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霖
【內容摘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是初中體育課重要的學習任務之一。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課教學,過分重視體育教學內容,忽視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一定的針對性。本文對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體育課中的深入研究和思路構架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 心理健康教育 深入研究 思路構架實踐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提升,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父母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卻忽視了孩子在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學生是我國未來發(fā)展的主力軍,保持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初中體育課中適當?shù)纳钊胄睦斫】到逃鞘直匾?/p>
一、體育課程與學生的心理健康
1.體育課程與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
初中學校設置的不同教學課程具有不同的意義,同時,不同體育教學內容產生的心理教育作用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例如,體育課程中的田徑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堅毅果敢等精神;球類教學則倡導集體主義,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關愛集體;游泳、跳馬等體育項目有利于幫助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鼓勵學生超越自己,迎難而上;體育舞蹈滿足了學生精神上的需求,加強彼此間的溝通和交流,提高了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能力;健美操增強了學生與人溝通和交往的意識,讓學生從封閉的自我中掙脫出來。
2.教學方法與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體育項目的不同運動特點來進行教學。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參加拔河、排球等團體類的項目,并且為學生學習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與人交流的機會,形成良好的合群心理定勢[1]。對于那些處事猶豫的學生,鼓勵他們參加羽毛球、乒乓球等對靈敏性要求較高的體育項目,要求學生在日常的聯(lián)系中嚴格要求自己,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對于自控能力較弱、情緒不穩(wěn)定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加騎自行車、太極拳等活動,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控能力。
二、初中體育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在初中體育課堂中有效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
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初中生處于發(fā)育不成熟階段,他們在情緒方面的穩(wěn)定性較差,一旦遇到困難或者挫折不能有效自控,需要宣泄自己的情感。為了有效調節(jié)初中生的情緒,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緒發(fā)泄渠道,防止學生使用不當?shù)姆椒òl(fā)泄情緒。同時對于好奇心強、期望高、興趣高的學生,教師要適當?shù)恼{動他們的情緒;對于容易內疚、緊張、焦慮和羞怯的學生教師要有效轉化他們的情緒;對于心情不愉快、沒有興趣愛好、恐懼、厭煩、輕蔑的學生,教師必須全力消除他們的情緒。
2.引導學生間進行正常交往,防止早戀
在初中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中,異性之間的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初中生喜歡與異性交往是十分正常的情況。初中體育課程具有較強的集體性,需要全體學生共同參與,但是在實際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異性交往。同時,要積極開展一些生動的、活潑的、健康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在集體活動中進行建立在友誼上的交往,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2]。初中體育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要教育學生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上,同學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關注,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交往需求,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防止學生之間形成不正當?shù)慕煌?。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有早戀的跡象,教師要與家長及時溝通和配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適當?shù)慕逃?,制定合理的解決措施,防止出現(xiàn)強制、粗暴等行為。
3.盡量避免被動受教,提升初中生的自主能力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初中生嚴重缺乏自主能力,他們對家長和父母的依賴性較強。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在教學和輔導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鼓勵和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使學學生形成活躍的學習動機[3]。同時,教師要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不斷提升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和新穎性,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除此之外,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不要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體育活動結果上,而是要重視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鼓勵學生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增強初中生的成就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
初中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增強學生成就感的重要性。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屢屢失敗,那么他們將會出現(xiàn)情緒低落、焦躁等情緒。如果在學習中體會到了成功,將有利于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為不同學生創(chuàng)造不同成長機會,給予學生適當?shù)墓膭詈涂隙?,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于學生參與的各項活動,要及時給予正確、科學的評價,使學生為取得更大的成功提供動力,促使學生走上良好的發(fā)展道路。
結論
在全新的時代發(fā)展背景下,人才間的競爭實質是心理素質上的競爭。因此,在初中體育課程中,教師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幫助初中成形成一個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1]? 陳圣.深圳市坪山新區(qū)初級中學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2]? 代娣.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 2017(4):48.
[3]? 謝曉玲.體育新課程教學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與實踐[J].文教資料, 2018(8):169-170.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山縣渭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