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加梅
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睌?shù)學教學中,現(xiàn)代數(shù)學教育的精髓是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大力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可以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讓每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發(fā)揮,個性得到張揚,實現(xiàn)有效學習,讓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活力。
關鍵詞:合作;探索;交流;討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1-109-1
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教學中應用最廣泛的學習方式。它是一種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各因索之間的互動,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組織形式。其實質(zhì)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zhì)和學習習慣。那么,如何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呢?本人現(xiàn)談一談自己的具體做法。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合作與交流氛圍
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指出,兒童的自主學習與課堂氛圍密切相關。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下思維活躍,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應以積極的情感感染學生,從學生心理出發(fā),以多種教學方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有序、民主的討論氛圍,讓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進入課堂談論,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交流狀態(tài)。例如教學《平均數(shù)》這課時,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同學們,你們學習得很認真,老師帶你們?nèi)シ潘梢幌?。想不想去操場上看看三年級男女生投籃比賽?出示三年級男女生投籃情境圖,一隊是女生,另一隊是男生。比賽規(guī)則是每人投10次,比一比哪一隊投的準。是男生贏還是女生贏一個男生和女生比,請你來當當小裁判,誰投得準一些呢?說說你的理由!學生口答。師:瞧,又來了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現(xiàn)在兩個男生和兩個女生比,你知道男生隊投得準一些還是女生隊投得準一些呢?指名學生口答。第一小組比賽結束!第一小組的男女生發(fā)生了激勵的爭執(zhí),男生認為男生投的準,女生認為女生投的準。今天我請大家給他們做個公正的裁判,你認為,是誰投的準。學生分小組展開討論,并說出自己的理由。師問:你們知道男女生分別一共投中了多少個嗎?男生4人一共投中28個,女生5人一共投中30個。當然是女生投的準啦!學生紛紛喊出這樣比不公平,男女生人數(shù)不同,不好比,要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才好比。教師以“矛盾”緊扣住學生的心弦,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積極地投入了課堂學習中,在教師的組織下主動和同桌展開討論交流,這樣的學習一定是積極主動并且有效的。
二、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交流習慣
成功合作交流的主要前提是良好的習慣,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教室里亂成一團,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紀律極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談一些與合作的內(nèi)容無關的事情;學生在合作中極為敷衍了事,只是幾個人聚集在一起,做著自己的事,并無合作可言,與其說是在進行合作學習,不如說是幾個學生圍在一起進行自學;一部分學生在大講特講,還有一部分學生無所是事,不會傾聽,把自己排除在小組之外。出現(xiàn)這些問題,說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不知道該怎么學、如何討論和交流。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和指導學生形成一些基本的合作交流習慣和能力。
1.傾聽能力。一開始合作時,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是同學之間最大的問題,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一是仔細聽每一位同學的發(fā)言,不隨便插嘴、評論;二是盡力聽懂同學的發(fā)言,看懂操作、板演,邊聽(看)邊思考,記下重點;三是聽后做出思考,能適當提出自己的見解。
2.表達能力。成功合作交流的基礎是善于表達,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都能清楚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并清楚對方的觀點。但在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是這樣的現(xiàn)象,大多數(shù)是由學習好的同學在唱主角,學困生只是打醬油,交流的時候也只有一些學習好的同學發(fā)言,其他人聽。因此教師要深入到小組中,調(diào)動一些發(fā)言機會少的學生的參與需求,要逐步訓練學生做到:一是要會用多種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如手語、畫圖、操作等;二是準備充分再發(fā)言,圍繞中心,抓住重點,講清道理;三是語言組織要有條有理,不重復;四是要做好質(zhì)疑的準備,一一作出解釋。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展現(xiàn)自我和表述觀點的機會。
3.討論能力。合作交流重要方式是討論,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每位成員表述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或許有不一致的地方,這時就需要討論,教師就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一是掌握討論的步驟和方法;二是在討論中敢于質(zhì)疑,敢于表達,敢于評論;三是教師一定要在關鍵處給予指導,使學生逐步學會討論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4.評價能力。評價的目的是了解學生狀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對自己和同學能夠有充分客觀地評價。在合作交流之后,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總結評價:一、是對整體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對各小組討論結果進行匯報總結評價;二、是對每小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對每個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評價他人,讓學生在相互評價中,慢慢成長,特別關注有一定困難的學生,他們是否積極參與,要盡量給予積極評價。對于教師,學生也能提出意見和建議,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小組合作學習為課堂注入了活力,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首肯,也逐漸被學生所喜歡。這種學習方式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語言,交流了情感,鍛煉了學生學習的能力,融洽了師生關系,使課堂教學更加科學合理。合作學習產(chǎn)生的輻射作用,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這種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將越來越顯示其強盛的生命力,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特點,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研究,讓我們的小組合作更有效!
(作者單位:淮安市高良澗小學,江蘇 淮安2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