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大軍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做好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工作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關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切實做好隨文練筆工作,通過閱讀教學的有效促進,使學生寫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為其寫作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結合這樣的情況,本文重點分析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效推行隨文練筆的教學策略等相關內容。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閱讀教學 隨文練筆 教學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5.016
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語文教材只是一個案例,從這個案例出發(fā)讓學生舉一反三,這樣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以及技巧。從根本上來講,我們可以看出,自古讀寫不分家,讀與寫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而通過我們當前的作文課、閱讀課的教學情況來看,兩者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界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沒有顯著提升,對此,需要切實提出和有效落實“隨文練筆”的形式,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融入寫作教學的相關內容,以此突破兩者的界限,進而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而提供必要的前提。具體來說,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開展“隨文練筆”的教學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針對性地做好趣味教學,開展隨文練筆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空中著重做好隨文練筆工作,需要教師針對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充分的分析,然后從實際出發(fā),進一步有效采取趣味性教學方法,以此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得到充分的激發(fā),使其更加積極有效地進行寫作和閱讀。在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要確保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融入閱讀和寫作教學過程中,通過閱讀掌握相對應的基礎知識,從而愛上閱讀,學會自主探究,同時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推進相對應的寫作和閱讀,這樣能夠確保整個過程順利進行,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不同的階段,制定出相對應的隨文練筆計劃,然后在不同階段和時間點分解相關計劃,以此激活課堂活力和生命力,使各項閱讀和教學工作更有針對性和計劃性,使學生具備應有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以此減輕學習負擔,使學生能夠呈現出更加良好的閱讀效果和寫作質量。
比如,在《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使整體教學的趣味性進一步增強。首先,可以通過動畫演示的形式對于烏鴉喝水的整個過程進行充分的展示,以此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其次,積極展開隨文練筆活動,使學生把握好整篇課文之后,能夠把真實的想法通過文字的形式進行記錄,在整個過程中發(fā)揮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針對相關故事進行續(xù)寫改編或者優(yōu)化整合等,通過自己的思維能力構建個性化的閱讀寫作模式。最后可以利用網絡化手段針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引導學生對具體的知識進行整體的感知和反思,從根本上體現出隨文練筆的作用和效果。同時通過信息化、網絡化手段實現資源的充分共享和信息價值的最大化利用,以此使學生更加積極有效的進行練筆,進而完成相對應的隨文練筆計劃。
二、切實做好拓展訓練,使閱讀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隨文練筆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作為根本,在實際的閱讀教學活動中,要從最基本的練筆和寫作開始,進一步鼓勵和引導學生針對各類素材進行不斷的積累和完善,進行更加廣泛高質量的閱讀,針對知識儲備進行豐富和完善,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利用相對應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進行拓展訓練,循序漸進,逐步累積,這樣才能進一步有效寫出更為優(yōu)質的習作,從而使閱讀素養(yǎng)和寫作水平進一步提升。
例如,在《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相對應的問題情境,通過鼓勵提問的方式進一步揭示相對應的閱讀課題:同學們,春天來了,你們知道植物媽媽們有什么好辦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向遠方嗎?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然后向我提出問題。通過整體感知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有效的參與訓練,以此使學生們更加熱愛大自然,引導學生們全面細致地觀察自然,對生活進行感悟,有濃厚的興趣參與其中,不斷地提出和解決問題。同時引導學生們進行合作討論,從成語的應用,詞語的累積,閱讀技巧的應用和寫作水平的提升等方面進行探討,針對文章的整體內容和關鍵部位進行有針對性的總結分析,并通過隨堂練筆的形式對于課文內容進行記錄和分析,可以把自己的靈感或者新奇的想法記錄下來,在討論和感悟課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
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優(yōu)化練習效果
在小學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文章的留白部位進行相對應的隨文練筆,不能只是一味地灌輸相對應的寫作方法或者技巧。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把握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發(fā)展特點,通過不同文章相似之處的留白位置進行針對性的“隨文練筆”,使練筆更有針對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把握其閱讀水平的高低和思維的活躍程度,由此而安排相對應的練筆形式,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相對應的訓練。例如,閱讀完《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著重關注重難點問題,進一步深入討論“魚到底該不該放呢?”。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使學生能夠暢所欲言,針對自身的觀點進行積極有效的表達,體現出不同的觀點,然后進行思想碰撞。又如,講授完《一夜的工作》這篇文章之后,出示黑白照片,而這個照片正是周總理的送別場景,要從情感教育的角度出發(fā),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充分考慮:周總理為什么深受人們的愛戴?在周總理的日常生活中,一夜工作的情景是很常見的嗎?周總理具備怎樣的人格魅力?你有沒有讀過與周總理相關聯的其他文章?然后引導學生把想說的話寫出來,通過隨文練筆的形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寫作,這樣能夠促進語文閱讀和寫作都可以顯著改善,進而使學生的認知體系和閱讀寫作水平得到改進和完善,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呈現出多重效果。
四、切實進行讀后感言,挖掘文本思想內涵
讀書有著眾多好處,書讀得越多,有更多的積累,讀書質量得到更顯著的提升,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作更得心應手,寫作水平能夠得到更顯著的提升。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引導學生著重做好讀后感寫作和練筆工作,這也是讀書和寫作有效融合的關鍵所在。引導學生寫好讀后感,把每一篇文章都讀懂讀透,同時進行反復的誦讀,以此為基礎,這樣才能有感而發(fā),具備豐富的感悟和情感指引,以此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相對應的練筆和寫作,并且聯系自身的實際生活,這樣才能獲得更深的感悟,更有效的表達自身的觀點和情感,從而體現出自我的真情實感和生活中的真、善、美。
例如,在《柳葉兒》的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圍繞這篇課文的核心內容,切實講解作者在兒童的時候為什么搶柳葉兒、吃柳葉兒,通過一系列相關事件的講述,然后進一步根據學生當前的生活狀態(tài),由此進行相對應的對比分析,從珍惜現在美好生活的角度出發(fā),寫出讀后感,這樣更真切感人,體現出應有的教學效果。再比如學習《傷仲永》這篇課文的過程中,可以圍繞著教育學習對于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來進行相對應的分析,有針對性的書寫讀后感,這樣能夠體現出整個課文的教學效果。在《愚公移山》這篇課文的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把“愚公精神”作為著手點,進一步分析相應的看法,明確文章的主題,以此書寫內心的真情實感和生活體驗,聯系生活實際,表達對美好人生的追求。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能夠明確看出,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著重做好閱讀和寫作教學工作是關鍵所在,要充分明確讀書和寫作不分家,兩者有著至關重要的緊密聯系。要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著重做好隨文練筆工作,以此實現“讀”與“寫”的有機結合,使聽、說、讀、寫四種技能能夠得到顯著提升,互相促進,使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充分融合在一起,進而促進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趙寧《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實效性和巧妙性》,《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
[2] 林一鳳《小學語文教學“隨文練筆”落點的選擇》,《內蒙古教育》2016年第3期。
[3] 鄭雪琴《小學語文閱讀課堂語用的實踐與策略》,《中國教師》201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