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曲
◆摘? 要:“走班制”教學模式是基于新高考背景下衍生出的新型教學模式,它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課程的多元化,讓學生根據(jù)自身學習需要游走于不同的教室進行課程學習。相較于“固定化”班級而言,走班制具有積極作用,但同樣走班制的出現(xiàn)也對高中教師提出了班級管理新要求。本文筆者將從“五自教育”角度出發(fā),探析如何開展基于五自教育特色的走班制管理工作,以實現(xiàn)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
◆關鍵詞:五自教育;高中;走班制管理
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走班制”充分依托“以人為本”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給學生多樣的選擇空間,滿足學生多元的發(fā)展需求。但也正因為走班制與傳統(tǒng)班級授課制模式有所不同,一些學生在走班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敷衍學習、不良習慣、學習失向等問題。所以在推進高中走班制教學過程中,高中教師必須基于五自教育探析高中走班制管理新對策。
一、“五自教育”的含義解析
“五自教育”的關鍵在于“自”這一字,“自”表現(xiàn)為“自主”“自我”“自己”。高中走班制模式的推行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公,更給予學生廣闊的學習空間、自由的學習方式,雖然切實貫徹了“以生為本”的教育要求,但在過分自由的學習中學生極易迷失方向,如何讓學生學會自主、找準自我、約束自己,自我教育便成為走班制教學模式下廣為重視的重要內容。
這里所說的“五自”包括五個方面,即品德自育、學習自主、交往自律、生活自理、為人自強?!捌返伦杂币髮W生能夠自我約束行為舉止、自我養(yǎng)成正確行為價值觀;“學習自主”要求學生能夠積極審視自我學習情況,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交往自律”要求在走班制教學模式下,學生秉持正確的交友觀念,明確交際尺度;“生活自理”要求學生能夠養(yǎng)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及生活習慣,能夠獨當一面;“為人自強”則要求學生具有高度的學習自信以及強大的心理素質。
二、基于五自教育特色的高中走班制管理研究
在正確認識“五自教育”的前提下高中教師可基于五大內涵,開展走班制管理工作。
1.學科滲透德育教育,實現(xiàn)品德自育
要想在走班制的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引導學生實現(xiàn)品德自育,教師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教法入手:走班制將不同的課程開設在不同的班級,上課時段不同,主題課程多種多樣,以供學生進行課業(yè)學習選擇。不同的學科蘊含不同的德育教育素材,教師可在深入挖掘德育素材中采用新式教法,滲透德育教育。如言語啟示、情景創(chuàng)設、游戲引入等方法。
(2)環(huán)境入手:學生在走班過程中會到達不同的班級,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對班級進行裝飾,通過名人名言、道德專欄等讓學生每到一個新的班級進行走班學習時都能夠在環(huán)境的熏陶下實現(xiàn)品德自育。
如在高中物理班級中,教師可通過張貼物理名人,傳遞科學精神,傳遞求真精神;在語文班級中,教師則可創(chuàng)設“閱讀區(qū)”“圖書角”等精選各種具有道德教育價值的書籍,讓學生能夠擇其觀看。這都能夠實現(xiàn)“環(huán)境育人”,進而引導學生實現(xiàn)品德自育。
(3)活動入手:在走班制教學開展過程中,學生們因為彼此不認識而具有很大的約束感。因此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趣味活動,并在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這樣既達到了課前熱身、增進感情的目的,又能夠引導學生實現(xiàn)品德自育。
如開展“課前新聞播報三分鐘”“課前團結小游戲”等,這些活動能夠達到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體驗的目的,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團結意識、正確競爭意識等。
2.創(chuàng)新走班教學模式,促使自主學習
走班制對學生自主學習有著較高的要求,學生只有熱愛學習、具有極高的約束力,才能夠在教師管理弱化的基礎上更好的掌握相關課程知識。這就要求學生在走班制模式下必須具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完善的學習計劃、合適的學習方法。教師可在學生進行走班制課業(y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課業(yè)計劃安排,同時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傳遞正確的學習方法,實現(xiàn)“授人以漁”。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走班制教學課堂上教師應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教學法、微課教學法等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性,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中感受自主學習、有效學習的樂趣。
3.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實現(xiàn)交往自律
教師要不斷完善班級管理制度,以制度約束學生,從行為控制學生。在走班制開展過程中學生面對的班級同學不再是固定的那些人,而是面對一整個年級的同學,這有助于學生交際圈的擴大,但也容易讓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交往活動。因此在推進走班制的過程中教師要傳遞正確的交際思想,且要通過制度來約束學生。當然為弱化學生的抵觸情緒,教師可在走班制中選取班級標兵,也可開展比紀律、比學習、比思想、比成績的“四比”活動,促進學生交往自律。
4.詳細了解學生情況,發(fā)展生活自理
一些學生在走班制中暴露出了許多的生活自理問題,如衛(wèi)生問題、心理問題等。高中教師必須針對學生在走班制中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進行及時而詳盡地了解,在幫助解決問題中發(fā)展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學校可建立心理咨詢室,讓學生及時針對自己出現(xiàn)的生理、心理問題尋求幫助;學校還可根據(jù)學生的衛(wèi)生問題、紀律問題建立學生個人評比制度,通過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線上線下鼓勵交流,促進為人自強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較大的壓力、自卑情緒、厭學情緒,并產(chǎn)生自我否定心理。面對這樣的情況,在開展走班制過程中要想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自信,促進為人自強,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對學生進行線上鼓勵,課后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閃光點,學生自然會在走班中愈加自信自強。
三、結束語
可以說高中走班制模式的出現(xiàn)賦予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自由、生活自主,但若不能引導高中學生自主學習、自理生活,極易影響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因此高中教師必須充分認識“五自教育”的重要性,基于五自教育探析高中走班制管理對策,讓每一位高中生能夠在走班中綻放自我魅力、煥發(fā)自我風采。
參考文獻
[1]付光槐,陳金玲.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教學的問題及其應對[J].教學與管理,2019(03).
備注:本論文系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重點有經(jīng)費課題“基于五自教育特色的高中走班制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17-13-9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