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娟
[摘 要]漢語拼音一直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尤其是對于剛踏進校園的一年級孩子,因為識字量還不夠,生活體驗也比較不足,所以,教師設計有意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既有興趣,又能透過活動達到理解的層面,便是教師的教學重點。戲劇活動能讓孩子馬上提高興趣,專心學習,并從中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使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可以發(fā)揮。如果能把戲劇帶入教學中,那么戲劇教育一定會帶給低學段課堂無窮的魅力。學生們在玩中學,在動中求知,在喜悅中探索,漢語拼音學習其樂融融,拼音課堂也會煥發(fā)出鮮活的生命力。
[關鍵詞]戲劇教育;漢語拼音;快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0)16-0091-02
許多人會認為戲劇只是一種觀賞的形式和工具,其實,在人類的文明史上,戲劇常常被用作一種基本的工具和媒介。早在兩百多年前,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在人類教育歷史上首次提出了“在實踐中學習”和“在戲劇實踐中學習”兩大教育理念。后來,美國教育思想家杜威提倡實踐學習理論的“漸進式教學”進一步將戲劇實踐放入教學中去。隨著時代的發(fā)展,20世紀以來,教育的重要性日益被人們所關注。教育界和戲劇界的倡導者們一直在積極開發(fā)戲劇元素在普通教育中的應用,由此催生了新的戲劇教育。戲劇教育是將戲劇方法與戲劇元素應用在教學或社會文化活動中,讓學習對象在戲劇實踐中達到學習目標和目的。
漢語拼音是輔助學生學好漢語的重要工具,一年級的拼音學習是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的關鍵。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睘槁鋵嵾@一要求,新課程教材編排了內容豐富的情境圖,幫助學習聲母、韻母。但是面對復雜的漢語拼音字母,對于剛升入一年級的孩子,因為識字量不夠,生活體驗也比較不足,他們很難真正意義上去喜歡它們,學習它們,甚至認識它們。所以,設計有意義的拼音教學活動,讓學生既有興趣去了解拼音字母,又能透過戲劇活動達到理解的層面,在輕松的氛圍中快樂學拼音才是教師拼音教學的重點。
基于以上,我在漢語拼音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插圖,創(chuàng)造性地設立戲劇環(huán)節(jié),能讓孩子們在領略知識的意蘊中和相互切身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學習拼音的趣味性、創(chuàng)造出新意義。從而有效地幫助他們突破漢語拼音的發(fā)音、記形、書寫等難點。下面以漢語拼音教學中的《ao ou iu》一課為例,談談我在戲劇教育中教學拼音的探索和實踐。
一、在戲劇教育中創(chuàng)設快樂學習漢語拼音的氛圍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剛進入課堂環(huán)境的低學段的學生對一直以來的重難點漢語拼音字母產生興趣,無疑是為他們進一步學好語文開啟了一個良好的開端。而戲劇教育就是這把金鑰匙,教師充分發(fā)揮它的魔力就可以讓枯燥乏味的拼音字母化身為孩子們密不可分的好友,孩子們在課堂上和生活中都能找到學習的趣味。在《ao ou iu》一課的教學中,我編排出“貓狗溜溜球比賽”的戲劇活動環(huán)節(jié),將三個復韻母音形寫的重難點都融合在戲劇環(huán)節(jié)中,使得孩子們在戲劇教育中輕松快樂學會拼音。
(一)引出戲劇情境,教學拼音形象化
上課之前,我先用課件出示一張圖片,讓孩子們觀察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孩子們脫口而出“小貓”和“小狗”。是啊,他們又在干什么呢?指名孩子說出完整句子(誰和誰在做什么)。教師進行故事式小結: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晴天,小貓和小狗在公園里相遇了。貓兒妹妹看到狗兒哥哥正在玩溜溜球,她非常喜歡,就想和小狗一起玩。但她并不會,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呢?通過這個簡短的戲劇開頭,讓孩子們一下子對這個小故事產生興趣。我也自然地引出了藏在里面的三個復韻母ao(貓) ou(狗) iu(溜溜球)。然后指導學生進行初步認讀,編口訣認讀。貓兒貓兒ao ao ao,小狗小狗ou ou ou,一起來玩溜溜球iu iu iu。
(二)引導戲劇環(huán)節(jié),教學拼音趣味化
接著,我又利用戲劇情境將學生再次帶入情境,進一步鞏固三個復韻母。
小貓走到小狗面前,會怎么開口說呢?同桌討論后指名說,強調禮貌用語。將德育融入日常教學中去。面對貓兒妹妹的話,小狗哥哥又是怎么說的呢?指名說。其實啊,想要學會溜溜球只需要掌握三個訣竅。小狗哥哥教會了貓兒妹妹哪三個訣竅呢?出示圖片說一說。首先,要用右手將球包住。其次,中指要將繩結扣緊。最后,放手用力向下丟。讓孩子們邊看圖說邊跟著老師一起做動作,指名上來表演。看看誰能既把訣竅掌握好,又能玩好溜溜球,頒發(fā)運動達人小獎狀。這個環(huán)節(jié)將語文知識的學習和運動相結合。
然后,到了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看看誰擁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請同學們找出剛剛玩好溜溜球的三個訣竅里有沒有今天學習的三個新朋友ao ou iu呢?孩子們非常有興趣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包、扣、丟”這三個字。師引讀:大手包包,ao ao ao;手指扣扣,ou ou ou;松手丟丟,iu iu iu。師講解讀音的滑動,指名讀并糾正,然后開火車練習。
(三)深入戲劇表演,教學拼音生動化
貓兒妹妹很聰明,再加上認真地學習,她很快就掌握了溜溜球的玩法。她和小狗哥哥一起開心地玩起了溜溜球。下面哪些同學想來做做這兩位主人公,給大家演一演公園趣事呢?就從他們相遇開始吧。先讓學生們同桌兩人練習,再指名上臺表演,強調其中的三個復韻母寶寶們,要求讀準確、講清楚。
二、在戲劇教育中突破發(fā)音拼讀和標調難點
在一直以來的拼音教學中,讀準音、讀準調一直是重難點所在。在這節(jié)課的戲劇環(huán)節(jié)中,我將貓狗學習溜溜球并比賽玩耍的戲劇環(huán)節(jié)融入復韻母的教學設計當中去。讓孩子們在戲劇過程中探索著學習,置身于戲劇情境當中去,大家都很有積極性。
面對復韻母的讀音,很多孩子拖音嚴重,會把“ao”發(fā)成“a-o”,把“ou”發(fā)成“o-u”,把“iu”發(fā)成“i-u”。為突破這一難點,我將玩溜溜球的三大秘訣編成口訣,遷移口語化中的讀音,朗朗上口,孩子們會發(fā)現(xiàn)原來復韻母也是這么有趣。課堂上,我還組織了“貓狗比賽”的方式來學習復韻母的四聲。貓兒妹妹已經學習得很好了,她想和小狗哥哥比比賽,比賽的難度可大了。首先他們要向正前方丟溜溜球,出示一聲,誰來讀一讀?指名讀。一聲平平你真行??礃幼右宦曀麄兇蛄似骄帧1荣愲y度加大,第二次比賽要向上方丟出溜溜球。誰更厲害呢?孩子們有了第一次的趣味嘗試,這次都積極舉手想讀。指名男女比賽讀,二聲高高向上飛。這次女生代表的貓兒妹妹更厲害,掌聲鼓勵。比賽更難了,接下來是先向上拋出再向下丟出,誰來挑戰(zhàn)?男女比賽,注意把三聲讀得飽滿。三聲上上又下下。這次是男生代表的小狗隊獲勝。最后一次比賽是快速向下丟出溜溜球,練習四聲,四聲重重向下跑。在這樣的指導下,學生興致極高,而且能準確地讀出三個復韻母的四聲。
最后,我在黑板上板書,讓孩子上臺來標上聲調,在課件上以溜溜球的形式出示聲調正確標法。再編口訣“貓兒戴帽法”記聲調標注:有a在給a戴,a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來,誰在后面給誰戴。一邊拍手一邊唱口訣歌,緊接著鞏固練習。實踐證明,在戲劇環(huán)節(jié)中整體教讀,可以有效地突破拼音教學的難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戲劇教育中將拼音與發(fā)展語言思維有機融合
現(xiàn)在已經開始全面實行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的不同之處在于在學習拼音之前先學習一個單元的識字。這是文本教材為了孩子們更好學習漢語拼音而做出的改變,那么我們教師,在漢語拼音的教學上也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古板教法,將生動有趣的戲劇教育融入,將學習拼音與發(fā)展語言、思維有機融合起來,把練習拼讀與識字認字以及聽、說、閱讀結合起來,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出更好的學習氛圍。
在《ao ou iu》一課的課后安排了一首小詩《歡迎臺灣小朋友》,新的教材對教師提出了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先讓孩子們自由讀讀小詩,然后拿筆找出藏著復韻母的字詞,最后分角色表演兒歌《歡迎臺灣小朋友》。(借助小詩旁的插圖,同桌手拉手)。最后師生一邊拍手一邊唱歌,重點鞏固復韻母交朋友組成音節(jié)的字詞。誰再來說說ao ou iu還能和哪些字母寶寶做朋友呢?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嗎?這讓學生們聯(lián)系生活進行學習,使他們覺得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漢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在戲劇教育中增強學生拼音學習的自主合作意識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比~瀾教授也說過“學生年齡雖小,但同樣具有主觀能動性,他們才是學習活動不可替代的主體”。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我首先為孩子們搭建一個“相遇”的舞臺,讓他們切身在環(huán)境中為人物發(fā)聲,并強調語言表達的完整性。這是低學段中看圖寫話的基本模式,學生只有會說才能有東西寫。我又在“貓狗比賽”的戲劇環(huán)節(jié)中讓孩子們化身為比賽選手,通過四聲拼讀比賽來完成重難點的落實。一系列的小口訣圍繞戲劇比賽環(huán)節(jié)展開,并大膽地把課堂交給孩子,讓他們上臺一邊發(fā)音拼讀一邊演示動作。如果有孩子拼讀錯誤時,其他的伙伴便會幫助他糾正讀音,這樣,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得到了充分培養(yǎng)。學生們在緊張愉快的戲劇環(huán)節(jié)中不知不覺學到了知識,又掌握了重難點,更體會到拼音學習的趣味性。
在戲劇活動的教育過程中,每個人都是學習的贏家,每個孩子可以透過示范,包含模仿與自己創(chuàng)作的示范,建立對復韻母的理解。更可以透過群體合作,達到相互溝通與相互學習的效果,這些都是未來生活需要擁有的能力。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