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解決目前化學空中課堂互動性問題的一劑良方。對“溶液的形成”一課,以常用的消毒酒精為例開展以實驗教學為主線的空中課堂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驗機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增強空中課堂的互動性。
關鍵詞:空中課堂;互動;實驗;溶液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9-0083-02
一、研究背景
2020年春季,學校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的要求給線下學校按下暫停鍵,給在線教育按下快進鍵。“不互聯(lián)無教育”是眼下教學的真實寫照?!盎ヂ?lián)網+教育”要實現(xiàn)知識真正超越屏幕和時空所限,關鍵是在線教學中的互動?;咏虒W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熱情,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在時空分離、師生分離的化學空中課堂,充分利用實驗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深入掌握化學概念和化學規(guī)律,還能大大增強空中課堂的互動性,從而達到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水平的目的。
二、設計思路
學生對溶液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經常接觸到溶液,在化學實驗中,也多次使用過溶液,如稀鹽酸、硫酸銅溶液、過氧化氫溶液等。但是他們對溶液的認識還是處于感性認識階段,對溶液的本質特征以及溶液對工農業(yè)生產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了解是遠遠不夠的。筆者以目前基本上家家戶戶必備的消毒酒精為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創(chuàng)設家庭實驗,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讓學生不再每節(jié)課、一整天待在電腦、手機等前面——短暫地離開是為了更好地繼續(xù)深入,引發(fā)探究欲望,在互動探討中初步認識溶液的形成;教師通過拓展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增強課堂的互動性。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演示實驗不可缺少,教師更是創(chuàng)新了實驗(家庭實驗和對比實驗),以更直接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課堂有更多的活動,增強空中課堂的互動性。
三、教學過程與模式
詳見下頁的表格。
四、教學實施與效果
經歷了2月份的不適,3月份的摸索到現(xiàn)在4月份的漸入佳境,無論是授課者——教師還是學習者——學生,都一步一步地走來了,也熟悉了。這段時間的空中課堂,教學載體也在變換,從原來的QQ群到現(xiàn)在的釘釘直播間,從原來的只能知道學生有沒有到過課堂,到現(xiàn)在的不知道他在不在課堂——無論多完善的教學載體,都難以確保教學質量?!叭f變不離其宗”,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積極主動參與課堂互動,增加課堂吸引力是關鍵?;瘜W學科最大的特點和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化學實驗?;瘜W實驗不但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自然增加。和諧的師生互動,則是空中課堂增強教學效果的關鍵。
在本節(jié)課中,授課內容比線下面對面授課的內容要少了一部分(乳化現(xiàn)象),主要原因是增設了實驗,包括簡單的家庭實驗和乙醇溶于水的對比實驗。雖然教學進度比較緩慢,但從作業(yè)反饋和下一節(jié)課的課前小測反饋可知,學生基本都能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并且為下一課“溶解度”的教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五、特色創(chuàng)新
(1)創(chuàng)設空中課堂的家庭實驗。在限定時間內,每個學生都緊張有序地把手機拿進廚房,一邊拍攝一邊進行實驗;利用電腦上課的學生,則把所有用品搬到電腦桌前,對著攝像頭進行實驗,儼然一個個科學工作者在認真進行科研活動。
(2)增設對比實驗。乙醇溶于水的實驗中有一個知識點是紅墨水的作用。在平時的線下課堂教學中,為了節(jié)省時間,通常教師對紅墨水的作用都是直接一筆帶過,但在接下來的測試中學生掌握的效果不明顯,學生需要對該知識點再次翻書、記憶。而這次的空中課堂,我改變了以往的操作,直接增設對比實驗,因此在實驗過程中,紅墨水的作用直接由學生在連麥、聊天區(qū)中反映出來,根本不需要教師說一言一語。
(3)教師通過一瓶75%的酒精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不再用太多的情境創(chuàng)設,但學生已經深深融入課堂。
六、結語
以上是結合“溶液的形成”在空中課堂背景下,利用實驗,增強教學互動性的一個案例。實驗本身就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空中課堂互動性的一個有效教學措施。除了教材提供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作為課堂引導者——教師,我們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掘相關的實驗素材,設計實驗,增強空中課堂的互動性,不斷地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夢娣.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2]陳 紅,朱寶偉.“對分課堂”在應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下旬刊),2019(1):136-137.
[3]高 潔.高中化學趣味課堂的案例設計與策略[D].開封:河南大學,2014.
課題項目:本文是廣州市花都區(qū)教育科研項目“九年級化學課程資源開發(fā)與應用研究”(HDJYKY2019D036)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鄧薛青(1980— ),女,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中學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