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慧
摘? 要:2017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古詩文背誦篇目有72篇,隨著背誦篇目增加,名句默寫題的難度開始加大,想要在高考中取得滿分,需要“過五關斬六將”。突破了重重背誦與語境理解的難關,到最后落筆還需要把字寫正確,否則前功盡棄。因此,名句默寫題,在學生背誦過的前提下,想要寫得準,還需要下一番功夫。
關鍵詞:理解;重復;積累;整理
2017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古詩文背誦篇目有72篇,隨著背誦篇目增加,名句默寫題的難度開始加大,想要在高考中取得滿分,需要“過五關斬六將”,突破重重背誦與語境理解的難關,到最后落筆還需要把字寫正確,否則前功盡棄。因此,名句默寫題,在學生背誦過的前提下,想要寫得準,還需要下一番功夫。在此,我僅就一些名句默寫中常出現(xiàn)的易錯字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一、理解與重復,突破易錯字
想要寫對詩句,首先離不開理解,理解是寫對的前提。尤其是有些詩句,常出現(xiàn)易錯字的原因就在于沒有真正理解字意。如《琵琶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不理解“幽”是“深深地”意思,很容易寫成“憂”;《沁園春·長沙》中“萬類霜天競自由”,學生常把“競”寫作“竟”,若理解“競”指競相,而“竟”表“意外,竟然”就不會寫錯;《念奴嬌 赤壁懷古》“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學生經(jīng)常寫錯。如果理解“檣櫓”是“桅桿和槳”,這里代指曹操的戰(zhàn)船,船與木有關,就不會寫成“墻魯”;《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摧”常誤寫為“催”,“催”意為“使趕快行動”,而“摧”意為“破壞,折斷”,“摧眉折腰”是低眉彎腰,卑躬屈膝的樣子,所以是“摧”不是“催”;《登高》中“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作客”常被誤寫“做客”。“作客”——“寄居在別處:~他鄉(xiāng)”;“做客”——“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到親戚家~”。所以,“作客”是指四處漂泊或寄人籬下,而“做客”無論是應邀光臨還是主動拜訪,一般都會受到款待和禮遇。理解這層意思,“作客”就不會再出錯;《勸學》中“而致千里”與“無以至千里”,“致”與“至”如何區(qū)分,“而致千里”前面是“假輿馬者”,需借助外物,因此帶反文旁;“無以至千里”是自身不積跬步,是通過自身的到達,所以不帶反文旁,這樣去理解,相信學生就不容易寫混這兩個字。
以上列舉的這些詞,歷來是學生的易錯點,而寫對的關鍵就在于理解詞意。這類詞,在學生背誦之初就要有意識強調意思,教師要做好“說文解字”,讓學生準確把握意思;另外,鑒于學生“健忘”,教師要不斷檢查強調,讓學生在理解中重復,加深記憶。
二、積累與重復,突破通假字
在默寫中,不理解詞意會造成書寫錯誤,有些詞語不是理解造成的錯誤,而可看作古人的“錯別字”,但在書寫時必須尊重原句,不能寫成通假的字。例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華發(fā)”指“花白的頭發(fā)”,但要寫作“華”?!叭松鐗?,一尊還酹江月”,“尊”同“樽”,一種盛酒器,這里指酒杯,但依原句依然寫作“尊”。《勸學》中出現(xiàn)很多通假字,往往是學生默寫的易錯點,如“輮以為輪”,“輮”同“煣”;“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君子生非異也”,“生”同“性”?!稁熣f》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業(yè)也”,“受”同“授”。這一類的詞,需要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要細心積累,同時讓學生反復記憶,?;仡櫍@類詩句畢竟是少數(shù),只要學生有意識注意,寫對是沒有問題的。
三、區(qū)別與重復,突破易混字
還有一類詞是學生即使理解也經(jīng)常容易記錯,而且很難改正,這一類可稱之為“易混字”。如“唯”與“惟”,“度”與“渡”,“闌”與“欄”。對帶這類字的句子,需要學生做區(qū)別整理,然后反復記憶。我通常要求學生將考試范圍內帶這類字的句子分別整理下來,再加強記憶。如:
(1)帶“唯”字詩句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屈原《離騷》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屈原《離騷》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佚名《木蘭辭》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帶“惟”字詩句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將進酒》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毛澤東《沁園春·雪》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白居易《長恨歌》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3)用“度”字詩句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難》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白居易《琵琶行》
(4)用“渡”字詩句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5)用“闌”字詩句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白居易《琵琶行》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長恨歌》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6)用“欄”字詩句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岳飛《滿江紅·寫懷》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對帶這類易混字的詩句,只要學生在做了這樣的區(qū)別整理后,理解意思,再加上反復記憶,經(jīng)?;仡?,就基本能保證遇到此句絕不犯錯。
名句默寫題是基礎題,但想拿滿分又不容易,需要學生下一番苦功夫,積跬步至千里,做學習的有心人,善于理解,經(jīng)常鞏固,名句默寫中的難點是可以攻破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林庚——唐詩綜論.商務印書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