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西敏
摘要: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小學教育占據(jù)著不可忽略的地位。而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人文學科,給許多學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實上,小學語文教學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教師也常常在教學時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在近幾年來,思維導圖的出現(xiàn)應用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變化。本文將圍繞“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為課題展開討論,以此為教師提供更加高效的探究策略。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教學;運用探究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變化,教育事業(yè)對自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簡單的知識課堂講解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今時代的需要。尤其是像小學語文這類課堂,有著極豐富的知識理論以及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因此,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便成了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在教師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思維導圖的出現(xiàn)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曙光。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正確運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可以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輔助工具之一,其實第一步就已經(jīng)成功了,因為這個思維導圖已經(jīng)給學生帶來了新鮮感,讓學生對其充滿了好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也逐漸增高。學生在小學階段時,心智往往是不夠成熟的,活潑,好奇,多動等都是小學生的主要特征。而教師在這個時期如果過度地打壓學生的話反而可能會出現(xiàn)相反的效果。因此,教師就可以嘗試利用學生的這種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時借助思維導圖的應用,讓學生重新拾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思維導圖不僅讓學生學習更加主動,而且也會讓學生在學習時更有條理,促進學生的深化理解,因此,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語文綜合能力的素養(yǎng)也在有所提高[1]。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借助思維導圖來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而思維導圖在識字環(huán)節(jié)中的廣泛應用也是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教學方便。在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總是讓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新字詞,這種單調(diào)且低效的學習方式也讓學生漸漸感到厭煩,從而失去了接下來學習的興趣。教師借助傳統(tǒng)的偏旁結(jié)構為切入點進行教學,然后讓學生對這些字詞反復抄寫,從而達到一種肌肉記憶的效果。這種教學方式雖然達到了所謂的教學目標,但是卻沒有給學生帶來一次真正的語文學習體驗。中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國的文字更是如此。千百年來,中國象形文字的演變給人們帶來了那么多的震撼,教師應該也讓學生體驗到這種震撼。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借助思維導圖來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識字時更加積極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比如,當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大青樹下的小學”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學習掌握課文中的新字詞。在這篇文章里,學生需要掌握“晨,傣,坪,戴”等字。因此,教師可以先用思維導圖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放輕松,不要有太大的壓力,新字詞的掌握并沒有那么困難。以帶有特點的民族學校為中心,認識傣族中的“傣”字,從而延伸出早晨的校園和坪壩中的“晨”字和“壩”字。整個獨特的思維導圖形狀,以及多彩的思維導圖案都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這樣一來,有條理地識字讓學生的壓力大大減小,效率也是直線上升[2]。
(二)借助思維導圖來促進學生對閱讀的理解
在一定程度上思維導圖對學生的閱讀理解環(huán)節(jié)也是有幫助的。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閱讀思維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閱讀時準確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對文章進行更深的理解和探索學習。但是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都是忽略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只是向?qū)W生總結(jié)介紹閱讀理解題中的題目特點,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教師給出的固定模板套答案,這種生搬硬套的學習方式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想象。而思維導圖就不一樣,思維導圖在課堂中時刻引導著學生的思維和方向,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比如,當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落花生”一文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參考思維導圖來輔助閱讀。思維導圖可以先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先去了解題目,從落花生這個題目中可以看出這應該是一篇描寫落花生的文章,而作者又會怎樣描寫落花生呢?然后思維導圖可以接著介紹文章的作者,讓學生對作者有一個基礎的了解,許地山是我國的一位現(xiàn)代作家,同時也有著極高的文學素養(yǎng)。然后思維導圖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文章內(nèi)容,這篇文章一共分為幾個部分,每一部分的中心句是哪句呢?總之,先讓學生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然后在進行分層的了解閱讀。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思路都是清晰的,不會出現(xiàn)情節(jié)混淆的情況,提高了閱讀的效率。
(三)借助思維導圖來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
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是占據(jù)著一定的教學地位,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思維導圖在課堂中的應用也是有必要的[3]。其實許多學生對作文都會感到畏懼和害怕,認為寫作是非常有難度的,因為這些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感到無從下手,感覺沒有什么可以寫的內(nèi)容。其實這還是因為學生的思維不夠開闊,想象能力不足。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學生就必須要有一個開闊散發(fā)性的思維,因此,教師就要嘗試從這個關鍵點入手,借助思維導圖來使學生的大腦得到開發(fā)利用。
比如,當學生在練習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作文題目“家鄉(xiāng)的風俗”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刺激學生,從而激發(fā)出可利用的寫作素材。當學生第一眼看到這個題目時,可能一時間并想不出自己的家鄉(xiāng)有哪些風俗,因此,學生就會感到一定的壓力。此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列出一個思維導圖,哪里能體現(xiàn)出家鄉(xiāng)的風俗呢?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日里的風俗,衣食住行里的風俗等等,學生都可以從不同的元素中找到自己家鄉(xiāng)的風俗,從而有了寫作的素材。因此,思維導圖對學生思維的開發(fā)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減少寫作壓力。
結(jié)束語: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雖然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但是也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思維導圖有利于小學生識字認字,也有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更讓學生敢于寫作,勇于創(chuàng)新??傊?,思維導圖不僅提高了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同時也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素華.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9(2):22-23+25.
[2]趙淑芬,楊柳.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19(Z1):39-42.
[3]陳云夢.思維導圖在高中議論文寫作思維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