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摘 ?要:數學是一門講究邏輯性與嚴謹性的課程,所以從義務教學階段開始,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引導。其中以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它作為學生解題分析、判斷推理的依據條件,對小學生的數學成績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基于此,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培養(yǎng)同學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可以讓他們自主和能夠讓其自主討論和思考問題,因此解決問題,同時得出結論,這樣看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對學生們的發(fā)展很重要。在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也慢慢的變成重要的教學目標,這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因此小學數學老師除了可以傳授知識和技能之外,還要重視對同學們的綜合素質教育。而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是關鍵和基礎在綜合素質培養(yǎng)中,說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影響有關。
2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2.1 重視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
對于小學生來講良好的學習興趣是鍛煉學習能力的基礎條件,就獨立思考本質來看,這種思維活動需要學生的智力以及非智力的因素共同參與課程之中。當然學生僅僅具備思考的必要條件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對獨立思考擁有持續(xù)不斷的熱情,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教師加強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引導,需要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基礎知識,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興趣以及學科素養(yǎng),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濃厚興趣,這樣才能在數學問題探究中活動的快樂,保證自己課堂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與積極性。數學教師需要改進傳統(tǒng)的數學課程教學模式,不能總是采用理論教學引導的形式,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合理利用教學方法的形式,通過現代多媒體技術整合,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課程的豐富內涵,給良好的課程學習氛圍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學生以數學學習為興趣發(fā)展的目標,數學學習水平也能有效性提升。
2.2 加強對小學生的思考方法引導
對于小學生來講,掌握數學學習方法是提升獨立思考能力的關鍵。教師除了可以利用問題引導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動力,還可以通過良好課堂學習氛圍建設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在開發(fā)性、創(chuàng)造性、民主性的課堂中獲得進步的機會。小學生如果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發(fā)展所需,合理的質疑數學問題內容,這樣就能擺脫對教材的束縛,避免自己的學習思維固化。教師利用課堂知識給學生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能保證學生進一步的圍繞學習活動主題深度探索問題的本質,這樣也能保證個人的數學學習創(chuàng)造力進一步激發(fā),由此學生能夠掌握更加適合自己的數學課程學習方法。
對于圖形知識學習探究,讓學生在課堂中通過測量、觀察、計算的形式,能夠將學生的多方面感官調動起來。不同的學生對基礎知識內容往往有著不同的看法,所以教師可以就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點,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了解圖形的特征。這樣學生實踐參與課程學習,就能保證多角度的展開問題分析與論證,也能實現對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知識的整合利用,小學生能夠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會思考,并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充分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日后也能在實踐探究之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2.3 合理設置問題導入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分析
對于小學生來講問題是探究數學知識的導線,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否受到鼓勵或引導,也是思維能力是否得到激發(fā)的表現。數學教師重視對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引導,需要合理利用數學問題內容,將讓學生在問題思索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思維活躍起來,不斷提升個人的自主學習水平。這樣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核心才會被逐步確立起來。
教師在講解幾何知識期間,如正方形、長方形面積這部分的知識講解,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形式讓學生先入為主,了解圖形的基本特征。教師讓學生進一步思考這幾種圖形有幾個邊?他們有什么特征?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能夠將一些基礎圖形的特征充分了解,經過圖形之間的對比以及深度探索,學生就能圍繞課程知識內容展深層次的探究分析。基于學生問題意識引導的基本要求,教師鼓勵學生圍繞基礎知識內容,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之中,最終取得的課程教學效果也會更為理想。
2.4 合理利用教學評價,使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動力
經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研究分析得出,小學生普遍存在好奇心、勝負欲強的基本特征。在教學評價過程之中,學生更希望得到教師的鼓勵與贊揚,一些批評、責罵很容易磋傷學生的自信心,導致學生產生對教師甚至或學科的厭惡。所以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評價期間,慎重考慮、謹小慎微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但也不能助長學生的驕傲自負心理。對于一些數學學習后進生,教師主要應該以鼓勵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思考之中獲得發(fā)展進步的條件。教師在課堂上用“猜數字”“小紅花獎勵”等游戲活動,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在進步的,由此以來學生能夠深入數學課程學習,還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究多樣化的數學解題方法,經過計算之后得出同樣的結果,看看哪一種方式更加簡便,準確率更高逐步鍛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于班級一些中等成績的學生,教師要注意教學引導方式方法的張弛有度,學生之所以會出現某一段時間的學習成績落后,很有可能是粗心或驕傲心態(tài)所導致的,教師要掌握教育引導的時機,讓學生努力克服自己在學習方面的不足,這樣才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
綜上論述,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需要數學教師進行長期的實踐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課程教學引導的表面上。教師在課內外要準確了解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逐步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將問題有效解決,獨立思維能力引導的積極價值也由此展現。
參考文獻
[1] 曲立君.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7,4(29):283-284.
[2] 宋開紅.關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