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玲
摘 要:語文教學要走師生情感交流之路,讓師生在互動中體味到語文的博大精深。讓學生學會多角度的觀察,豐富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獲得人生的感悟
關鍵詞:連結 傳達 互動 傳導 真摯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要“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要達到這一要求,關鍵是課堂中師生的情感交流融洽。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要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是我教你學,不是我啟你發(fā),而是教與學雙方做到和諧的交流。一堂語文課,如果沒有情感投入,教得會無精打采,學的會興味寡然,要使課堂有聲有色,必然要走師生情感交流之路,讓師生在互動中體味到語文的博大精深。
一、改變教學模式,發(fā)揮教師自身的優(yōu)勢
文章本體不同,情感表達不一,教法也應多種多樣。況且,每個教師的常識、喜好不同,對文章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同一課文,不同課文都會有不同的教學形式。但現(xiàn)實中,我們的教學幾乎擺脫不了解題,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內(nèi)容分析,寫作總結這套模式。因此,語文課變成了“千篇一律”的教學說教,學生不感興趣,老師無情可言。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連結教材和學生之間的橋梁,而這個連結就是情感的傳達、交流和碰撞。如果沒有了情感,教師就失去了橋梁的作用。想一想,自己上得輕松愉快,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的課,大都是擺脫教參,打破常規(guī),師生思想、情感相互碰撞,產(chǎn)生火花,即興發(fā)揮的課。
二、用“情”打造語文課堂,以實現(xiàn)師生情感互動
語文教學不僅是認知活動,也是情感活動,那么情感就是語文教學的藝術之魂。沒有情感的融入,教學藝術之花就不能開放,同時師生間產(chǎn)生感情的共鳴又與特定的情境、心境有關。語文教師的情緒和精神狀態(tài),直接影響課堂氣氛和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和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刺激學生的興奮神經(jīng),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提供廣闊的思維場所。教師要“深入”課文,進行情感體驗,挖掘課文豐富的情感因素,如有的詩文激昂慷慨、巖漿噴發(fā),有的詩文潺潺流水,叮叮咚咚。教師只有將文本的情感熔鑄于教學,用激情撞擊學生的心靈,掀動其情感的漣漪,方能令學生置身于充滿濃烈氣氛的情境中。從而受到感染,形成情感互動,提高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文本的情感體驗源與教師的體驗,要學生動情,教師首先要動情。當教師把語文教學變成情感的交流,變成體驗生命價值的互動,學生才會獲得愉悅,獲得人生的感悟。同時,也要讓學生學會多角度的觀察,豐富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
三、善于培養(yǎng)感情的真摯
師生心靈溝通,是語文教學成功的基礎。有許多教師認為學生天真爛漫,單純可愛,實際上在外界的引導下,他們很早開始就學會了察言觀色、隨機應變?!皭凵笔且粋€閃光的教育理念,對于語文教師,像醫(yī)生一樣光有治好病的相互的用心是永遠不夠的。語文教師要把課堂作為“人本化教育”的主陣地,把課堂教學作為體現(xiàn)生命價值,迸發(fā)生命激情的理想舞臺,做到目中有活生生的人,心中有渴望發(fā)展的學生。為此,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建立一種新型平等的師生關系。語文教師上課要走到學生中間,與他們平等地交流、對話,以一個真實、親切、幽默、機智者的形象,做學生可以依賴、可以質(zhì)疑、可以傾訴的真心朋友。語文教師絕對不能把自己裝在套子里,給學生一種過于嚴謹?shù)那閼B(tài)。在課堂中,表情隨意一點,言語風趣一點,學生輕松一點,答案“糊涂”一點,讓學生能感受你喜怒哀樂的情感變化和真善美的魅力,贏得學生的依賴和欣賞。學生從教師身上真切地體會到一種真摯的情感,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真誠親愛之情。
四、加強教師的范讀
我們說教師的范讀能把學生的思想感情引人課文,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好的范讀,如詩如畫,能使學生產(chǎn)生精神的愉悅,引起對課文的興趣。范讀,對學生自讀課文和體會課文的情感,都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作品包含的情感通過老師的范讀自然而然地傳達給學生,或喜或悲,或愛或恨,無須過多地分析,學生便能體會出感受到。?由于我們的教學重在分析,不重視范讀,有的甚至不讀、上課就是分析講解,“肢解法”的教學使得師生無情感交流,學生也很難體會到包含在字里行間的情感神韻?!?/p>
五、給學生朗讀,背誦的時間
作家對人生對社會的認識及情感寄托在所運用的語言之中,語文課要使學生感受情感之美、語言之美,必須讓學生通過對作品的朗讀去理解去品味,如果剝奪了學生用心去體會的過程就剝奪了學生和教材的直接溝通,學生就無法真正地理解和接受作品的感情。因為老師的講解對學生是一種間接的感受,甚至由于老師的“膠解”,文章變得支離破碎,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情感神韻已蕩然無存。然而隨著老師的精講細講,語言美反而逐漸減退消失,而朗讀和背誦能使學生通過對文中語句的感受加上自己的知識、體驗、情感再現(xiàn)課文意境,這再現(xiàn)的過程就是學生和作者情感溝通的過程,就是語言欣賞和審美的過程。
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應少講語文知識以及解題技巧,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多朗讀背誦,在讀的過程中展開想象,體會文章的思想美、藝術美、情感美、語言美。
六、在課堂教學中要時時傳導真情
教師豐富細膩的面部表情,親切的目光注視學生的視線,充滿愛心的教學語言,都能叩動學生的心弦。語文教師要善于運用課本包含的真摯感情叩擊學生的心靈,對課文要入情入景,忘我境界,當激則激,當樂則樂,當怒則怒,當喜則喜,當擂則擂,當呼則呼……真實地再現(xiàn)人物的情感。有些課文,如不妨和學生一起表演,做主角,做配角,把你處理的情感凸現(xiàn)出來,與學生默契配合。讓學生摸一摸語文、生活與人生真實的臉,會體驗到語文原來是如此愉悅的一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