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興榮
【摘要】伴隨我國教育教學不斷改革不斷深化,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jié)合近年來教學工作實際,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模式應用下可以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思路,提高寫作能力,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質(zhì)量具有重要幫助。本次研究將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意義以及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思維導圖具體實踐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思維導圖? ?高中語文? ?作文教學? ?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2-084-01
作文可以體現(xiàn)學生文字表達能力,作文水平也是衡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標準之一。隨著新課程的改革,高中文作文教學強調(diào)要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藝術修養(yǎng)以及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感知,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之一。但是目前在高中作文教學中,學生寫作存在沒思路、缺乏立意等問題,導致作文水平不高,影響語文整體成績。為此,本文對巧借思維導圖打通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路徑的探索,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意義
首先,有助于提升學生寫作思維。人們通過語言進行表達思維,在高中語文作為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讓學生找出寫作重點,知道作文主旨,再由這個中心點分列出幾個分支,形成語言邏輯規(guī)律,進而提升寫作效率。
其次,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思維導圖以圖畫方式展現(xiàn),將語言中的隱藏思維進行顯像化表達,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手腦活動,在整理作文文本線索與知識的同時提升作為思維,促使可以自主積極的深入到寫作中。
最后,思維導圖的運用提高了語文作文教學效率。通過圖片以及知識網(wǎng)的形成,使得學生借助圖片激發(fā)大腦記憶,看到作文題目就想到圖片這樣一種模式,使得學生能夠輕松的理解作文,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
二、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思維導圖具體實踐方法
(一)運用思維導圖,明確作文立意
在高中作文中包含了很多類型,如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等,無論哪種作文題目,都需要審題立意,只有明確作為題目寫什么,才可以開展后續(xù)作文寫作,因此,審題非常重要,這要求學生能夠分析作文題目并掌握其含義。為此,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導圖,讓學生自己通過思維導入將作文中復雜的關系梳理清晰,明確作文角度,從而有效幫助學生更容易多層次理解作文立意。立意需要明確,在此基礎上可以更加新穎,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提取關鍵詞,有助于提升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對于思辨性材料作文的寫作,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認真閱讀題目,將材料中的關鍵詞提取出來。通常此類作文材料會包含兩個及以上的辯證關系的關鍵詞,所以,學生在審題時務必要注重理清詞匯之間的關系。由于思辨性材料內(nèi)容豐富,在價值取向中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趨勢,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展開思考,而后,讓學生明確最為突出的立意。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畫出思維導圖,以材料中的關鍵詞或者初步確立的題目為中心,向四周發(fā)散思維,列出不同角度的立意、要點,而后通過對比,得到最佳的角度。
(二)構(gòu)建思維導圖,列處作文大綱
明確作為立意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構(gòu)思文章的基本結(jié)構(gòu)框架。作文提綱就是將作文要寫的論點,是對作文整體輪廓的設計。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其中,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將作文要素提取出來并按照一定順序構(gòu)成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而后在具體分支結(jié)構(gòu)中將內(nèi)容細化,使得可以不斷向提綱中添加東西,進行謀篇布局。通過此種方式長期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學生作文構(gòu)思能力,進而提升作文教學效率。以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四單元為例,以“寬容”為題目,開展寫作教學,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列處論點,如“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是一種愛;寬容是一種氣度”,引導學生借助直觀的思維導圖把預想中的文章結(jié)構(gòu)寫出來,而后再在論點中填充分論點,從而初步得到作文框架,幫助學生更好的理清思路。
(三)借助思維導圖,整理作文素材
在明確立意,構(gòu)建文章結(jié)構(gòu)框架之后,下一步就是搜集寫作素材。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有效整理出寫作素材。其中包含多方面,如成語、格言、事例、典故等,只有是與文章立意相關的多可以運用到作文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搜集到的零散先材料在思維導圖上一一填充,按照語言修辭、論點論據(jù)以及論證方法等分類標記。通過此種方式使得學生在寫作前進一步理解思路,可以做到提筆就寫,并且有內(nèi)容可以寫,盡可能地寫出完善的文章。
(四)合理利用思維導讀,注重創(chuàng)新思維
人的思維不是固定的,作文不同其思維方法也不同,比如論述類文章,注重歸納演繹、邏輯推理,而文學類作品則強調(diào)的是形象思維、詩化思維。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高中作文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寫作思路,但是作文教學不是固定在一個框架中。需要在運用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在語言、思維以及內(nèi)容等方面要推陳出新。所以,當學生完成自主繪畫思維導圖后,語文教師應當結(jié)合學生的思維導圖,向?qū)W生提出問題:“文章的亮點在哪?去核心價值是什么?”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追問和反思,進而有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思維導圖可以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培養(yǎng)學生形成學科思維、提高語文理解能力有著很重要作用。語文教師應正確認識思維導圖以及應用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意義,通過合理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促使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進一步形成。
【參考文獻】
[1]程忠仁.高中作文教學思維導圖的課例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26):105-106.
[2]吳瓊. 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聊城大學,2018,23(03):100-101.
[3]周劍英,白亮.思維導圖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41(02):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