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行知所倡導的生活即教育理論,被應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中指的就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歷史,在生活中形成歷史,學生在生活中對具體事務的探索與體驗來學習歷史。只有將歷史與實際生活結(jié)合到一起,學生才能夠創(chuàng)新,才會在感受生活的同時感受到教育對自身的作用。生活即教育,教育需要以生活為依托,生活需要教育才能體現(xiàn)出來。所以需要不斷完善歷史生活化教學,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讓學生在不斷思考中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讓歷史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高中歷史;指導意義
生活化教學是依靠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所開展的,用實際問題來教育學生,促進學生發(fā)展。歷史是一門獨特的學科,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需要學生不斷挖掘。歷史只有借助生活化理念才能發(fā)揮出作用,才能利于學生成長。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與生活不斷融合,生活化理念不斷出現(xiàn)在課堂上,歷史課堂融入生活化理念,使得文化變得更加豐富,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一、高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的教學方式能夠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而且也能相應的帶動課堂的氣氛。但是目前教師考慮的是高中生就要面對高考,所以如何讓他們掌握知識點并記住那些重點的知識才是最為重要的,所以教學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先帶領學生過濾一遍知識點,把重點的內(nèi)容記下來,然后再讓學生集中背誦。這樣一味地知識點傳授使得學生的學習十分被動,只能聽教師單一的灌輸,沒有任何自我發(fā)揮和表現(xiàn)以及交流的空間,時而久之就會打消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師教學水平不足
很多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著明顯的不足之處,從講課的角度就能看出來,這部分教師總是圍繞著教材展開教學,就是將教材當中的一些知識點整理一下,然后再給學生講課,所有的教學都是以教材為基礎的,那么何談教學質(zhì)量。甚至這些教師秉承著提高學生學習成績?yōu)榧喝?,而不去貫徹高中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其他的價值觀念,這對于學生的日后學習和發(fā)展而言都極為不利。
二、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在教學中增強學生的體驗,豐富學生情感
生活不僅給學生帶來許多技能,增強了實際能力,還豐富了自身的情感,讓學生精神世界變得更加豐富。這些情感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屈的品格,造就了學生獨特的處事方式,這對于已經(jīng)進入青春期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是不斷發(fā)展著的,所以,教師在教育時需要注重學生品格,關注班級每個學生。教師要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歷史所具有的魅力。教師在歷史課上可以選擇講歷史故事,師生互動的形式開展教學,讓學生的思維與歷史人物之間進行碰撞,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智慧,進行深入思考。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fā)揮,將課堂真正交到學生手中。同時,教師還要表揚優(yōu)秀學生,對那些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將學生的情感融入到課堂上,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歷史教學,將歷史與現(xiàn)實生活相融合,這是歷史生活化最有效的辦法。例如《百家爭鳴》中,教師在向?qū)W生講述各個學派時,可以借助影視資料,讓學生了解時代背景,在了解背景之后,講解各個學派,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將各個學派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各個學派的思想,讓學生感受到不同學派中蘊含的知識。
(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資源,創(chuàng)新學生思維
教師要充分挖掘出生活中的歷史,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就在身邊。例如,在講解《交通工具和通信技術(shù)》時,交通以及通訊工具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學生很容易就在生活中找到,與生活相聯(lián)系,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到能夠啟發(fā)學生的切入口。教師要準備好材料,將學生的思維激活,并借助多媒體引入材料,讓學生思考通信與交通技術(shù)對人們的影響,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從事研發(fā)的高中生母親發(fā)現(xiàn)孩子過于依賴現(xiàn)代設備時,就告誡人們:當人們放任科技的使用時,人們會被科技帶入歧途,給人們帶來不可評估的影響。教師可以使用這個材料,讓學生思考生活中人們存在哪些依賴通信技術(shù)的現(xiàn)象,思考科技在進步的過程中,如何正確使用科技,避免對人們造成危害,正確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歷史課堂,需要教師不斷融入生活化理念,例如在《講解我國民主和法治建設中的過程與成就》時,可以將現(xiàn)代法律知識普及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法律。比如普及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違法條款。通過開展生活化教學,將歷史變得更加形象,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分清對錯,豐富課堂內(nèi)容,為學生構(gòu)建一個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與價值觀。
結(jié)束語
總之,高中歷史融入生活化模式,讓學生感受到歷史文化的魅力,學會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高中歷史課堂融入生活化理念,讓學生在課堂上加深對歷史的影響,加深對歷史人物的解讀。生活化教學在課堂上的應用,不僅能夠緩解學生壓力,在減輕學生壓力的同時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上感到輕松,更容易掌握知識。生活化教學將教材中的知識變成了生活中內(nèi)容,縮短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自身學習能力,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新軍.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6):74.
[2]章太長.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9(30):38-39.
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第一中學 宋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