據圖片和上下文聯想猜測,既有趣味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教師應了解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優(yōu)點與長處,應用在英語課堂中,幫助學生學習英語。
關鍵詞:繪本;小學低年級;英語閱讀;教學探究
引言
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就是閱讀,經過閱讀網絡上的信息、書中的知識等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閱讀也是學生在課下復習知識的一種方法。所以,閱讀教學在這幾年也融入到了小學教學當中,而且在英語這門語言類學科中,教師也使用了英語閱讀的方法進行教學。而且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加入繪本進行教學可以在一定基礎上提升小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一、基于繪本的小學英語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就是閱讀。繪本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為其更深入的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繪本教學是教育系統中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繪本的圖文形式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從各方收集資料、整合信息,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為學生提高學習水平創(chuàng)設良好的條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繪本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綜合實踐水平和科研能力,為教師提升專業(yè)化的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繪本的選擇方式
(一)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學生生活閱歷不足,知識積累水平低下,因此在繪本選擇上教師要基于學生的這些特點,選擇符合學生理解能力的素材,選擇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讓學生在興趣和好奇心的帶動之下閱讀繪本素材。
(二)注重語言的重現性
語言的重現性是降低學生英語學習難度的最佳方式,在選擇英語繪本的時候,語言的重現性要求教師在詞匯和繪本句式結構上合理重復,幫助學生鞏固記憶。
三、繪本在小學低段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應用英語繪本開展字母教學
在小學一二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就是加強學生的字母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多是以朗讀的形式加強學生的理解與記憶,而對于字母的正確讀音多是通過背誦的方式進行掌握,枯燥乏味的教學形式,不僅體現不出英語教學的魅力,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直接影響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借助繪本的教學優(yōu)勢,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開展字母教學,以圖文并茂的教學形式,加深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同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英文字母的學習效果,為學生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技術,以形象、直觀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英文字母,如A 像一座塔、M 像一扇門、F 像拐杖等,引導學生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深化對英文字母的理解與記憶,為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二)因材施教,精選繪本
由于小學生接觸英語語種的時間較短,部分學生很難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從而逐漸對英語學科失去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英語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思路,將英語繪本引入英語閱讀課堂,并結合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以及英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水平,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合理選擇繪本內容,使學生逐步對英語閱讀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比如對于小學低年段的學生來說,應當選擇句型簡單,語法結構易于理解,單詞量少,故事脈絡清晰的繪本。而對于高年段的學生來說,可以選擇一些單詞量多,句型句式相對復雜,語法架構適中,故事情節(jié)起伏跌宕的繪本。這樣,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也大有幫助。以Eric Carl 創(chuàng)作的“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袋鼠也有媽媽嗎?》”繪本為例,這一繪本英語句型簡單易于理解,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繪本當中反復出現了同一個句型,即: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 Yes! A kangaroo has a mother. Just like me and you. 而且分別列舉了袋鼠、獅子、長頸鹿、企鵝、天鵝等小動物,使學生在閱讀欣賞過程中能夠產生親切感,并逐漸意識到媽媽的愛有多么重要。因此,這一繪本比較適合小學低年段的學生閱讀和學習。為了確保所選繪本具有廣泛的適用性,英語教師可以事先對學生的個人喜好與興趣進行調查,當獲取確鑿的信息后,再確定繪本的類型與內容。就像“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這一繪本, 整個篇幅都緊緊圍繞著可愛的小動物展開,這恰恰與小學生的個人喜好不謀而合。由此可以看出,這種精選繪本的方法更能夠滿足學生的主觀閱讀需求,進而為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閱讀水平的提升埋下伏筆。
(三)展示繪本對話內容,靈活運用英語繪本
繪本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比較容易被學生接受,尤其是學生群體,借助繪本能夠有效降低閱讀理解難度。因此繪本作為最受兒童歡迎的讀物出現在世界各地,在教學實踐中其價值也逐漸被肯定,英文繪本結合英語語言和圖畫內容形成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的學習素材。
例如,在學習文具時,教師可以結合繪本“My noisy schoolbag.”引導學生以角色扮演形式展開對話練習;學習了水果,閱讀“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學完動物,閱讀“Tiger is coming.”這樣的方式可以強化學生對繪本內容的記憶與理解,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四)課堂檢測,通過繪本提升學生的能力
在結束繪本教學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測驗,檢測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水平。通過測驗,了解繪本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發(fā)揚好的一面,規(guī)避不好的一面,讓英文繪本在小學課堂上,發(fā)揮最大的用處,幫助教師教學,同時幫助學生學習。教師應努力發(fā)揮繪本積極的一面,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巧妙運用繪本,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課堂教學上,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學習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莉.基于繪本的小學低年級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273.
[2]顧學群. 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3]王攀. 英語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