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各行業(yè)都在快速地發(fā)展,教育行業(yè)也是一樣,正在經(jīng)歷新的改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都在不斷轉型升級,向著符合社會需求以及滿足更多學生成長需要的方向發(fā)展。對于初中生物課堂而言,進行課堂模式的變革是必須的,相關教育人士以及學生都應轉變思想,改變傳統(tǒng)的對生物課堂的認識。教師要對傳統(tǒng)的“填鴨式”生物教學進行升級,讓學生不受應試模式的束縛。教師應把課堂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貫徹落實生本教育的理念,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性,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綜合水平,推動我國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關鍵詞:生本教育;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08-0029-02
引 言
所謂的生本教育指的就是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地在課堂中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的問題。這種教學理念需要教師改變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中的角色,盡可能地服務于學生,而不是“填鴨式”地向學生灌輸知識[1]。初中生物教學離不開生本教育理念。初中生物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和機動性,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思考,并在課堂中積極地探討和研究這些知識點的內(nèi)在價值。由于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會丟失很多有效的元素,使生物學科無法發(fā)揮自身魅力。下文將敘述如何基于生本教育更好地進行生物教學,推動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一、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由于近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的思維已經(jīng)嚴重固化,很多教師在生物課堂的授課過程中過度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不利于學生在初中課堂中更好地學習生物學科,這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大主要矛盾。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初中生物,解決目前的這一矛盾,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生本教育的優(yōu)越性,轉變學生的應試教育思想,轉變過去分數(shù)至上的思想。在初中生物的課堂中,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提升價值觀及思維能力,這樣可以使得初中生物的教學水平大大提升,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的課文內(nèi)容“生命的延續(xù)與進化”這一單元時,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使學生擺脫過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更多的空間,使學生在課堂中成為真真正正的主人。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課件或者圖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生命的奧秘,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教師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轉變學習觀念,使初中生物的教學效果更加理想,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生物學習的主動性
開展素質(zhì)教育的主要的目的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綜合型人才,教師如果使用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教育學生,將難以達到這一預期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不能只顧著自己授課,而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感受[2]。教師不能把教學重心全放在學生的成績上,而要想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可以成長為綜合素養(yǎng)較高的人才,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通過正確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對生物學習產(chǎn)生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升。這樣一來,教師在生物課堂中不但向學生傳授了相關的知識,也教會了他們?nèi)绾胃玫赝度氤踔猩飳W習中。這是生本教育的一個核心步驟與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蘇教版八年級的教材“留住碧水藍天”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視頻或者課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興趣。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很好地吸收生物知識,而且可以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從長遠角度來看,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得到了有效提升,也就體現(xiàn)了生本教育的優(yōu)勢,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多多引導學生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將來的學習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從而推動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
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這就意味著人一直處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初中生來說更是如此。教師在初中課堂中更多的是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最重要的是要學生靠自己努力,需要學生不斷地自主吸收。這也是生本教育的一大理念,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在課堂中有效地汲取更多生物知識。一旦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思維習慣,就可以在課堂學習上更加游刃有余,可以通過自己的探究和摸索,掌握更多知識。教師在課堂中才可以真正成為引導者,不需要進行“填鴨式”教育就可以使學生形成知識鏈,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進行七年級“我們生活的生物圈”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學習這一單元的內(nèi)容。教師不必再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灌輸這些內(nèi)容。而是盡可能地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法去學習、感悟、理解這些知識點,當積累了一定經(jīng)驗以后,他們就可以更加從容地進行自主學習。
四、教師需要采取豐富的教學手段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生物課堂,教師應該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來豐富教學方式,對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進行一次轉型,讓學生不厭倦這種學習模式,使學生在課堂中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更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了,生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達到了,學生的生物水平及學習能力隨之提升,這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的意義,有利于使學生發(fā)展成為社會最需要的人才[3]。
例如,在七年級的“環(huán)境中生物的多樣性”這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或開展小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提升,他們會更加自主地投入生物學習的過程中去。教師如果積極地貫徹落實生本教育的理念,不斷地豐富他們的教學理念,學生在課堂中就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生物教學效率自然而然會得到提升。
結 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的教育理念在不斷升級,最近推行的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和學生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做出改變,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有利于使學生發(fā)展成為高素質(zhì)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鮑敏.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學的探索[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王琦.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19):164.
陳貞蓮.基于科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探索[J].名師在線,2019(09):6-7.
作者簡介:熊巍(1988.9—),女,江蘇淮安人,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