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畢拉·切格爾汗
摘要:生物學科是針對各類生物的成長周期、遺傳規(guī)律、變異情況等多個知識所整理的科學知識,關系著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生成與發(fā)展情況,同樣也應該促使學生及時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識,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真正實現健康成長。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立德樹人;優(yōu)化策略
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除了要逐步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結構之外,還要切實關注學生生命意識、價值觀的形成與發(fā)展,讓學生懂得珍惜生命、珍愛他人,自覺規(guī)范個人行為,以便切實改善學生的品德認識。本文將從借助生物實驗活動,優(yōu)化學生科學精神;借助小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借助生物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生命意識三個角度來分析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師應該如何突出本課程的思想教育功效。
一、借助生物實驗活動,優(yōu)化學生科學精神
實驗是生物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生物學家進行科學證明的重要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關鍵活動,將促使學生全面整合生物知識,利用多種實驗操作設備證明相應的生物知識,促使學生真正實現學習進步,提高生物學科的教學效率。除此之外,生物實驗教學活動同樣也是落實立德樹人理念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可以讓初中生自覺繼承優(yōu)良的科學精神與實驗態(tài)度,另一方面則可促使初中生學會節(jié)約、學會環(huán)保與學會創(chuàng)新,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因此,初中生物教師要積極組織生物實驗教學活動,有意識地突出實驗活動本身的思想精髓與品德內涵,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科學精神,豐富學生的精神財富。
就如在“植物細胞”一課教學中,筆者就組織本班學生參與了生物實驗探究活動,讓初中生認真練習了顯微鏡的使用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制作植物細胞切片,如土豆切片、洋蔥切片、西紅柿切片等,通過顯微鏡來觀察這些植物的細胞特征,歸納共性特點,分析各類植物細胞的特點,使其自主建構生物知識,切實訓練了初中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此過程中,筆者就突出了實事求是、精確細致等實驗教學要求,要求初中生認真記錄每一個實驗現象與有效數據,但是不可捏造實驗數據,更不可憑空臆想。同時,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初中生也要細心整理實驗臺的相關素材,保證實驗臺始終是整潔、明亮的,希望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再者,待生物實驗探究活動結束之后,初中生也要打掃實驗室,合理處置廢棄的實驗用料,不要隨意丟棄,要懂得保護實驗室的操作環(huán)境,也要保護自然環(huán)境,等等。如此,初中生便可在實驗探究活動中形成豐富的德育認識。
二、借助小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
隨著新課改的深化發(fā)展,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最為重要的教學操作方法之一,它將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完美融合為一體,可以切實轉變初中生的學習行為。同時,在豐富的生生合作中,初中生也必須要學會如何與他人溝通、合作,確保自己可以在團隊活動中切實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能夠自覺為集體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由此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再者,通過小組合作,初中生也能認真觀察同伴的有效學習行為與優(yōu)良道德品質,相互模仿、彼此監(jiān)督,從而切實豐富學生的品德認識。因此,初中生物教師要積極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活動,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發(fā)散學生的品格意識,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好充足準備。
就如在“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鼓勵本班學生在生物課上以5人小組合作形式共同制作生物模型,認真模仿人類呼吸道的運轉程序展現呼吸道是如何處理空氣的。其中,有一個小組產生了爭執(zhí),原因是其中一名同學不愿意分析分享自己所搜集到的生物資料,還嘲笑、輕視其他成員,沒有融入到小組之中,缺乏集體合作意識。對此,筆者直接批評了這個學生的做法,告訴學生組織小組合作教學活動的本質是積極分享、相互借鑒、彼此監(jiān)督,全體為團隊利益做出一定的犧牲與讓步,希望學生能夠改變自私自利的不良心理,既要及時分享自己的生物認知經驗,也要積極學習其他同伴身上的優(yōu)點與長處,團隊之間要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由此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做準備。
三、借助生物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生命意識
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教學是以課堂教學活動為中心的,將教學重點都放在了理論知識傳播進度這一層面之上,很少會組織生物實踐教學活動,無法讓初中生及時積累問題解決經驗,也因此影響了初中生科學思維能力的形成。但是,新課改的深化發(fā)展使得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變得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實現知行結合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所以初中生物教師也要積極豐富生物實踐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初中生物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把握社會熱點問題,使其在實踐探索活動中把握生命的真滴,自覺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懂得保護生命、熱愛生活,全面優(yōu)化學生的價值觀。
就如在“動物的運動”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鼓勵本班學生利用空閑時間親自參觀動物園、寵物醫(yī)院、寵物店等多個現實環(huán)境,認真觀察各類動物的行為特征,歸納動物的運動方式,根據動物的不同種類歸納實踐結論。在本輪綜合實踐活動中,本班學生不僅可以積累豐富的直觀認識,了解各類動物的運動行為與具體特征,還可以了解各類動物所面臨的生存問題,意識到環(huán)境惡化、氣候變暖等現實問題一直在威脅著各類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使得一些珍惜動物瀕臨滅絕。如此,初中生就可以產生一定的生態(tài)意識,了解到生命的脆弱性與無法重復特征,自覺展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活動,同時也能珍惜自己的生命,思考生命的厚度與價值。
總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組織豐富的德育引導活動可以進一步改善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情況,促使學生自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做好充足準備。因此,初中生物教師要全面開發(fā)本課程的德育教育資源,突出本課程的人文教育作用,切實改善初中生的成長環(huán)境,優(yōu)化學生的品格意識與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陳立本.探究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162-163.
[2]何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22):169-170.
[3]鄭根全.整合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J].課程教育研究,2015(1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