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茂清
【內容摘要】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內容,同時也是激發(fā)學生思維的主要方式。因此,為了可以不斷對教學質量進行提升,那么在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教師在對教學活動進行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對初中物理實驗復習課教學方案進行合理設計,不斷對新的實驗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在復習形式上,應該做到實驗+習題相融合,以便學生在熟練掌握物理知識點的同時,還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初中物理 實驗復習課 教學方案
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各個學校對于素質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在素質教育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很大的促進意義。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在初中物理實驗復習課教學時,教師也應該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科學的制定教學計劃,將習題與實驗高效的融合起來,以便學生可以精準對物理知識點進行掌握,進一步的促進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一、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物理實驗復習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在現(xiàn)階段的考試制度下,由于受限于教學時間,再加上繁重的升學壓力,使得在具體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在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之間糾結。并且,通過對目前初中物理實驗復習課教學效果分析,雖然一些教師在課堂上,能夠立足于實際生活情境,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可以自主對知識體系進行構建,從而幫助學生具備一個嚴禁的科學思維,但是,即便如此,在教學期間,仍然無法徹底脫離應試教育觀念,很多復習課依舊將“考試條目”作為依據和標準,只是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1]。并且,在對課堂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基本都是教師對考點進行羅列,利用投影來將考題展現(xiàn)出來,然后為學生講解以及分析練習題,最后進行知識的遷移以及拓展。然而,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才是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內容,是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有效培養(yǎng)的主要路徑。所以,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要想不斷對教學實效性進行提升,那么就一定要帶領學生動手實驗,打破以往實驗情境以及演示實驗的局限,科學的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對教學實驗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讓學生可以將實驗作為載體,將問題作為線索,實現(xiàn)實驗+習題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思維與實驗的完美結合,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物理實驗復習課教學方案分析
1.有效對實驗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科學對知識進行構建
從宏觀的角度上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實驗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形成一個相對良好的科學概念。并且,隨著學習過程的進一步深入,學生在對物理概念進行理解時,也會變得越來越深刻,最終讓學生的腦海里能夠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概念[2]。所以,在初中物理實驗復習課教學過程中,針對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需要從多個角度以及層面進行考量,實現(xiàn)情境的多樣化,能夠將物理教學目標從知識的獲取逐漸轉到能力的強化層面,以便學生在對知識全面掌握的基礎上,還可以不斷對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提高。
例如,在教學中,對于壓強計,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特點的實驗裝置。在具體的實驗中,整個過程都是借助控制變量的方式完成的,還需要精準對多組數據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因此,在開展初中物理實驗復習課教學階段,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圖1以及圖2的實驗情境,引導學生來對液體壓強特點進行構建,保證實驗現(xiàn)象可以相對清晰以及直觀,在操作上,也會比較簡單方便[3]。其中,針對圖1中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觀察其實驗現(xiàn)象,最終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針對圖2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對其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觀察,又會得出何種結論?而為了可以讓圖2中的橡皮膜不會出現(xiàn)左右凸的情況,應該借助怎樣的方式呢?對于這些方式,進行驗證并說明其緣由。
從學生的層面考量,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應該被動的對知識點進行接收,而是要自主的對知識進行構建。并且,科學是講究實證的,其務必要利用事實來對情境進行回答。但是,與此同時,科學也需要進行思辨,學生還需要對實驗的結論作出相應的解答。因而,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師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階段,需要適當的進行延伸和拓展,而不是停留在情境1和情境2,讓學生可以通過實驗,去驗證,去解釋,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點,再遇到類似問題時,思路才會更加清晰。
2.對實驗方案進行不斷優(yōu)化,全面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通常情況下,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其應該具備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一般,結合探究目的,合理的設計實驗方案,科學的評價、交流以及實施,都是科學探究的關鍵[4]。而在進行初中物理實驗復習課教學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較為健全的知識體系。在該階段,教師需要先從方案的設計延伸到方案的評價,也可以從方案的優(yōu)化逐步擴建到方案的再設計,為學生預留更多的時間以及空間來進行思考,大膽的進行創(chuàng)新和交流,以便學生在對知識進行獲取的過程中,能夠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態(tài)度。
例如,在教材中,利用的是在水平放置的木板控制一個物塊,然后借助彈簧測力計來進行測量,具體如圖3所示,由于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了“二力平衡的條件”。所以,以此為基礎,只要滿足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一條件,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以及摩擦力就互為平衡力,并且大小都一致。同時,在實驗課堂上,教師通過實驗會發(fā)現(xiàn),通過測力計對物塊進行拉動的過程中,無法對物塊進行控制,讓其做勻速直線運動,從而導致物塊經常會存在忽長忽短的情況,進而在運動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經常缺乏精準性[5]。但是,學生在復習階段,學生已經明白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兩個因素有關。故此,在聯(lián)系以及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的實驗著手,對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入探析,有效的對實驗方式方法進行優(yōu)化,確保學生通過實驗,能力以及水平都可以得到整體提高。
通過不斷的交流,學生可以制定相應的改進方案,包括:用一個轉速緩慢的小電動機來對人工拉動彈簧測力計進行代替,以便可以確保物塊能夠呈現(xiàn)勻速拉動,進而為數據的精準性提供保障,具體如圖4所示。通過這樣的手段,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實踐中掌握到更多的知識,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非常有好處。
3.能夠對實驗意外進行正視,養(yǎng)成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其對學生也提出了相對較高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客觀事實和證據,能夠獨立的進行思考,大膽的進行質疑,以便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提升。所以,教師以及學生在具體的物理實驗過程中,如若存在疑問,那么必須要尊重客觀事實,能夠對學科本質進行深入的理解,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做出合理的猜想,以便實驗能夠得到有效延伸,學生可以養(yǎng)成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例如,學生在分組完成“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的活動時,經常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物體在玻璃板后形成了疊影,如圖5所示。針對這一情況,很多學生都會好奇心滿滿,同時也會產生疑問,物體在平面鏡中為何會有兩個成像呢?此時,教師應該主動的與學生進行探討和研究,不斷的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實驗中存在的問題,直到得出“疊影現(xiàn)象與鏡面的厚度相關”這一結論,保證學生能夠圓滿的解決問題。
結語
綜上而言,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在具體的初中物理實驗復習課教學時,從內容層面分析,除了要保證全面之外,還應該將重點凸顯出來。而從的方法的角度進行剖析,要綜合的對學生以及教師情況進行研究。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保證物理實驗復習課的成效更加明顯,物理實驗以及物理成績才會綜合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才能夠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唐志紅.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復習課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48(24):174-175.
[2]曹強.方法為脈實驗整合——初中物理實驗復習的實踐研究[J].數理化學習(初中版),2019,22(8):147-148.
[3]林君祥.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物理實驗復習課教學[J].物理教師,2019,40(7):147-149.
[4]潘華青.表現(xiàn)性評價在初中物理實驗復習中的應用[J].湖南中學物理,2019,34(1):126-129.
[5]錢永昌.走向“素養(yǎng)本位”的初中物理復習課教學探索——以“密度的測定”“電學實驗復習”為例[J].物理教學探討,2018,36(11):170-172.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黃圃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