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軍霞
【摘 要】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教育教學的質量問題以及學生文明禮儀的教育問題成為了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近年來學生文明禮儀缺失的行為不斷增多,說明了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要求各學校能夠結合國學經典,加強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本文就國學經典在文明教育中的意義及在國學經典誦讀中加強文明禮儀教育的策略進行具體的探析。
【關鍵詞】 國學經典;誦讀;文明禮儀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禮儀也是小學生必須學習與掌握的知識技能。另外文明禮儀教育也是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時必須要注重對學生德育素養(yǎng)以及文明禮儀的培養(yǎng),推動學生成長為具備良好禮儀規(guī)范的文明人。國學經典中包含了非常豐富的與文明禮儀相關的知識內容,因此對于培養(yǎng)學生文明禮儀良好行為規(guī)范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對國學經典與文明禮儀教育二者間關系的探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對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意義
首先,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與掌握更多與文明禮儀相關的知識內容,加深學生對文明禮儀重要性的認識,進而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比如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國學經典《弟子規(guī)》進行誦讀,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人倫綱常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個尊敬師長、孝順父母、知書達理的現代文明人。
其次,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對事物的好壞做出正確的判斷。很多國學經典都是借助故事的形式展開的,這些經典的故事不僅為學生講述了精彩紛呈的歷史及名人事跡,同時也教授了學生為人處事的方法和準則??梢哉f在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中引導學生,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去看待事物。
最后,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可以對學生的言行舉止加以規(guī)范。言行的基礎與前提是認知,因此教師通過借助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來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時,學生對于一些文明行為以及文明用語的認識也會得到極大的加深,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而達到規(guī)范學生行為的目的,培養(yǎng)其成為文明學生。
二、利用國學經典誦讀加強文明禮儀教育的策略
1.借助榜樣的作用,開展文明禮儀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時,需要注重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即,教師可以將自己作為榜樣來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引導學生將已經掌握的國學經典知識與生活實際以及日常行為習慣密切地結合,從而起到增強文明禮儀教育實效性的目的。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同教師相處的時間要遠多于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再加上學生對于教師懷有崇敬的心理,因此教師自身的行為習慣對學生良好文明禮儀的養(yǎng)成發(fā)揮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因此,這也就要求教師將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與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相結合,從自身出發(fā)去影響學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
2.加強對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糾正
對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糾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養(yǎng)成規(guī)范的文明禮儀,進而推動學生實現更好的發(fā)展。小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很有可能會養(yǎng)成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說不尊敬長輩、亂扔垃圾、浪費食物等等。可以說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都是學生在長期的生活中所養(yǎng)成的,如果不加以糾正,勢必會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因此教師需要采用矯正訓練法對學生進行訓練,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國學經典《弟子規(guī)》中的名言“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以及“借人物,及時還,后有急,借不難”開展矯正訓練,在引導學生進行誦讀的過程中,為學生解釋這些話的具體含義,促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國學經典內涵,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就是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時,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首先教師需要認識到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文明禮儀的最終目的就是促使學生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應用;其次教師可以選擇采用靈活有效的指導方式,對學生行為習慣加以規(guī)范;最后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或者是節(jié)假日活動相結合來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比如說在母親節(jié)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國學經典的相關知識,鼓勵學生背誦國學經典中有關母親的相關禮儀內容,然后要求學生每人回家為母親做一件或者多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將文明禮儀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禮儀規(guī)范,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總而言之,借助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教育,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了解更多有關文明禮儀的知識,并采用榜樣教學。教師應積極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并采用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多種方法來增強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學生行為和認知的統一,養(yǎng)成規(guī)范的文明禮儀,為學生實現健康而又全面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蔣蘭波.中小學生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的意義和策略[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07):9-10.
[2]高曉瑜.綻放文明禮儀之花涂亮幸福人生底色[J].中國教育學刊,2017(S2):249-250.
【備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重點課題《中華經典文化誦讀與文明禮儀養(yǎng)成的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9]GHBZ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