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春
【摘要】 微課,貌似就是“微小”的代名詞,是當下教育領域較為“時尚”的課堂元素,當它和我們的課堂“合作”之后, 便“威力”無限,使得課堂綻放魅力,讓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均“如魚得水”。尤其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其作用更是不容小覷,教師應該巧妙地將微課融入語文課堂中,讓語文課堂靈動而高效。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微課;靈動;高效;
曾有專家說過:“語文課堂教學,不僅要重視課中的講授,還要重視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拓展?!盵1] 的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不僅是內(nèi)容的加深,還有容量的加大和節(jié)奏的快捷,需要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要有所“升華”。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構(gòu)想
1.“名存實亡”的課前預習。
眾所周知,課前的有效性預習是為課中高效的學習結(jié)果打好基礎。同樣,無效的預習只能給老師造成一種錯覺,進而在授課時不能“有的放矢”,使得部分學生蒙混過關(guān),老師卻“渾然不覺”。因為學生所有的“預習”都是“不加思索”的應付而已,更妄談自學能力之提高,所以,這樣的課前預習毫無價值可言,只能是“名存實亡”而已。
2.“蜻蜓點水”的課中新知。
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瓶頸問題”是常事,盡管老師想盡辦法分析講解,但是有些學生還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進而“百思不得其因”。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只能是“蜻蜓點水”般一帶而過,這樣就使得部分學生聽得“似懂非懂”,學得“囫圇吞棗”,語文能力怎能提高?
3.“紙上談兵”的課后拓展。
課后拓展,本應該是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去生活中實踐、去印證課堂學習所得,但部分老師硬是把這種“實戰(zhàn)練習” 變成了“紙上談兵”。本應該是讓學生課后親自去采訪一下自己喜歡的老師或者長輩,卻變成了對這些師長的“紙上贊歌”。這樣的拓展又有什么意義可言呢?
二、微課“助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做法
1.微課“參與”預習,興趣培養(yǎng)不可或缺。
有學者曾這樣說:“課前預習的效果直接影響后面新課的引入、課堂重難點的突破以及課堂教學效果?!盵2] 讓微課這種新生力量“參與”進來,探尋一條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前自學能力的新途徑,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添磚加瓦”,使其能夠進入一個靈動高效、搖曳多姿的語文新時空,向語文的美好境界挺進……
如,在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活動 . 探究》的執(zhí)教中,我就根據(jù)活動任務一“自主欣賞”中的五首詩歌內(nèi)容制作了一節(jié) 3-5 分鐘的微課。主要展示詩歌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情感表達,然后布置學生搜集一些作者的其他作品進行自主欣賞,準備在課堂中進行交流分享。
的確,雖說語文的學習少了數(shù)學科目那樣的嚴肅和刻板, 但是如果只是讓老師在講臺上“主播”的話,也會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讓微課參與到課前預習中,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去搜集資料,去自主欣賞,然后和老師同伴交流分享。這樣的學習是有意義的,同樣,這樣的課堂也是靈動的、高效的,是語文教師所期望的美好結(jié)果。
2.微課“參與”課中,突破難點不可或缺。
毋庸置疑,初中語文課堂容量之大、課堂節(jié)奏之快,對老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尤其是教學中的“瓶頸”問題,如果方法不妥,就會使得學生“山重水復”而不得其解, 即使老師“費盡口舌”學生不見得能“豁然開朗”。微課的“參與”讓教學重點“迎刃而解”,教學難點“柳暗花明”, 讓老師欣喜,讓學生驚喜。
還以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活動 . 探究》為例說明,課前預習利用微課引導學生搜集資料進行自主欣賞;在課堂中, 除了交流分享詩歌內(nèi)容之外,教師又制作 3 分鐘微課展示任務一中毛澤東的《沁園春. 雪》以及其他四位作者的相關(guān)作品, 然后根據(jù)任務二的要求引領學生自由朗誦。
是呀,如果課堂中只是老師在那兒“滔滔不絕”,學生貌似就是個看客,又怎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呢?就因為這“3 分鐘”的參與,讓老師游刃有余,讓學生興致盎然,我們的語文課堂,需要有聲有色的講解,亦需要無聲無息的參與。唯有如此,課堂才能靈活而充滿生機。
3.微課“參與”拓展,動手操作不可或缺。
說到拓展,它不僅是課堂的延伸,而且是知識的內(nèi)化, 亦是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課后拓展得到微課的“助力”,其前景將會“無限美好”,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學有所獲, 學生才能在語文課堂中“擷取”到最亮的那一粒粒珍珠。
還以九年級上冊《活動 . 探究》一單元為例說明。任務三是“嘗試創(chuàng)作”,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出示詩歌范例,引領學生分析詩歌的結(jié)構(gòu)、寫作手法及思想情感,然后布置學生課后自己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最后師生在課堂上共同評析。
不錯,在語文課堂上,部分教師往往只重視了課前的預習和課中的新授,而忽視了課后的拓展。殊不知,其實拓展部分才是學生學習能力的真正檢驗,有了微課的“助力”, 教師的引導游刃有余,學生的學習“如魚得水”,才會有課后拓展的得心應手。
因此,雖然現(xiàn)實情況不甚理想,課前預習“名存實亡”, 課中問題“蜻蜓點水”,課后拓展也是“紙上談兵”而毫無實質(zhì)作用。但是,有了微課的巧妙參與,會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問題迎刃而解、語文課堂靈動而高效。
參考文獻:
[1]陳玉其. 微課:讓初中語文課堂綻放異彩 [J] 學周刊,2017(5):34.
[2]周振凱 . 初中語文課堂:應該充滿活力和魅力 [J] 素質(zhì)教育,2016(6):33.
山東省煙臺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