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來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有很高比重,只有不斷的夯實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所以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加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學質(zhì)量,使語文閱讀教學發(fā)揮其重要作用。閱讀是指從文章文本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通過理解文字對話達到與文章作者在情感上、心靈上的溝通,實現(xiàn)感情的共享。閱讀既是一種方法又是一種能力,在不斷地閱讀中吸取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也提高了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鑒于此,本文立足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現(xiàn)狀,探討提高閱讀興趣的策略,力求為我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做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閱讀;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強化學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為學生的寫作打下夯實的基礎。通過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zhì),從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隨著新課標課改的持續(xù)推進,國家越來越重視小學生基礎教育,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閱讀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構建完整知識結構。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雖然現(xiàn)在很多小學已經(jīng)加強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但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還有很多語文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中只是單純的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氛圍,但是并沒有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沒有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并不好;有些語文老師盲目的追求閱讀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但是沒有考慮到教學的內(nèi)容,從而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由于小學生的閱讀基礎比較薄弱,所以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理解與認識還不足,但是很多老師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激發(fā)學生的主動閱讀能力,采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得不到鍛煉,無法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并且使學生的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受到限制。
二、小學閱讀教學的特色
(一)教材以閱讀為主
語文人教版教材的特色就是為了豐富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多讀書。在教材中設計了教師教讀、學生自讀、拓展課外閱讀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習慣及閱讀興趣。教材上的文章也充分考慮到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課文多具故事性和寓意性以滿足學生喜愛聽故事的特點;且課文大多短小精煉,讀起來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專注力較差的特點。教材中還增設了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的親子閱讀欄目“和大人一起讀”,讓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完成課外的拓展閱讀,不僅能幫助孩子更好的培養(yǎng)閱讀習慣,還為親子閱讀提供了素材。
(二)重視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新課改的要求下,語文科目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還要培養(yǎng)學生民族使命感,了解名人偉績。所以,語文人教版的教材中增加了很多與名人偉績相關的課文,結合高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關于魯迅先生的文章。如《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等經(jīng)典課文。這些文章,可以給學生帶來很強的代入感,在學習的同時,了解魯迅先生的生平,還給學生們學習傳統(tǒng)文化精神提供了平臺。
三、小學語文閱讀興趣提升策略
(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
新課改中規(guī)定,對學生施教過程中應該將學生看成教學主體,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語文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去了解閱讀材料中的主要內(nèi)容與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從而保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
對于語文閱讀教學來講,其本身具有自由性。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定向思維,應該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模式,例如多問學生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并且在學生進行閱讀時能夠自由發(fā)揮,不受定向思維限制,學會自主探索與思考問題。
(二)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其目的不僅僅是通過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也要通過閱讀讓學生的情感世界得到豐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感知能力,使學生真正的做到全面發(fā)展。所以語文老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應該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小學語文閱讀實際教學內(nèi)容能夠與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完美有效的結合,促使學生的心理與生理能夠得到雙向發(fā)展。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鹿和狼的故事》閱讀教學時,由于教材中的內(nèi)容過多,學生閱讀過程中會感到乏味,語文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合適的語文情境,讓兩個同學進行角色扮演,分別扮演鹿和狼進行對話式閱讀。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熟練的掌握教材中的生字生詞,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加深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了解與認知。
(三)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分析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只有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才能夠得到提高,最終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所以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應該著重提高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qū)ξ恼轮械膬?nèi)容進行詳細劃分,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促使學生將文章中抽象的內(nèi)容變得更具體化與簡單化,從而加深學生對整個文章的理解能力。
學生對文章的分析能力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因此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應該重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使學生不但能夠熟練掌握對文章分析的技巧,也要讓學生能夠?qū)⑵溥\用到其他的閱讀內(nèi)容中,也可以促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提升閱讀能力的基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并且能夠?qū)⑵溥\用到寫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從而促使學生形成愛讀書的習慣;也可以引導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將好詞好句摘抄下來,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語言功底。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閱讀效率,也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認知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
四、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一)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豐富學生閱讀儲備
課內(nèi)閱讀的教學固然重要,但是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學生課外閱讀內(nèi)容的拓展,開展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課外閱讀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選擇能力,促進學生對閱讀文本欣賞水平的提升。但是,教師也不能完全放任學生自主尋找閱讀材料,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有很多內(nèi)容不健康的電子書籍,對小學生的成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做到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閱讀將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對教材內(nèi)優(yōu)秀文章的節(jié)選,引發(fā)學生對原著的閱讀興趣。
例如:《愛的教育》是意大利日記體小說,文中以一個小男孩的眼光,講述了發(fā)生在身邊的感人小故事,每篇文章都把愛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可以讓學生懂得愛,體會愛,在愛中受到教育。在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課外讀物時,選擇的內(nèi)容和類型要廣泛,體裁要多樣,主要思想內(nèi)容健康,能達到教育目的,對學生發(fā)展有良好影響的課外讀物都可以推薦給學生,要讓學生飽覽群書。對于讀書首先要明確讀書的目的,如果對于老師所選的讀物學生根本不知道為什么要讀,也不清楚對于自己有哪些幫助,這樣胡亂讀書,對于學生閱讀能力很難有提高。因此,一定要明確閱讀目的。
(二)利用新型教學手段,抓住學生關注焦點
隨著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語文閱讀課堂也逐漸走向現(xiàn)代化、信息化,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教學設備走進了小學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利用便捷高效的教學設備對學生開展閱讀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采取板書的方式來為同學展示閱讀文本的體系和脈絡,這種方法不僅浪費了課堂的教學時間,同時也會對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信息技術走進閱讀課堂之后,教師可以利用白板、電腦等設備為學生播放與閱讀內(nèi)容有聯(lián)系的視頻或者音樂,讓學生結合其他教學資源,對文中的情感有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蒙娜麗莎之約》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達芬奇的生平介紹,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有更充分的了解。書中對《蒙娜麗莎畫》做了詳細的描述,《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的經(jīng)典油畫作品,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作品反應出女性的深邃和高貴的思想品質(zhì),老師在播放資料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對課本內(nèi)容有深入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寫作與閱讀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在語文寫作的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鼓勵學生積極的觀察生活,并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寫作。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樂趣,讓學生的內(nèi)心也獲得了充實,情感也能通過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由此可見,鼓勵性的引導方式不但能夠高效提高小學作文的教學質(zhì)量,而且在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養(yǎng)成中,也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所以建議教師們在語文生活會教學中,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的情感表達,用心去與學生交流、對話,通過積極的鼓勵和激勵,幫助每一位學生展現(xiàn)出觀察生活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與閱讀的水平。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更看重的是學生將生活中的事情表達清楚,說出自己的心里話,直抒胸臆,不要千篇一律或是流水賬即可。例如:在安排學生觀賞完校園中普通的花草之后,會有一些學生觀察到小草鮮活的綠色,代表著生氣勃勃的春天;也會有學生感悟出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春風吹又生”的堅韌;當然也會有學生贊嘆鮮花的美麗,點綴了校園的環(huán)等等。不管是學生們觀察到哪些情景,只要將所感受到的真實完整的表達出來,書寫出來,都將是一篇合格的作文。青少年的記憶能力是非常強的,與成人相比,更容易高效的儲存信息。作文教學其實也是一個“積累學習”的過程,在情感的直覺期和小學生記憶發(fā)展的最佳時期,要注重小學生詞匯、句子以及優(yōu)秀詩文的積累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在這一黃金時期,更要注重調(diào)動他們的情感,使他們的情感表達更加豐富,因為豐富的感悟能力也是寫好作文的必要條件。
五、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語文老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教學過程中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陸寧.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探究[J].華夏教師,2018(01):35-36.
[2]佚名.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陜西教育(教學),2019(04):56-56.
[3]佚名.靈活教學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D),2019,1034(02):35-36.
[4]李海濤.提升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路探討[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8,455(06):25-26.
[5]佚名.淺談部編版教材下的小學語文低學段閱讀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603(09):108.
[6]劉亞雄.把握教材特色提升閱讀素養(yǎng)——部編小學語文教材低年級閱讀教學實施建議[J].湖南教育:d版,2017(08):36-37.
[7]佚名.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2018(09):148-148.
[8]李豪妮.淺談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7(12):89-90.
[9]蔡曉燕.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1):140.
[10]崔繼勝.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中華少年,2018(21):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