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靜
摘 ?要: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文化及底蘊都非常深厚的國家,在歷史長河的積淀下,中國的古詩也成為一種經(jīng)典文化,一直在教學的過程中得以傳承。在小學的教育階段,很多學校都非常重視對學生古詩文學習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同步提高。讓學生在了解古詩的過程中,能夠?qū)W習古詩并積極地了解自己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實現(xiàn)對自身綜合能力的同步提升。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提高效率的策略
尤其在現(xiàn)階段,國家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受到了外來文化的沖擊,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與繼承。為了能夠讓小學生在接觸學習的最初階段,就能夠認識到語文古詩教學的重要性,學校也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地制定一些能夠提高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通過多方面方法的共同努力,讓學生在不斷提高自身知識文化水平的同時充實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儲備量。下文將針對如何提高小學古詩文教學效率,進行深入探究,讓學生在學習古詩文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時了解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興趣。
一、增加教師知識儲備,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老師作為學生和古詩學習的一個重要鏈接紐帶,在學生學習古詩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作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很多知識的學習都有賴于興趣的引導。因此,在小學古詩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知識儲備量也顯得尤為重要。老師在課堂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往往扮演著一個重要的引導者角色,老師可以利用自身豐富的知識儲備,來為學生枯燥的學習增加更多的趣味。與此同時在設置教學目標及相應環(huán)節(jié)的過程中,增加更多的游戲及競答活動。這樣一來,就可以充分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比如,在學習《長歌行》這篇古詩時,老師可以起一個頭,然后讓學生進行古詩接龍。針對那些回答不上來的學生進行一定的懲罰。讓這些同學通過唱歌或者是表演才藝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從而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能夠花更多的心思去背誦相應的古詩。通過活躍課堂等多種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減少內(nèi)心對古詩學習的抗拒,也可以改變以往,認為古詩是非常難學習的這種態(tài)度。從而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以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參與到課堂游戲及學習中。
二、深入研究課程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準確把握課程融合點
了解教學目標是提高古詩課堂教學效率所必須要掌握的。只有明確了古詩教學的目的,才能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這些目標融入到古詩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進行潛移默化的感染及學習。與此同時,要想使得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古詩學習中能夠取得更好的成就,就需要老師能夠先從自身對古詩研究的深度著手。通過不斷的研讀課程教材,了解這些古詩編寫入小學課程中的主要目的并在進行課堂講解時著重進行分析。在小學階段的課程設置中,語文古詩的安排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并通過古詩文的學習,讓學生的審美情趣及課外知識得到更好的延展。在掌握了這一基本目的后,老師可以針對這一學習目標,對課程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到相應古詩文中所蘊含的一些知識。從而把古詩中所蘊含的知識,能夠與課堂教學進度緊密的結(jié)合在一起實現(xiàn)課程融合點的準確把握。比如,在學習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時,首先需要老師能夠認識到,這篇古詩所表達的主旨含義就是主人公年少時離開故鄉(xiāng),等到再次回到故鄉(xiāng),家鄉(xiāng)的人卻已不再認識自己的這一種惆悵心情。從而在主旨的指引下,引導學生對故鄉(xiāng)這一詞進行自己見解的表達。
三、創(chuàng)設體驗式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良好心理素質(zhì)
(一)以故事感知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古詩也是詩人表達自己故事及內(nèi)心情感的一種方式,在小學教育階段所學習的很多故事中,都蘊含了一些令人感動的故事。因此,在小學古詩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古詩中所蘊含的故事及詩人心情去感化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去感受詩人當時內(nèi)心的百感交集。并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正確看待事情的角度。從而在自己遇到生活中及學習上的一些挫折時,能夠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問題。比如,在學習《憫農(nóng)》這一古詩時,老師也可以通過農(nóng)民的辛苦勞作,來教導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積極面對自己為了取得某些成果時所付出的艱辛,并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也要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二)以游戲體驗心理健康教育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游戲教學不乏為一種高效率的教學模式。通過游戲的方式,能夠進一步帶動學生在古詩文學習中的參與積極性,從而也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到詩人當時的心情。并在老師的積極引導下,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到古詩中所蘊含的一些道理及有益于自己學習及人生的知識。
結(jié)束語:
古詩教學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對學生現(xiàn)階段的學習及以后的發(fā)展都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階段的古詩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能夠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及教學效率的提高。在帶領(lǐng)學生感悟古詩內(nèi)涵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在一個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因此,在小學古詩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能夠不斷地創(chuàng)新模式,來鞏固學生對古詩學習方法及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劉春芹.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8(08):32-34.
[2]余慧玲.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思考[J].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2019(1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