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存景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方面滯后所帶來的突出效率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財務管理中的核算、結算與政府采購深度融合進行信息一體化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并簡要規(guī)劃了信息化系統建設的主要內容和步驟,并對系統所能帶來的效果進行了展望,為提高采購管理效率、解決高校財務核算效率難題乃至規(guī)范化財務管理提出了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政府采購;效率;信息化
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以及科技興國、教育興國戰(zhàn)略的實施,國家對高等教育的資金投入持續(xù)增大,促使高校經濟核算及支出規(guī)模不斷攀升,日益紛雜的經濟往來項目支出也倍增了財務管理中的核算壓力。財務核算結算憑證絕對數量爆發(fā)式增長、經濟往來中的審核責任界定不清、人力資源相對有限等因素,都對核算的效率帶來嚴峻的考驗。高校預算資金作為財政性資金,其支出大部分是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完成的,得益于國家大力推行,政府采購無論是從規(guī)范性、信息化還是實現形式上,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本文以財務管理與政府采購緊密關系為出發(fā)點,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建立財務管理、政府采購、核算支出一體化信息管理系統,探討提高財務核算與支出效率的方法和途徑。
一、財務管理與政府采購過程的幾個突出問題
(一)財務行政管理方面缺少信息化處理系統
目前高校財務管理使用的信息化系統,重點在于符合財務管理規(guī)范、體現財務管理共性需求的業(yè)務管理主線,而對于較為復雜的特性管理(包含全部行政管理以及小部分業(yè)務管理),因種種原因該系統無相應解決方案,所以,高校財務管理還存在線上線下業(yè)務并行的半信息化狀態(tài),和當前飛速發(fā)展的智能化技術水平還有較大差距。
(二)數據信息存在孤島化問題
因財務業(yè)務系統的“安全”特殊性,與部門業(yè)務系統之間互聯互通不充分。信息互聯,相得益彰,這是未來物聯網的主要驅動力,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顯著途徑。拒絕互通,就拒絕了外部廣大的信息支持與互享,這種現象“弊”遠遠大于“利”。
(三)人力資源矛盾凸顯
財務業(yè)務量的逐年暴增與人力逐年遞減的趨勢存在突出矛盾。財務業(yè)務系統的使用,只是對財務業(yè)務管理進行了規(guī)范,實行了電子記賬、宏觀統計分析等,間接提高了管理效率,但并沒有在業(yè)務量的暴增上提出應對措施直接提高業(yè)務效率,所以會出現前臺業(yè)務壓力大、部分業(yè)務積壓、人手嚴重短缺等痼疾。增加非事編人員只是權宜之計,非長效機制,隨著人力資源編制緊缺以及人員構成老齡化的趨勢,這種矛盾會越來越突出。
(四)采購方面缺乏對小額采購業(yè)務的宏觀統領
目前高校大額政府采購項目較為規(guī)范,在傳統上5萬元以下采購項目缺乏宏觀管理,且當前隨著國家簡政放權政策的實施,高校集中采購限額勢必提高,因此如何把“放管服”落到實處,且相應建設服務平臺進行宏觀統領的“管理”勢在必行。
(五)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系統針對后期管理缺乏延續(xù)性
目前高校政府采購信息化系統已經完全信息化本職轄權管理范圍的工作,在前延行政管理方面也較為齊全,但是在后伸管理鏈接方面存在明顯斷尾,缺乏互聯互通及信息共享,尤其是針對財務支出方面,數據互相支撐嚴重滯后,效率低下。
以上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財務管理固有模式的慣性遵循以及信息化建設力度不夠,所以,為解決效率問題就需要轉變思路,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化手段,把問題分類分析,綜合化解。
二、解決矛盾與問題的思路
(一)建立前端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
財務行政管理方面,行政辦公比如公文流轉、辦公資料繳集等、差旅申報、小額采購申報等、業(yè)務審批等工作,有章依章,無章建章,分析工作流程,制度表單化,表單信息化,建立相應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以便作為財務部信息化基礎,實現各種互聯互通,充分發(fā)揮信息化優(yōu)勢。目前的財務業(yè)務管理系統僅能提供接口進行一定的簡單信息推送,而無法處理相關行政管理業(yè)務。
(二)對核算業(yè)務進行精準分析及分類
財務報銷業(yè)務數量方面,要對業(yè)務數量進行科學的分類分析,按類制定簡單便捷的網上審核及報銷流程,實施“不出門”網上報賬。據初步了解,高校報銷業(yè)務量占比較大的為差旅費、辦公用品費、科研試劑材料采購費、小額設備采購費等。要針對不同類別的報銷科目建立相應的信息化差異管理模塊,分類進行業(yè)務處理,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模板、自動檢查、電子發(fā)票、電子簽章、電子統計與分析(審計)、二維碼、分類合并等手段,有的放矢地減少工作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三)通過信息化規(guī)范責任范圍
財務支出審核方面,目前財務審核壓力集中在財務支出最末端環(huán)節(jié),所以,財務工作核算壓力很大。為此應建立前端的財務審核信息化管理程序,制定好相應網上審核規(guī)則及責任,與前期采購申報、審核、審批相聯合,把審核壓力前移,支出人(項目負責人)負主責,網上審核留痕,減輕財務審核壓力,為徹底實行網上報銷做好基礎。
(四)實施采購計劃管理
要盡快推進政府采購計劃管理,適當合并同類項,前瞻性的分期部署,這不但為政府采購工作的有序開展帶來決定性影響,并且,其也是規(guī)范財務支出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對大量的小額采購項目,大量合并同類進行差異化規(guī)模采購,能顯著節(jié)約資金,顯著減少采購次數和財務報銷次數。
(五)完善各種采購形式
以落實簡政放權為基礎,延伸服務為前提,提高服務水平為原則,深入調研并適當擴展采購范圍,利用協議供貨、網上競價、社會主要電商等形式,把日常辦公用品、科研試劑材料、后勤修繕材料、會務、印刷等納入宏觀統領范圍,提供深入人心的便利服務,從而進行統一管理,為統一支出提供基礎。
(六)財務與采購系統互聯互融
財務管理系統和物資采購系統應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物資采供和財務服務的新模式,建設采購+支出一體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徹底解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并達到提高管理效率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