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教學目標最終是要促進學生發(fā)展,這里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為塑造學生情感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以及加深對中國法治的了解,同時有助于發(fā)展學科課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于課程開設過程中有關愛國知識的講解,文章作者提出,先讓學生理解相關理論,然后提高情感認識,針對現(xiàn)實教學中的問題,通過挖掘教材、轉(zhuǎn)變教學方式、開展活動等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愛國情懷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9-0087-02
民族的團結與統(tǒng)一是實現(xiàn)國家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國民先得對國家認可,然后才會積極開展社會活動,在社會活動中為構建文明和諧社會出力,為國家建設做出貢獻。教師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要從思想方面感染學生,提高學生認識,鼓勵學生從生活小事展開行動。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讓每個人對國家產(chǎn)生認同感。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的意義
1.有助于學生道德品質(zhì)發(fā)展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就是使用理論教學的方式加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思想的認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道德知識對學生來說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教師在課堂上向?qū)W生說明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對個人及社會的重要意義。學生在日?;顒又幸缘赖聵藯U要求自己。法治課堂為學生普及法律知識,達到讓學生知法守法的目的,讓學生能夠進行自我保護,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是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重要任務,學生擁有愛國精神能夠?qū)崿F(xiàn)個人道德品質(zhì)的發(fā)展,同時還能遵守國家法律,不做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事。
2.有助于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
我國教育通常有一個問題,就是注重學科考試,為了提高學生的分數(shù),對塑造學生精神世界的課程關注度不夠,這樣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也就遇到了困難?,F(xiàn)在按照學生發(fā)展目標制訂的課程表,道德與法治課占重要地位,國家尤其重視對學生展開愛國教育。就此,學校以及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積極開展相關教育行動,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同時,深入研究課程理論,同時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讓學生不僅僅為了考試進行學習。主動學習能夠影響個體精神的發(fā)展。教師可以組織相關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還可以聯(lián)合家長一起為增強學生愛國情感付出行動。
3.有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未來建設者,通過道德與法治課堂對學生展開愛國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思想促進行動。學生在課堂上聽了很多正面思想教育,這會對他們的行為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而且對學生開展愛國教育,學生會把這些思想傳遞給家人,從而對整個家庭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全國千千萬萬的家庭共同致力和諧社會建設,將會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還有一種就是教師同家長合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共同努力,對學生展開正面教育,這樣也有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沒有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把與愛國思想相關的問題精簡化了,教師不能就其字面意思理解,也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條例,而應該深度挖掘教材內(nèi)容,必要時聯(lián)系實際,同學生一起進行深入理解。道德與法治課程總的來說比較抽象,思想方面的內(nèi)容不能直接演示,再加上沒有深度挖掘,教師就容易對學生反復進行理論講解,同時還不能轉(zhuǎn)變方式,這就造成了課堂枯燥無味,學生對聽課也就失去了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遭到打擊,教學效果不好,最終課程開設的目的也就沒有達到。
2.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教學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有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避免課堂枯燥乏味。然而現(xiàn)實教學中教師卻是照本宣科。教師對課本知識進行簡單的講解,然后在黑板上把筆記工整地寫出來,讓學生記下后在課后背誦,以通過考試。要知道這種方法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沒有凸顯出來。學生不能自行安排學習內(nèi)容,完成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基本上都是為了考試。教師對考試要求的就重點講授,沒做要求的就簡要略過。在單一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學過即忘,而不會將知識內(nèi)化。
3.教學重理論輕實踐
很多教師認為道德與法治課堂就是單純地講理論性的內(nèi)容,只要把課本上的理論厘清然后講給學生就可以了。然而道德與法治課程開設的目的是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影響學生日常行為。教師要在學生的實際行動中檢驗實際教學效果。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展現(xiàn)道德修養(yǎng),把愛國付諸行動,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的策略
1.深入探討教材,提高學生的認識
教材是學科內(nèi)容的精選,教材的編寫符合學科目標以及學生發(fā)展所需,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知識安排條理清晰,并且符合學生發(fā)展特點。教師先得自行研究教材,安排內(nèi)容,同時思索每一個知識點應當怎樣安排更加有助于學生情感發(fā)展,而對于教材中編寫的不符合自己班級學生的內(nèi)容應當適當舍棄。然后深入探討教材,把教材理論知識部分理解清楚,同時幫助學生進行理論學習。教師可以在班級開展廣泛的討論活動,讓學生自行發(fā)表看法,也可以適當結合熱點新聞,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比如說,在學習“國家統(tǒng)一與民族團結”章節(jié)時,教師應在上課前做好準備工作,對“國家統(tǒng)一與民族團結”知識進行深入理解,諸如原則、方式、法律法規(guī)等。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詢問學生對“國家統(tǒng)一與民族團結”的看法,讓學生通過對“國家統(tǒng)一與民族團結”知識的學習,熱愛自己的國家。
2.講述英雄事跡,增強感染力
愛國英雄事跡之所以為國人稱道,是因為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聽者會對英雄產(chǎn)生敬仰之情。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的教學中,講述愛國事跡必不可少。就拿公共衛(wèi)生事件來說,醫(yī)生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對病人展開治療,臉上被勒出深深的痕跡也不叫苦,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加油,同時安撫病人,即使被隔離,見不了親人,他們也無怨無悔,這些都源自他們對祖國的熱愛。而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極速建成,得益于各建設崗位的工作人員,他們開展工作有秩序、服從命令,其中有一個工人在采訪時說:“能出一分力就出一分力。”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愿意付出這一分力,病人才能有這么好的醫(yī)療條件。志愿者更是在默默奉獻,幫助抗擊病毒。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述,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這些感人事件,證明國人的愛國情感,從而感染學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
3.組織展開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
之所以采用活動的方式宣傳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愛國情感,是因為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能吸引學生,而且能起到宣傳作用,讓學生了解相關事件,從而影響學生。教師可以通過主題演講的方式讓學生發(fā)表個人感悟。學生在演講之前需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如自行查閱相關資料。演講的方式可以讓聽者深受鼓舞。學生還可以扮演小記者,“采訪”班級或者學校里的學生,詢問他們了解哪些愛國英雄事跡,他們個人對于愛國情懷的認識以及自己是否有過行為上的實踐?出板報也是一種宣傳的好方式,精美的板報可以吸引學生,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從而形成良好氛圍。教師也可以篩選一些優(yōu)秀的愛國題材影片,《戰(zhàn)狼2》《紅海行動》等展示了中國軍人以及大國力量,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這些影片,為中國精神點贊。
4.鼓勵學生以實際行動體現(xiàn)愛國情感
說一千道一萬,學習愛國知識,最終要落在實際行動上。教師在課堂上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之后,要鼓勵學生在生活小事上踐行,展現(xiàn)自己對國家的熱愛。比如,作為中國人,遵紀守法是基本要求。在過馬路的時候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闖紅燈、走斑馬線、不翻越圍欄等。雖然這是一些小事,但就是這些小事能夠展現(xiàn)一個學生對國家的熱愛。教師要向?qū)W生說明,學生受能力的限制,也許不能像教師勤懇教書、醫(yī)生無私救人、警察維護社會治安等,但是學生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對于一個學生來說,當下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學生要努力學習,打好基礎,為未來建設國家做準備;遵守校紀校規(guī),共同營造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愛國絕不能只是說說,要把想法付諸行動,當然教師也要提醒學生,注意個人安全,量力而行。
結語
在初中課堂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有助于學科建設以及學生道德培養(yǎng)。通過理論講解、活動宣傳等形式,學生可以加深對知識的了解,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帶著學過的內(nèi)容走出校園。具體教學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問題,但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積極引導學生。
[參考文獻]
[1]彭民.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147.
[2]韋元鄧.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10):46.
[3]王英美.巧用媒體手段培育愛國情懷——淺析多媒體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J].寧夏教育科研,2019(3):28-29.
作者簡介:農(nóng)振鋒(1969—),男,壯族,廣西天等人,一級教師,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