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聰
摘要:我國傳統(tǒng)教育長期采用批判式教學模式,借助說教的方式要求學生遵守課堂各項規(guī)章制度,長久以往下去學生會因為害怕受到教師的責備,做事情十分拘謹不自信。小學體育作為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主要針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生活習慣,養(yǎng)成堅韌不拔敢于拼搏的精神,這就需要體育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針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來說,賞識教育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體育活動當中來,通過參與活動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與團隊合作精神。本篇文章基于小學體育教育,對賞識教育的應用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賞識教育;應用分析
引言:小學體育賞識教育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實際發(fā)展情況入手,在保障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同時做好賞識教育。對此教師要積極開展多元化、豐富化、科學化的體育教育活動,將賞識教育與學生體育運動有機結合到一起。
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生年齡較小身體各項機能尚未發(fā)育完善,內心敏感脆弱并且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應該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在小學體育課程呀賞識教育主要從注意力與感知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小學生注意力維持時間短并且不集中,教師賞識教育就要從學生喜歡的感興趣的方面入手。其次從意志力來看,小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但是受到身體的限制許多體育運動對起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此時教師賞識教育要以鼓勵學生為主,不斷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力。由此可見在小學的體育課程教育當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體制,并和賞識教育的內容相結合,促使學生長遠發(fā)展。賞識教育不僅可以實現(xiàn)體能鍛煉教育目標,同時還可以實現(xiàn)一定的心理素養(yǎng)培養(yǎng),促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實現(xiàn)身心雙方面成長。
二、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創(chuàng)新賞識教育,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育成為了體育教學的熱點話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充分重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借助布置體育場景的機會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同時輔助于小組合作運動教學,鼓勵引導學生開展體育運動。
例如,在組織學生開展跳繩運動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開展班級小型小組競賽。初期階段教師可以讓同學們在小組內進行自主練習,有一些學生跳繩是弱項,聽到競賽就沒有興趣,此時教師要鼓勵同學們擁有自信,不要氣餒,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做好。在小組中跳的好的同學也會主動幫助弱項的同學,告知其跳繩的技巧,這時教師要對樂于助人的同學提出表揚,肯定學生的行為,這樣一來同學們都具備了集體意識。經(jīng)過一段時間鍛煉之后,開始真正的比賽,每位同學跳一分鐘,四名同學接力,比一比哪組同學跳的數(shù)量最多。在此過程中教師既是裁判又是學生的鼓勵者,當學生體力不支想要放棄時,教師要及時的上前鼓勵。最終完成競賽狗,取得勝利的小組教師會予以其一定的獎勵,對于跳繩次數(shù)少或動作不規(guī)范的同學,教師也會先指出學生的優(yōu)良之處,在此基礎上再指出動作的不規(guī)范之處,這樣既有賞識又有引導,學生也會更加有興趣的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來。
(二)加強情感賞識教育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情感教育的開展,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觀念。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不要過多的指責傷害學生自尊心,而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獲得學生情感的認同。
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有個別同學叛逆心理嚴重,在課堂中不僅僅是自己不認真聽講,在隊伍中會動來動去,影響到其他同學聽課。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都會直接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其進行批評,這時學生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最后即便是教師批評學生也無所顧慮。面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間接性的方式進行提醒,可以不直接點名道姓,給學生就一定的尊嚴。到了同學們自由活動或者課下,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面談,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本質不壞,有時甚至是想要得到教師的關注,才會刻意出頭。對此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找到同學們的優(yōu)點,如此類同學雖然不愿意聽課,但是樂于助人經(jīng)常幫助教師收取運動器材,教師要肯定賞識學生的這些做法,對其進行新的要求,當學生達成目標后教師會對其進行一定的獎勵,此時同學們就會主動反省了自己的錯誤。
(三)強化賞識教育,鼓勵學生克服困難
賞識教育應當貫穿于整個小學體育教學中,肯定學生的付出與收獲,對學生日常行為提出積極樂觀的評價,起到鼓勵激勵學生發(fā)揮潛能的作用。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從而提高賞識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跳遠訓練時,此項運動雖然是中考考核內容之一,但是在小學高年段就要帶領學生理解掌握跳遠的基本方法與技巧。此項運動需要學生彈跳力與身體爆發(fā)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困難,同學們內心就不會出現(xiàn)畏難的情緒,退縮不愿意接觸跳遠。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就要開展賞識教育,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首先教師可以將跳遠動作分解開來,幫助學生降低難度,先引導學生學習起跳準備動作,重點在起跳前而不是跳出的距離。通常情況下學生都能做好,教師就可以借此開展賞識教育,對學生豎起大拇指,相信后面也一定會做的更棒。有了教師的賞識與鼓勵,學生就能一步一步克服困難。
結束語:總而言之,賞識教育屬于一種形式方面的創(chuàng)新,同時也是教師在教學方面的一種突破。根據(jù)學生所存在的特征針對性的調整賞識教育方法,讓體育教育中學生更加具備賞識性,學生認為課堂教學更加有趣,從而改善學生對于小學體育教育的認知態(tài)度、參與熱情,從而提高體育教育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李靜.小學體育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應用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7):201.
[2]樂國建.小學體育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應用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0):80.
[3]嚴順玲.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賞識教育分析[J].農家參謀,2018(11):169.
[4]陳麗英.試論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內江科技,2018,39(0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