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露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有關“問題研究”的教學手段逐漸得到重視,近年來眾多教師都在著力采用該手段來提升教學效率,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仍然遇到了諸多問題,例如問題研究教學的開展次數較少,始終都不能夠達到全面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所以出于對上述問題的考慮,本文針對在高中地理“問題研究”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希望能夠實現進一步地突破當前的教學困境。
◆關鍵詞:高中地理;“問題研究”;教學困境;具體突破
地理學科本身并不只是局限于自然與精神等特定的領域,而是涵蓋了所有自然界與人類相關的范圍,人文、社會以及科學領域均有所涉及。在高中階段,針對地理學科能力活動類型的分析主要從三個類型來展開,分別是學習理解、實踐應用以及創(chuàng)新遷移這三個部分。在“問題探究”教學手段的指導下,教師能夠進一步的了解學生的對于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科綜合理解能力。
一、“問題研究”教學的困境
(一)缺乏重視
教師為了能夠通過地理學科的教學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成績水平,在授課過程中只關注到了考點涉及的知識點,這就會導致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選擇跳過問題探究的內容,而是將應試技巧的訓練與理論知識內容的掌握作為授課重點。在關于問題探究上的內容,大部分教師都會將其作為課后資料來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生也不會去關注除了考點以外的內容,也只是將其作為識記的備用知識點,并不會意識到問題探究對于自己的重要性。
(二)開展活動的機會相對較少
在高中緊張的學業(yè)壓力下,教師和學生都很容易忽視問題研究活動的開展,認為課程進度和習題講解要優(yōu)先于問題探究活動的開展,不愿意花費課時在問題探究上,甚至不斷地壓縮課時的時間,使得問題探究的學習效果不斷地縮水,學生也不能夠從中得到益處,再加上因為時間有限,教師也只能進行簡單地講解,蜻蜓點水,講解不夠深入。
(三)傳統教育模式影響
雖然在地理教材當中設置了十六個問題探究模塊來供應教師進行教學,專欄間各自有自己的特色,無論是從內容還是開展形式上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教學階段發(fā)揮著相應的作用。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大多數地理教室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都無法將地理教材當中“問題探究”模塊進行全方位的展開,再加上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師生上下都沒有對探究性思維與綜合性思維的培養(yǎng)引起充分的重視。
(四)無法全面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有很多教師嘗試性地開展了“問題探究”活動之后,卻沒有做好最后的收尾工作,學生在探究活動結束以后得不到正向的反饋,教師的評價也仍然是通過小測或考試的方式來進行體現的,大部分教師都普遍認為,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固然重要,但是現下的環(huán)境要求他們必須將自己的能力體現在分數之上。而“問題探究”模塊本身也尚未形成全面的評價體系,不能夠及時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問題研究”教學的突破
(一)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要率先轉變觀念,要讓學生明白知識本身是會跟隨著認知而產生更新與變化的一種理論,一個知識可能在某一階段是客觀真理與固定事實,到了下一階段又會因為新的條件而被徹底推翻。我們需要始終堅持探究的精神來對待問題研究,從學科本身出發(fā),運用自己專業(yè)的教師素質水平來打動學生,讓學生能夠把握到地理學科的核心觀念。
(二)實現獨立探究
“問題研究”是具有一定獨立性的探究活動,其在內容形式、學習方法與思維特點上都與日常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差別,教師要在其具備獨立性的基礎上構建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讓學生能夠通過解題思路的構建來不斷努力地尋找解決問題的通路,在問題研究的過程中獲取到堅持不懈的意志。
(三)爭取更多的活動開展機會
問題研究的實際教學效果不明顯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安排課時過少,教師需要針對課時做好合理分配,與日常教學內容之間做好平衡。并且將其作為驅動學生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在內容上盡可能的貼近生活,讓學生能夠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開拓自己的思維,同時教師也要注重課程節(jié)奏的安排與控制。
(四)綜合培養(yǎng)與評價學生的探究思維與能力
針對地理問題的推斷,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地理推理能力,能夠根據相關的自然要素與社會要素展開思考,對其中存在的作用與聯系產生綜合的認知,從而綜合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水平。在多種評價方式結合的基礎上,考量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立足于學生未來發(fā)展來展開動態(tài)評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對評價體系進行設計。
三、結束語
在高中地理教學當中,教師需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來開展教學,從人地協調觀、區(qū)域認知入手,來鍛煉學生的綜合思維與地理學科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只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是要讓學生始終堅持積極探索,針對現實生活當中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擁有獨立思考和互動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思考與行動融為一體,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陸翠月,譚麗萍,郭程軒.“環(huán)境問題導向”在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體現及教學指引——以人教版必修地理1為例[J].地理教學,2020(12):17-19.
[2]張云,胡茂永.基于問題情境的地理實驗教學——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冊“地震”為例[J].地理教學,2020(12):37-39+16.
[3]邱剛田,劉光文.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優(yōu)化設計與實踐[J].地理教育,2020(06):4-6.
[4]馬楠楠.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在高中地理教學應用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