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耀榮
【摘要】語文是初中學科的三大主科之一,針對初中語文的現(xiàn)狀展開分析,根據(jù)情景教學法的自身優(yōu)勢進行討論,從再現(xiàn)課文情景教學法、模擬辯論情景教學法、還原人物情景教學法幾個方面對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詳細闡釋。
【關鍵詞】初中語文 情景教學 實際應用
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遭到沖擊,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還留有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子,沒有做到徹底改變,披著新課程改革的外衣進行傳統(tǒng)固化式教育。具體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會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進行情景化教學,但是由于情景教學實戰(zhàn)經驗較少,課前準備不充分,課堂情景設置沒有與授課內容完美結合,出現(xiàn)方式與內容分層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初中語文課堂利用率。為了完成教學要求,對情景教學法進行生搬硬套,強行將情景教學法用于課堂內容,加之對課文內容研讀不夠透徹,降低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加深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厭煩程度,將語文徹底成為放棄的學科。
現(xiàn)如今大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會用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將學生引入課文情景,但是對這一方法進行使用時存在情景設置過度的現(xiàn)象。例如,在學習沈石溪的“斑羚飛渡”一課時,教師會展示斑羚飛渡的驚險圖片,展示完畢向學生進行提問“斑羚為什么用犧牲自己的方式幫助同伴進行飛渡?”學生在思考這一問題時,腦海中還是斑羚飛渡的驚險畫面,無法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回答,嚴重放緩了課堂進度,打亂教師課堂計劃。
二、情景教學法的優(yōu)勢
情景教學法隨著新課程改革應運而生,是一種新式的教學方法,主要以課堂重點內容為背景,創(chuàng)設與課程相符的情景,將學生情感與課堂內容更好的結合,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的講解。與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相比,情景教學法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可根據(jù)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不同情景,根據(jù)學生反饋情況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情景。與此同時,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對課堂內容進行充分吸收,進而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情景教學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能夠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初中語文要求學生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在進行課文閱讀時能夠將課文描繪的景象在腦海中重現(xiàn),與作者產生思想共鳴,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情景教學法就是針對學生這一能力進行鍛煉,提高學生文字理解能力,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經常使用情景教學法能夠改變初中語文在學生心中的印象,只有初中語文擺脫枯燥、困難的印象,學生才能提起對初中語文的興趣,主動進行初中語文的學習。面對當前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情景教學方法展現(xiàn)出強大的自身優(yōu)勢,合理運用情景教學方式,打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對初中語文的濃厚興趣。
三、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再現(xiàn)課文情景教學法
再現(xiàn)課文情景教學法就是根據(jù)課文的具體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將學生帶到課文情境中,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藤野先生”一課時,先帶領學生通讀課文,再找不同學生進行分段閱讀,閱讀期間解決生字問題,同時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大致意思。藤野先生所處時代距今已有一段距離,魯迅寫作特點深受時代影響,一些語法的使用與現(xiàn)在出入很大,教師在進行情景教學之前要對此類問題進行解釋,幫助情景教學順利進行。教師對基礎內容講解完畢開始引入情景,找不同學生對課文角色進行扮演,分段式還原課文情景。學生對課文角色進行還原時,要對扮演角色的語言還原,將課文情景真實地展現(xiàn)其他學生面前,引發(fā)其他學生與作者思想感情的共鳴,將課文中心思想清楚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對原文進行情景再現(xiàn)時,注意對藤野先生言談舉止的刻畫,這一過程教師要把控課堂氣氛,禁止學生出現(xiàn)嬉笑打鬧的現(xiàn)象。在還原魯迅先生與同胞看電影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播放符合時代背景的影片,將學生更好的代入情景,與此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模擬辯論情景教學法
模擬辯論法就是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找出學生對課文內容持有不同意見的知識點,并圍繞這一知識點進行辯論,辯論方式模擬辯論賽的形式,辯論時不做位置調整,保持課堂座位的有序性。例如,在學習“狼”這篇課文時,有學生認為狼是聰明的,有學生認為狼是愚蠢的,由此可見,學生對狼的形象存在爭議。教師可針對這一現(xiàn)象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在多媒體上展示狼的圖片,確定辯論雙方各自觀點,學生可進行自由辯論,當學生發(fā)表觀點時要注意引用原文,學生認為狼是聰明的可這樣說“我認為狼是聰明的,課文第四段中說‘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梢钥闯隼怯醚b睡的方法迷惑屠夫,意圖放松屠夫戒備心理,吃掉屠夫?!比绻麑W生認為狼是愚蠢的可這樣說“我認為狼是愚蠢的,在課文第二段‘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可以看出狼不知滿足,在得到食物后仍然尾隨屠夫,最后被屠夫殺死。”學生發(fā)表觀點時,引用原文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熟練掌握,在不同觀點的對峙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反復辯論之后有利于學生自我能力得提高。模擬辯論情景教學法不僅能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能鍛煉學生口語表達、快速反應能力。
(三)模仿人物情景教學法
模仿人物情景教學法與再現(xiàn)課文情景教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模仿人物教學法更注重對具體人物的還原,尤其注重人物表情、動作、情緒等方面的刻畫,更適用于人物傳記等文章。例如,在學習“孔乙己”這篇課文時,教師按照慣例對課文內容展開分析,解決生字問題,再對孔乙己所處時代背景進行介紹,設置問題“課文中的人物為什么都在嘲笑孔乙己?咸亨酒店吃酒的人都有什么特點,分別從樣貌、穿著、說話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孔乙己真的喜歡讀書嗎?孔乙己為什么穿長衫站著喝酒?等”教師針對所出問題帶領學生分析課文,以當時所處時代為背景,從咸亨酒店掌柜對待穿著不同顧客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引導學生說出掌柜只對穿著打扮好的客人笑臉相迎,對于穿著不好的掌柜甚至不提供座位。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時,重點講解課文中人物的表情,以便進行模仿人物情景教學法。在進行模仿人物情景教學法時,要求學生將人物表情刻畫到位,幫助學生真實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內心狀態(tài),模仿時可將人物表情夸張地表現(xiàn)出來,方便其他學生真實感受文中人物,將整個課堂帶到課文情境中,感受孔乙己所處時代的冷漠,孔乙己自身及周邊的人虛偽的嘴臉。與此同時,學生抓住文中主要思想感情與作者形成跨時空共鳴,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課文。模仿人物情景教學法有助于學生在歡快的課堂氛圍中獨立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立體化思維。
四、結語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發(fā)揮積極作用,不僅改變了沉悶的課堂氣氛,還大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情景教學法能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啟發(fā)式教育,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豐富學生想象力,實現(xiàn)素質化教學。
參考文獻:
[1]王世存.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