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麗芳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數學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知識教學,作為培養(yǎng)中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陣地,越來越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中學階段是學生知識積累和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需要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思維習慣,挖掘學生思維潛能,使學生在完成知識積累的同時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也得到相應的發(fā)展。本文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實施策略角度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初中數學是一門具有抽象性和實用性的邏輯思維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數學思維能力就好比打開數學問題大門的鑰匙,已經成為學生要具備的基礎能力,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未來發(fā)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成為一線數學老師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調動學生的內在思維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充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興趣和求知欲成為學生展開思維活動的不竭的源動力,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在老師的引導下展開知識的思考和探究。老師可以通過具有懸念的問題情境,來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燃起探究興趣。比如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這課時,老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設計問題情境,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室里有這么多座位,你能準確描述出你所在的位置嗎?我告訴你位置,你能準確找到對應位置上的人嗎?在問題情境中學生燃起探究欲望,積極的發(fā)散思維,進而輕松掌握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有關概念,同時也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內在思維,使學生全神貫注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
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相比,知識內容更加抽象,而且知識結構更加復雜,僅憑借小學數學使用的數學方法和常規(guī)思維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初中數學的學習需求,因此初中數學老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使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時打破固化思維模式,學會用逆向思維來進行舉一反三,實現知識的靈活運用。比如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老師可以借助數學題目來啟發(fā)學生進行逆向思維,假設老師的年齡乘2減5等于39歲,那么老師今年多少歲?針對這道題老師引導學生逆向思維來找到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使學生建立起數學模型,并利用數學模型來從順向思維轉化為逆向思維,進而快速厘清解題思路,使學生思維更加靈活,有效防止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采用單向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模式更加全面,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三、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隨著知識內容的深入,抽象性也愈加明顯,單純的數學符號也逐漸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理解難度,很容易使學生陷入理解困境。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聯想、類比、遷移等方法來降低新知識內容的理解難度,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結合之前所學知識來解決現有數學問題。老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兼有代表性和靈活性的題目,指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去思考和分析,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推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比如學習“有理數的乘法”這節(jié)課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小學數學中學到的乘法運算法則來通過合情推理的方法得到正數乘負數、負數乘負數的法則,即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與零相乘,都得零。學生利用聯想、類比等思維方法將舊知識遷移向新知識,從而在老師的引導下總結歸納出兩個有理數相乘的符號法則,并利用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完成有理數相乘的計算。
四、加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所謂批判性思維是指思維過程中洞察、分析、評估的過程,是一種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觀事實而進行的理論評估與客觀評價的能力和意愿,具有批判意識的人能在辯論中發(fā)現漏洞并抵制毫無根據的想法。批判性思維的核心是邏輯知識與邏輯思維能力的緊密關系,古人云“學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對初中數學而言,質疑是思考的起點,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老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的表述自己不同的觀點和見解,并積極地通過思考分析、數學論證來探索數學結論,在深刻、周密、系統(tǒng)的思考分析下對問題展開了深層次、多角度的探究,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比如學習“不等式”這課時,老師可以利用判斷題或選擇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學生敢于質疑、樂于質疑,并利用質疑來分析和解答問題,使學生在質疑中啟發(fā)新的思路,對問題分析地更加透徹,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結: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將思維能力培養(yǎng)當成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興趣和求知欲的驅動下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進行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到思維能力的全方位拓展,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廖海祥.初中數學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 (17):43.
[2]葉小銀.初中數學教學中全面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 (20):33.
[3]傅鐵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全面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