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崇田
摘? 要:美術在初中階段的學校教育工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改變學生的個人氣質,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因此,教師必須肩負起教好美術,并引導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的重任。但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很多教師卻由于受到種種客觀因素的限制,導致教學工作的效率較低,且教學效果較差。那么,身為教師,應當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去改變這一現(xiàn)狀,構建高效課堂呢?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并根據個人教學經驗以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美術;高效課堂;構建方法
眾所周知,美術是一門藝術學科,有著抽象性的特點。因此,教師很難用具體的語言去為學生描述知識內容,引導學生切實掌握美術學科之中的基礎技術與美術鑒賞技巧,是導致美術教學效率不高與效果不佳的首要原因。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趣味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欣賞世界名畫,提升鑒賞能力的方法去改變這一現(xiàn)狀,構建高效美術課堂。
一、開展趣味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產生學習行為的基礎動力來源,也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沒有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沒有看到學生學習興趣能夠為教學工作帶來的積極影響,更加傾向于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用過于專業(yè)化的語言向學生灌輸美術理論知識以及相應的美術技術。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幫助學生掌握課程內容的效果,但將目光聚焦到學生的發(fā)展之上,這種教學模式之中固有的單調、死板等弊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掩蓋其優(yōu)勢,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下降。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把激發(fā)學生興趣放在教學工作的第一位。
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增一分活潑,添一分情趣》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帶領學生完成教材中的活動,讓學生用瓦楞紙、紙盒等道具制作自己喜歡的動物造型,并為其涂上喜歡的顏色。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切實掌握教材內容,更在手工活動中享受到了美術學科中蘊含的樂趣,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美術課程,認識到美術課程不僅以學習繪畫技能為目的。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
美術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是人類對現(xiàn)實生活在精神層面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想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必須要利用美術學科的這一特性,把現(xiàn)實生活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與現(xiàn)實生活互相接近,或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常出現(xiàn)的場景,讓學生在情境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而促使學生能夠將美術知識、技巧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術,學習美術,在美術課堂中重新認識現(xiàn)實生活。
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和諧溫馨的生活空間》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借助實體道具,如,臺燈、靠背座椅等,引導學生將教室想象為自己的房間,并發(fā)現(xiàn)這些道具之中存在的美術設計。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對情境的進一步構建,讓教學情境更加貼近現(xiàn)實生活,促使教學情境更加立體。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身臨其境地完成本課的學習內容,更好地掌握其中蘊含的知識。
三、欣賞世界名畫,提升鑒賞能力
前文中曾經提到,美術課程的開設并非單純地以教會學生繪畫技巧為目的,更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yǎng)出一定的美術鑒賞能力。但在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中,部分教師卻忽略了這一點,把教材內容中與美術鑒賞相關的內容一筆帶過,只是走馬觀花地帶領學生簡單地過一遍,并未真正地教會學生如何鑒賞美術,引導學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規(guī)避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重視對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接受到的美術教育更加完整,從而起到“美育”的效果,更加接近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
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術作品》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教學設備上展示世界名畫,讓學生感受其中蘊含的精神內核。如,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畫作《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便可引導學生在觀察這幅畫的同時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進而更好地感受這幅作品中對勞動者的贊美以及對剝削者的痛恨;展出《星月夜》,則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內心瘋狂的精神世界與焦躁不安的心情。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透過美術作品讀懂作者想要傳遞的信息,促使學生的鑒賞能力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不斷地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首先,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在興趣濃厚的氛圍中學習;其次,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美術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構建起聯(lián)系的橋梁;最后,需要教師增加學生欣賞名畫的機會與數(shù)量,讓學生能夠在欣賞名畫的過程中感受美術作品之中蘊藏的精神內核,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麗娟.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15-16.
[2]谷妮.樂在課堂? 智在創(chuàng)新——淺談初中美術課堂高效教學方法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0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