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紅艷 常光杰 郭建偉 蔣維平
摘 要 本文以我校為例,通過隨機抽選436名初二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體育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興趣,以及耐久跑鍛煉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從不同層面對其進行剖析,并針對這方面所表現出的不足,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方法,以此進一步來提高初二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提高其學習興趣,并促其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把中考體育和終身體育相結合,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轉變學生的體育態(tài)度,以提高對耐久跑鍛煉的參與度、投入度,達到健身健心的目的。
關鍵詞 中考體育 初二學生 耐久跑 興趣 態(tài)度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89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our school as an example, through randomly selecting 436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vestigates and studies their learning attitude and interest in sport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durance running exercise, analyzes them from different level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in view of the deficiencies in this respect,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adopt various form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 and chang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sport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participation and investment in endurance running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keeping fit.
Key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Grade 8 students; durable running; interest; attitude
0 前言
耐力素質作為身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在進行長時間工作或運動中克服疲勞的能力,也是反映人體健康水平或體質強弱的一個重要標志。對于青少年來說,耐力素質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中考背景下,中長跑項目800/1000米作為必考項目,學生有提高耐力素質的需求。此外,通過對人教版《體育與健康》耐久跑教材的分析,如表1:
通過表1可以發(fā)現,初二階段對于耐久跑內容的學習權重明顯增加,為了在此階段更好的開展耐久跑教學,我們有必要對初二階段學生對耐久跑興趣與態(tài)度做一個調查,以更好地根據學生實際,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喜歡耐久跑,從而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結合我校實際,作者對我校2016屆至2020屆的新初一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數據進行了分析,發(fā)現除男生引體向上外,耐力素質在五項素質檢測指標中處于最低水平。對5屆初一男女生的耐久跑成績匯總分析發(fā)現,男女生近五年耐久跑呈下降趨勢,特別是近兩年的初一,較之前平均成績下降10秒。
在體育中考背景下,學生對耐久跑成績有滿分需求,而在耐久跑的實踐教學中,我們也發(fā)現,由于耐力練習的枯燥性和對意志品質的高要求,短時間內提高成績有難度,因此要尋求更多資源和渠道,多方合力,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練習效果。
同時,身體素質在青少年時期有相應發(fā)展的敏感期,后天發(fā)展具有可塑性。耐力素質敏感期發(fā)展相對較晚,女孩在12~14歲、男孩在14~16歲,大部分14歲學生剛好處于初二年級,我們要根據此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的放矢,釆用最佳耐力素質教學內容和方法,有意識地運動干預,以達到有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初二階段有效開展高質量的耐久跑運動干預,不僅可以促進青少年身體素質全面發(fā)展,提高中長跑成績,滿足學生的應考需求,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吃苦耐勞和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對其心理素質也產生積極的影響,對于身心健康促進具有現實意義。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北京市三帆中學初二學生隨機調查436名。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2)問卷調查法。(3)數理統(tǒng)計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初二學生耐久跑動機與興趣、態(tài)度的調查分析
(1)對參加耐久跑動機的調查。體育動機的強弱可以直接影響到練習效果和情緒。對我校初二學生參加耐久跑的動機調查反映出,超過五成以上的學生參加耐久跑的目的是為了強身健體,作為興趣愛好去跑步的比例雖然不大,但是女生高于男生,還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男女生進行耐久跑是為了應對考試,看來體育中考的杠桿,體育過程性考試,對于參與耐久跑練習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2)對耐久跑興趣的調查分析。對耐久跑的喜好程度可以反映出興趣的高低,調查反映對耐久跑無所謂的男生占33.90%,女生33.93%;不喜歡耐久跑的男生占27.12%,女生34.83%。通過對耐久跑興趣調查發(fā)現,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關注不喜歡耐久跑的學生,特別是女學生。要發(fā)揮喜歡耐久跑學生的引領示范作用,要把對耐久跑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的學生帶動起來,并幫助不愛耐久跑學生,通過同伴作用,激發(fā)此類學生的練習熱情。
(3)對耐久跑態(tài)度的調查分析。體育態(tài)度是個體對體育活動所持有的認知評價、情感體驗和行為意向的綜合表現。大部分同學對耐久跑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不排斥的,但仍有五分之一的學生沒有過愉悅的體驗,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耐久跑練習可能會影響學習狀態(tài)的保持,還有一部分學生對于耐久跑沒有信心,因此,在耐久跑教學設計師時要充分考慮這部分學生的情況,通過營造激發(fā)他們興趣的練習氛圍,采取多種形式,設立適合他們的目標,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一步步鼓勵引導他們參與到耐久跑當中,逐漸感受到耐久跑的樂趣。
2.2 對初二學生耐久跑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通過對我校初二學生耐久跑鍛煉每周頻次、練習時長、是否和同伴一起練習,還有練習內容、練習感覺、以及耐久跑知識的相關調查,了解初二學生耐久跑的現狀,以期從中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設計教學計劃和措施,更好地引導學生喜歡耐久跑,樹立對耐久跑的信心,提高耐力素質水平。
我校初二學生每周課后鍛煉頻次調查分析,有近20.9%的學生沒有課后鍛,59.3%的學生每周鍛煉1~2次,還有4.6%的學生能堅持每周鍛煉5次以上。在鍛煉時長方面,有64.9%的學生活動時間在20分鐘以下,28.9%的學生保持在21~40分鐘,1小時以上的活動人群有2.1%,超過半數同學反映出活動時長不足。他們進行耐久跑鍛煉時,更多的學生還是喜歡在陪同下完成練習,約72.8%的學生和同學或家長一起練習。91%家長支持孩子課后參加耐久跑鍛煉,但也有7.6%的家長無所謂,甚至有1.4%的家長反對課后進行耐力跑鍛煉。
分析可見,我校學生課后鍛煉兩極分化嚴重,要特別關注近1/5一次都不鍛煉的學生。鍛煉時長普遍不足30分鐘,會影響耐久跑成績的提高;學生們更愿意和同伴一起鍛煉,這非常符合初二階段的生長發(fā)展特點,九成以上的家長支持孩子課后鍛煉,因此,我們今后可以建立同伴結組練習,并調動家長資源,尋求家校共育途徑下,課內課外資源有機結合,多渠道開展耐久跑鍛煉。
3 建議
(1)我校三成左右的學生體育動機、興趣、態(tài)度處于較好狀態(tài)水平,三成處于無所謂狀態(tài),還有三成處于弱勢群體,表現為動機不強,興趣不高,處于被動練習狀態(tài),自信心不足。因此,教師要研究學情,恰當合理運用鼓勵性語言和外部獎勵,通過常抓課堂常規(guī),完善細化管理制度,以制度督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從而改變練習態(tài)度。
(2)對于我校學生目前耐久跑鍛煉的現狀,部分學生鍛煉頻次較低,鍛煉時長不足,學習壓力大,惰性大等問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引導樹立終身體育意識,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優(yōu)化教法,利用體育教學傳授健身意識、健康觀念,培養(yǎng)必需的保健知識,使學生能利用所學知識科學合理在課后進行練習;和不同群體孩子,多交流、更溝通,課后家校合力、陪伴鍛煉,以情感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達到育人目的。也要尊重學生,有共情心,幫助孩子正視困難,尋找適宜的項目作為課后鍛煉的突破口,開展有效的組織活動,以教、學、練、賽為抓手,不斷提高學生耐久跑練習的質量。
(3)以中考體育為契機,把中考800米/1000米的滿分作為階段目標,把終身體育作為長期目標,階段目標和終身體育目標相結合,根據學生實際,在體育教學中,多進行耐酸訓練,提高身體適應性,通過針對性速度耐力練習,使“極點”推后,從而提高中長跑成績,初中階段的目標是把提高成績逐漸發(fā)展為自主鍛煉,通過體育健身,最終為身體健康服務。
課題項目: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單位資助校本研究專項課題“家校共育視角下初中生耐力素質發(fā)展分階模型的構建與實驗研究”編號:CEBB19111,課題負責人:朱建軍
參考文獻
[1] 郭永春,于可紅.我國學生1985-2015年體質健康研究綜述[J].浙江體育科學,2016.1.
[2]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中心.2018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jiān)測——體育與健康監(jiān)測結果報告.2019.11.
[3] 吳飛,張銳,鄭曉瑛.7~18歲漢族學生耐力素質時間序列分析——基于 1985—2014 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監(jiān)測報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