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疲勞是體育運動訓練競賽中不可避免的,同時疲勞也是體育競技能力提升的“必經之路”。通過不斷地訓練、不斷地疲勞、不斷地恢復才能夠不斷地提高體力,因此,疲勞也時當前體育訓練競賽中研究的重點。但是,在不同的體育項目當中,由于運動方式不同疲勞的類型也有所差異,正確有效地恢復手段是提高競技書水平的關鍵,如果沒有合理的恢復時間與方式,那么很有可能出現(xiàn)受傷。所以,找到不同疲勞類型的原因也就非常重要。本文就對體育運動訓練競賽中疲勞的類型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恢復策略。
關鍵詞:體育運動;訓練競賽;疲勞類型;分析研究
人們只要運動就不可能擺脫疲勞,在整個訓練競賽過程中都是會出現(xiàn)疲勞的。所以,在其中,運動人員不僅要掌握運動技能,同時也要知道消除疲勞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夠使疲勞有效地恢復,從而提升身體機能。跑步、籃球、足球等運動其疲勞類型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恢復的方式也就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就需要對不同的疲勞類型進行研究分析,從而得出適合于該運動的疲勞恢復方式。
一、體育運動訓練競賽中的疲勞概述
體育運動訓練競賽中的疲勞也稱運動性疲勞,是由于運動員在進行運動時,肌肉緊張、體能消耗、技能衰退所產生的心理與身體的疲勞感。在運動當中,運動員身體素質與身體各個內外部器官身體系統(tǒng)緊密合作,當機體運動達到極限,長時間的肌肉活動導致肌肉功能下降,隨著運動的進行心率會隨之加快,血液也會加快速度,使得所需氧氣增加,呼吸頻率也會上升,當心肺能力跟不上運動需求,那么就會出現(xiàn)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現(xiàn)象,氧氣無法迅速運送,導致了身體活性下降,因此,在體育運動訓練或是競賽結束后就會出現(xiàn)力不從心的疲勞感,這都是屬于生理現(xiàn)象,當時這時一種暫時的情況,通過休息恢復一段時間便能夠重回正常的身體機能,在下一次心肺。肌肉能力得到強化,運動競技能力也就會得到提升??偟膩碚f,運動性疲勞就是由于身體負荷超載,身體告訴大腦不能再運動了的一種保護機制。
二、體育運動訓練競賽中疲勞類型
運動性疲勞根據(jù)不同產生部位、發(fā)生機制、不同表現(xiàn)將疲勞類型分為多種,下列將對不同類型的疲勞進行分析。
(一)疲勞病程類型分析
在當前醫(yī)學中,將體育運動訓練競賽中的疲勞按照病程分為急性與慢性疲勞。急性疲勞是指運動員在運動中的運動量超過身體所能承受荷載產生疲勞,在運動結束后通過一定的休息與恢復從而使疲勞感得到釋緩,通過營養(yǎng)水分的補充從而使身體機能恢復,達到正常水平。這樣能夠及時使運動員的運動疲勞得到恢復,避免損傷身體。慢性疲勞是指,同樣經過了超負荷運動,但是沒有及時休息補充能量所導致的疲勞積累,然后這樣的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循環(huán),就會出現(xiàn)即使補充營養(yǎng)并休息也很難恢復正常身體機能,對運動員的身體有極大的損害。因此,運動員在經過超負荷運動后要有充足的休息與營養(yǎng)的補充。
(二)疲勞部位類型分析
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中,根據(jù)運動員疲勞部位的不同分為內臟疲勞、肌肉疲勞、精神疲勞三種。內臟皮拉奧是指,在運動員的訓練競賽當中的心肺功能,這兩者是有直接聯(lián)系的,首先是肺部由于呼吸的由快到慢、由淺到深的變化,氣體通過肺部循環(huán),其主要是由于心跳加快血液流速加快,所需氧氣也增多導致的呼吸急促,逐漸的呼吸效率也會下降,一次呼吸供給的氧氣不足以滿足身體需求,導致肺部無法承受壓力產生的疲勞,其次是心臟產生的疲勞,心臟在通過運動員不斷訓練下,需要消耗體內能量,能量的儲存為脂肪形式,身體需要加熱消耗脂肪,心臟就需要加快血液流速,從而心跳加速。其主要體現(xiàn)在心電圖的變化。神經性疲勞是指,在運動當中,大腦皮層以及其他部位的神經亢奮,不斷傳輸興奮信息,生疏功能出現(xiàn)亢進情況,小腦與腦干是保證運動員平衡的關鍵,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功能使用較小,導致協(xié)調能力遭到破壞,從而出現(xiàn)反應池對的現(xiàn)象。肌肉疲勞是指,在運動當中進度不斷收縮提供力量支撐,但是由于超負荷的運動導致肌肉活力下降,收縮速率明顯減慢,影響到運動員的身體活動能力,這樣肌肉很容易出現(xiàn)僵化與疼痛。
(三)疲勞表現(xiàn)類型分析
疲勞表現(xiàn)主要是心理與生理的疲勞。生理疲勞是指在運動中能量消耗過量,身體中的肌肉吃不消,再者是由于關節(jié)的磨損與骨骼承受壓力實踐過長導致的生理疲勞。心理疲勞是指在運動當中由于身體感知的疲勞達到一定程度,并將這種信息傳給大腦,大腦下達命令讓運動員感到疲勞,因此也稱為精神疲勞或者主管疲勞,身體在感到有一點累的時候就會匯報大腦,這時運動員就會產生想要停止運動,或者太累了的思想,從而導致運動員的注意力集中在疲勞上,思維反應變緩,記憶力減退。身體機能表現(xiàn)為結束運動走路踉踉蹌蹌、左右擺晃、行走緩慢等。
三、體育運動訓練競賽中疲勞恢復方法
(一)飲食方面
體育運動訓練或競賽,其中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這些能量,需要通過優(yōu)質蛋白質的攝入來獲得的,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是需要營養(yǎng)均衡到飲食來保證的。因此在針對體育運動訓練競賽中的疲勞恢復要對運動員的飲食方面加強重視,對不同運動員進行身體檢查,根據(jù)其身體情況,來制定出不同的飲食搭配,飲食搭配中應有充足的維生素,糖類以及蛋白質,這樣才能夠支撐運動員在訓練或競賽結束后的疲勞恢復,其次,也需要加強運動員對營養(yǎng)的吸收能力,可以通過中醫(yī)藥理來優(yōu)化運動飲食結構,增強運動員對食物營養(yǎng)的吸收。
(二)作息時間
消除疲勞必須要有充分地休息時間,因此,運動員必須要根據(jù)實際訓練與競賽情況來安排,合理科學的作息時間。在具有充足的休息時間的同時,也應當保證睡眠的質量,因此要保證運動員的休息地點時刻保持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其次,還可以通過輕緩的運動來恢復,那么在作息時間中可以合理的安排一些輕度運動的時間,例如散步、打坐等等。在此期間,運動員也可以聽聽音樂、看看電影來減緩內心的壓力,同時在輕度的活動中也能夠放松下來。
(三)心理恢復
心理恢復主要是針對運動員的精神緊張以及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的心理狀態(tài),來進行疏導,減緩運動員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而這些壓力多數(shù)是來源于選手對比賽過度理想化而導致的緊張心理。因此,需要幫助運動員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使其能夠對待比賽與現(xiàn)實中對自身因素的影響都能夠更加客觀。在訓練當中也能夠保持良好的放松心態(tài),從而使狀態(tài)達到最佳,在訓練或競賽當中也能夠發(fā)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另外,比賽中太過遙遠的目標,也會為運動員帶來特別大的壓力,如果對一個剛出道的運動員制定必須拿下第一的目標,那么運動員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因此,應當制定合理的目標消除運動員的心理疲勞。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體育運動訓練或競賽當中出現(xiàn)疲勞是必不可免的。而消除疲勞,對于運動員的身心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運動當中會出現(xiàn)不同類型的疲勞,因此便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疲勞,來進行分析,從而給出具有針對性的恢復方式。通過科學合理的恢復方式,能夠在保證運動員訓練水平的同時還能夠確保運動員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呂艷麗.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 (01):10+5.
[2]馮寶葆.體育運動訓練創(chuàng)新研究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 (11):41,43.
[3]張晨玉.體育課程教學與體育運動訓練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 (06):163–164.
[4]謝曉飛.淺析我國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現(xiàn)狀及其應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7 (33):37,39.
[5]駱先鳴.比較四國體育運動訓練體制[J].體育教學與訓練,1991 (02):25–26.
[6]倪振華,龔慧敏.淺談如何提升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有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8 (23):85+87.
[7]高野.體育運動訓練原則及對體育教學的啟示[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 (14):39–41.
[8]張軍.體育運動訓練基本原則及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啟示[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 (09):155–157.
[9]李響.激勵理論在高校體育運動訓練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 (06):68–69.
[10]陳瀠可.體育運動訓練管理的探討[J].才智,2014 (07):55.
作者簡介:王佳(1982-),男,漢族,河北唐山人,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運動訓練專業(yè),大學本科,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