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甲舉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法治意識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深刻的理解該學科對于學生健康成長和提升的意義,積極的重視起該學科的課堂教學,并大膽進行教學探索和教法創(chuàng)新,有效的把握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高效施教的基本規(guī)律,為學生各項素養(yǎng)提升及全面發(fā)創(chuàng)造良好的前提條件。本文將就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探索。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制;有效教學
如何激發(f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力、如何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一直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進行教學探索和研究的重要方向指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前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積極的以該學科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為指引,進一步的對教法進行改進,對教學流程進行優(yōu)化。本文,筆者就會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將在針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討論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的對策。
一、立足角色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行為的源泉和動機,是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基礎動力和有效支撐。角色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為學生提供參與和親身體驗的機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的基本內容來設計情景劇并設置不同的角色,組織學生分別扮演劇中的人物,創(chuàng)設角色情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效的活躍課堂氛圍,從而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體會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更加主動、深入地感悟事件發(fā)生的情景,產生深刻體驗,加深對道德與法治基礎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生活需要法律》這部分內容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筆者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角色情境。首先,筆者挑選一些案例讓學生進行閱讀,待學生熟悉了案例的內容后,筆者再讓學生挑選案例中的角色,然后對照材料將情境展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更深刻的理解了生活中法律的作用。這樣一來,在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中,筆者通過立足角色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開展分層教學,促進全面發(fā)展
不同的學生個體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水平及道德與法治知識儲備量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承認并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積極的更加這些實際的情況開展分層化的教學,進而有效的遏制班級兩極分化現象的擴大化,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課堂取得收獲。
例如,在教學《遵守規(guī)則》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實施分層化教學。其一,需要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學習層次的定位和劃分,如對于學習能力較強、基礎知識儲備較厚的學生,可以將其歸類為提高層次,對于基礎積累較少、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歸類為基礎層次,從而為后續(xù)的分層教學實施奠定基礎。其二,需要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結合每個層次學生的特點和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合理的進行學習任務設計,如對于提高層次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與拓展性的學習任務,對于基礎層次,任務設計要緊扣教材,如知道自由受到許多規(guī)矩的約束;了解自由與規(guī)則的關系;自覺遵守規(guī)則,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等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對應的內容。其三,在指導和作業(yè)設計上也應當積極的實現差異化和分層化,從而讓課堂教學針對性更強。
三、開展實踐活動,升華道德認知
新課改倡導教學理念的更新,聚焦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注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應極力倡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來拓寬教學空間,使學生在親身體驗、感受與實踐中升華道德認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從而實現教育教學融為一體。
例如,在教學《共筑生命家園》這部分內容后,筆者為學生組織開展了主題名為綠色使者,傳遞夢想的課外實踐活動。活動的主要內容有:(1)通過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對我國現階段所主要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進行了解,并借此機會完善自己的環(huán)保知識;(2)與小組成員組成環(huán)保小分隊,就校園的垃圾處理問題和綠化問題展開調查,并為校園的環(huán)境問題出謀劃策;(3)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周末的時間清掃道路上的垃圾,并向路人分發(fā)自己印制的環(huán)保宣傳單。如此,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不僅拓寬了課堂教學的外延,而且還升華了學生的道德認知,使學生樹立了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增強了其社會責任感。
總而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全面的提升對該學科的重視力度,積極的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法使用,并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指引,就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的對策進行研究,同時要立足角色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開展分層教學,促進全面發(fā)展;開展實踐活動,升華道德認知,進而為學生道德修養(yǎng)和法治意識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程樹平.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54.
[2]唐宗隆.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