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學生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逐漸成熟,已經具有了分析社會事態(tài),關注社會的能力,高考內容也涵蓋了社會中的熱點事件,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使學生認識到樹立社會責任感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究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并提出具體的教育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政治,創(chuàng)新教學,社會責任感
缺乏責任感,人們難以對抗苦難也抵御不了財色的誘惑,可能會導致犯罪與墮落。在責任感的驅使下,人們能夠克服弱點,變得堅強勇敢,所以在新課程改革實施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起的人們的充分重視。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效將政治教學與社會責任感教育有效融合。由于政治課中包含社會責任感,內容相對較多,所以教師應當勇于承擔起這一育人責任,教師自身首先要認識到社會責任感與政治教材知識點間的關聯(lián)性,將知識有效的傳遞給學生。
一、社會責任感基本內涵與培養(yǎng)重要性
社會責任感指的是社會個體對社會承擔的義務,也是社會個體對社會問題的覺悟,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通過政治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由于政治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也對學生的理論學習提出了相關要求,通過學習理論知識,借助社會實踐性活動,增強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效借助高中政治的知識綠化功能,進一步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有助于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認識到高中階段學生對于現實社會的認知并不深刻,缺乏社會經驗,也難以認識到自己應當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所以必須有效通過高中政治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多角度的促進學生全方位發(fā)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是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社會責任感教育要素
教師在高中政治閱讀教材當中通過深入性的探究教材當中蘊含的社會責任感知識點,進行教育教學的聯(lián)想和拓展,增強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例如學生在學習《經濟生活》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于金錢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并且思考“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勞動意識,使學生能夠遵法愛法守法,樹立正確的學習心態(tài)和責任觀念。教師可以向學生列舉當前社會發(fā)展當中的熱點性話題,使學生能夠思考造假幣所產生的危害,以及法律對于造假幣的零容忍態(tài)度。教師在教材內容充分挖掘的過程當中,滲透當前熱點性的教學話題,并且引導學生探究社會熱點性話題當中蘊含的社會責任感,從而逐步增強學生的個人學習觀念和責任意識,提升學生的良好學習素養(yǎng)。
三、通過研究性學習和調查,激發(fā)學生社會責任感
教師也要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當中,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將生活當中的知識與課本當中的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并且還可以引導學生在社會調查當中了解當前社會發(fā)展的動向以及各類事件,使學生通過調查,對自身的思維有所影響和有所提升,逐步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學習理念。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政治生活》,其中蘊含的“基層民主自治內容”,教師就可以使學生通過調查小組的形式深入到居委會或農村當中進行實地的調查,感受我國制度文化,逐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學生在調查的過程當中,對于繼同人民進行實際性的走訪和訪問,能夠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時間意識,完善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四、充分挖掘現有教材內容,進行多方面引導與幫助
教師在挖掘現有教材內容的同時,要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學生對于教材當中的體會能力。教師在課程教學實驗當中,要考慮到學生學習狀態(tài)和性格特點,利用教材當中的顯性課程進行教育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生活當中做個有心人進行積極的觀察和積累,利用熱點性的教學話題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視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以教材為中心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學生只能夠被動式的學習,無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反而會抑制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所以教師必須有效采取多元方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要想提高高中政治課程教學效率,有效滲透社會責任感,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也需要高中學生個體主動學習與思考,能夠形成正確的思維認知,同時社會與家庭必須要進行多方位支持,才能夠促進高中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路俊萍.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分析[J].學周刊,2018(03):105-106.
[2]李德慶.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J].才智,2017(20):41.
[3]付維青.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4(17):35.
[4]黃瀅.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基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法治教育的視角[J].學術論壇,2017,38(02):164.
作者簡介:楊佩佩(1989.08);女;漢;籍貫:甘肅隴南;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當代中學生價值取向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9]GHBZ107)研究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