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摘要:學生學習語文的啟蒙階段就是小學時期,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教學時一定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愛上語文學習的形式。游戲作為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教師就可以將游戲與小學語文相融合,充分的發(fā)揮游戲的作用,以此來打造出全新的課堂教學方式,同時也能夠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教師在進行游戲化教學設計時,要注意結合教材內(nèi)容,并且要符合學生成長階段的心理特征,這樣才能夠讓小學語文與游戲良好的結合起來。本文以心理學為基礎,結合小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與不足,運用心理學理論知識構建游戲化課堂。
關鍵詞:語文;游戲化教學;心理學;應用
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是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理解能力的同時,也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語文教師應該意識到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認識到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天性和本能更好的進行教學,將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游戲化,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教師要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游戲的延伸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其能夠擁有一定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基于學生心理游戲需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游戲化教學模式主要是為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也是目前教師慣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同時也能夠?qū)崿F(xiàn)小學語文的激趣教育。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游戲的設計時要結合語文本節(jié)課程的特點,了解學生愛玩的心理特征,并且進行細致的分析,找到本班學生愛玩的原因,這樣教師就能夠“因地制宜”的進行游戲教學。就目前的教學形式來說,小學生一遇到游戲環(huán)節(jié)就會異常的興奮,課堂參與度也變高了,但是一旦轉(zhuǎn)到語文教學內(nèi)容上,學生就又恢復了以往的學習狀態(tài),對語文教學的興趣全無,還有一部分學生都沒有興趣參與教師所設計的游戲環(huán)節(jié),這樣的游戲化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就是無用的,究其根本是教師不能夠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游戲需求,導致學生不能夠很好的融入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運用游戲進行教學時,不要只是利用游戲的過程,而不考慮學生的游戲心理,這樣就不能利用游戲化教學引出相應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從而就不能夠達到游戲化教學的目標,從根本上并不利于語文游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拍手歌》的教學時,教師就要不斷的探尋學生的心理游戲需求,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游戲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知識。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引入本單元的教學,讓學生進行你來比劃我來猜的游戲,這樣的游戲模式是目前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是十分滿足學生心理游戲需求的,通過這樣的游戲,學生可以說出藏在課文中的動物,這樣教師就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引入本課文的教學,讓其能夠更加有興趣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之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課文的齊讀,讓學生能夠熟悉本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音樂的播放,讓學生邊拍手邊進行課文的朗讀,這樣能夠讓學生輕松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也能夠?qū)⒂螒蚧慕虒W方式貫穿始終。在課程的結尾教師可以進行相應語文學習內(nèi)容的拓展,讓學生主動搜集其它內(nèi)容的拍手歌,之后讓學生將自己所收集的內(nèi)容進行展示,班級內(nèi)的學生就能夠一起進行拍手歌的學習,教師還需要考慮到學生之間喜歡比較的心理,將學生所搜集到的拍手歌進行比較,從而選出所有學生認為最好的拍手歌,這樣學生就能夠在游戲的氛圍內(nèi)明白拍手歌的基本含義,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二、基于游戲心理學理論,優(yōu)化學生學習狀態(tài)
一方面教師要根據(jù)游戲心理學理論強化學生學習的自控力。眾所周知,自控力是提高學生社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學生之間差距大的決定性因素,而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自控力較差,在課上不能夠遵守課堂紀律,在課下不能認真的完成作業(yè),所以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不自控的情況,考慮小學生不自控的因素以及具體原因,教師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學生不自控的原因就是想玩,所以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盡情的“玩”,用游戲化教學來提升學生的自控力,讓其能夠更好的進行語文的學習。另一方面要利用游戲化教學模式,調(diào)節(jié)學生的學習壓力。當前社會飛速發(fā)展,人們都在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學生也不例外,家長會督促學生進行學習,給學生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不斷的給學生施加學習壓力,這樣就會導致學生懼怕學習,究其原因是學生與父母之間的相互不理解,讓學習成為了阻礙,所以教師在進行游戲教學時,要注意加入與父母辛勞相關的部分,讓學生能夠理解父母的苦衷,這樣就可以準確地抓住學生的心理,讓學生能夠正確的看待壓力、調(diào)節(jié)壓力。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太陽》的教學時,教師就要結合游戲心理學理論,讓學生收獲太陽般的自信。一些小學生沒有自信心,在學習語文方面自信心不足,這樣就會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不自控,教師則可以設計一些學生比較擅長的游戲,讓他們能夠在游戲中獲得自信,這樣就能夠控制自己,形成自控力。教師在進行本篇文章的教學時,可以開展成語接龍、詞語造句等簡單的游戲,讓學生積極的加入到此類游戲之中,這樣學生就能夠在簡單的游戲中有所表現(xiàn),甚至有的學生會取得成功,這樣學生就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優(yōu)越感,從而找到學習的自信心,就會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也就能更加的自控。在進修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父愛之舟》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開展一個親子游戲,讓學生自己和父母分別疊出一個一個的小船,讓父母分別寫出自己對孩子的愛和心聲,學生也能夠主動來向家長表露自己的愛和感受、壓力等等,這樣這樣的小船就承載起了家庭的期望,學生和家長之間小舟的互換,能夠讓學生和家長之間相互理解,這樣學生就能夠減輕自身的壓力,快樂的進行語文的學習。
三、基于游戲獎勵心理學,優(yōu)化學生學習評價
評價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教師在游戲結束后,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相應的評價,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小紅花,小紅旗等作為表揚,這樣能夠很好地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同時也能夠給學生建立起一個及時反饋的機制,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反饋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這樣學生就能夠在激勵下提高自身的學習自主性,在教師科學合理的評價中有效的成長。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不免有的學生表現(xiàn)不是很好,教師可以在游戲后給予批評,然后再挑選出其表現(xiàn)好的地方進行鼓勵,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接受教師的批評,從而也能夠解決相應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學生進行游戲時要多加觀察,這樣教師才能夠采取這樣的評價方式,讓學生能夠?qū)崿F(xiàn)自身語文水平的全方面提升。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七律.長征》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采用獎勵的方式,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一種朗讀的游戲,讓不同學生分別讀不同的片段,并且讓學生能夠有感情地進行朗讀,有的學生并不能體味文章中的情感,在閱讀時嬉皮笑臉,態(tài)度十分不認真,而對于這樣的學生來說,不僅自身不能更好地學習本篇文章,同時也會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而有的學生態(tài)度十分端正,但是并沒有完全體味作者的情感,在朗讀上平平無奇,沒有語氣的變化,而有的學生則朗讀的十分好,能夠很好的體味作者的情感。在游戲結束之后,教師就要給予學生評價,對于態(tài)度不認真的學生要進行批評,而對于學習態(tài)度認真但效果不是很好的學生就要采取批評加鼓勵的評價方式,讓其在改正自己存在問題的同時也能夠更好的學習。而對于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就要給予表揚。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同時也要教師研究學生的心理,將語文教學作為一種藝術。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給學生建立更加適合的游戲情景,這樣才能夠發(fā)揮游戲教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曉弟.讓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中大放異彩[J].小學生(下旬刊),2021(01):122.
[2]吳端升.略論知心善教——我是怎樣把心理學應用到語文教學上來的[J].福清師專學報,1982(02):114-121.
溧陽市強埠小學 21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