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桂英
摘要:探究式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教育教學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對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歷史是門基礎性必修學科,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首先需要營造民主的氛圍,為探究提供有利的環(huán)境;其次,從創(chuàng)設情境、研讀教材、組織討論、方法指導等方面入手,提高探究質量和效率,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的綜合素養(yǎng),為今后的學習莫定基礎。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初中歷史;應用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是當前倡導的教育理念。探究式教學法是在這一教學理念下的實踐探討,指的是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探究任務,要求學生利用手里的一切資源,包括教材、課外學習材料以及各種移動終端開展學習,積極完成教師布置的探究任務的教學方式。探究式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鍛煉學生的辯證思維、邏輯思維、判斷思維等,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筆者結合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進行探究式教學法的再思考,以期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成長。
一、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激發(fā)探究興趣
歷史離我們很遠也很近,關鍵在于看待歷史的角度。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探究教學法以一定的教學情境為背景,激發(fā)初中生的興趣,避免出現(xiàn)枯燥、呆板的課堂氛圍。初中歷史學科可以設置的教學情境有故事情境、歷史情境等,借助小故事或者史實材料,以圖片、視頻、實物等為手段,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已的實際情況,從易到難,幫助學生維持較強的積極性和注意力。教師還可以設定開放性的探究問題,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梢酝ㄟ^歷史矛盾,開發(fā)學生潛能;可以通過對比分析,引發(fā)學生思考。
二、充分閱讀教材,挖掘探究資源
教材對于教師而言,是教學的主要工具;對于學生而言,承載著無窮的知識。當前初中歷史使用的部編版教材綜合性、實踐性較強,對教材的解讀相對要求更高一些。在探究學習中,教材是學生最重要的依據(jù)。教師應充分閱讀教材,設計具有探究價值的任務。教師應從學生歷史學習的情況出發(fā),不能設置過高或者過低的探究任務,太難的探究任務,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太簡單的探究任務,無法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在實際的探究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材的解讀和剖析,立足基礎知識,注重綜合運用。
三、開展課堂討論,實現(xiàn)探究學習
司論在探究學習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論的過程是語言交流的過程,是思維碰撞的過程,是彼此合作的過程,更是深入思考的過程。初中歷史教學中的討論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使得學生挖掘自身潛能,訓練發(fā)散思維。在討論的過程中,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進行有效的分工,從探究問題到教材,再從教材到探究問題,形成系統(tǒng)化的思考過程。另外,有的學生具有較豐富的歷史知識,在詞論中可以與同學分享,也會激發(fā)大家的思考。
四、進行方法指導,提高研究質量
探究與其說是一種教學方法,不如說是一種學習方法。結合當前中考、高考中歷史學科的考試方向,從單純的知識向綜合能力轉化,死記硬背已經(jīng)不能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幫助者,應從探究學習的方法指導入手,提高探究學習的質量。首先,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關鍵知識的記憶,可以借助關鍵詞、表格等方式,可以對比記憶,也可以以時間順序為依據(jù)進行記憶,還可以以主題為線索進行記憶。其次,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問題的聯(lián)想,立足歷史基礎知識,聯(lián)系實際歷史問題,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或者新聞出發(fā),反思歷史現(xiàn)象。再次,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方法的總結和歸納,舉一反三。
五、培養(yǎng)問題意識,增強研究動力
探究法一般以問題為手段,這個問題可以是教師設定的,也可以是學生提出來的。對于初中歷史學科而言,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嘗試著提出一些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可以嘗試著結合時政,進行歷史的思考。這就是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在歷史課堂中,教師應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與認識,進行科學的評價。還可以從學生的見解中選擇一個有價值的角度進行探究,這樣的探究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另外,教師應積極調(diào)動學生提問的欲望,一步步進行引導。
六、臺理布置作業(yè),培養(yǎng)研究能力
作業(yè)是對教學的檢驗,也是對學生學習的檢驗。新課改要求初中歷史學科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關注課堂,還需要注重課工作業(yè)的布置。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可以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多樣化的教育方式,設置多樣化的課后作業(yè),幫助學生養(yǎng)成探究的習慣。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某一重要歷史人物或者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分析,還可以進行相似歷史事件的對比,減少固定答案作業(yè)的布置。
七、結束語
初中歷史是一門有趣的學科,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故事為學生打開了另一扇大門。在探究式教學中,應注重寬松、民主、自由課堂氛圍的營造。同時,一線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素養(yǎng),樹立大歷史觀,促進學生思考和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悅賢.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新通信,2019(04).
[2]韓景玉,丁宇.啟發(fā)式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12).
[3]由艷娥.自主探究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06).
[4]劉理丹.探究式教學法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影響[J].安陽工學院學報,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