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樂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著重做好閱讀課堂教學工作是關鍵所在,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切實做好情感教學工作,積極塑造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讓學生在實際的教學和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對于自身的知識和情感世界進行豐富和完善,這樣才能為小學生身心健康茁壯的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在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學的相關策略等內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為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和綜合素質而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閱讀教學 情感教學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5.003
在語文新課改的要求之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不僅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充分掌握相對應的知識,更要切實感受到文學的情感力量和獨特魅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進一步升華情感,陶冶情操,使其情感世界和思想層面能夠得到有效的改進和完善。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相對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意識地感受到語言魅力,同時感悟到人間的真善美,通過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身心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情感感受力。據此,有必要分析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策略等內容。
一、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
首先,在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效進行情感教育,能夠把課堂內容進一步豐富和升華,使學生能夠在富有感情的教育情境和氛圍中更深入的感受閱讀的教學內容,這樣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效果,進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著重做好情感教育工作,這樣能夠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師生良好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讓教師充分把握學生的閱讀需求和情感教育需要,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情感教育,做出科學合理的引導和分析,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情感教育的力量來體現出應有的教學成效。例如,在教《小獅子愛爾莎》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談論自身與寵物之間的故事,或者讓學生們說一下自身和寵物之間的聯系以及故事,等等,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讓學生體驗到人和動物之間有著特別深厚的情感,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提升學生對于文章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最為樸素真摯的內在情感,以此為基礎,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和師生關系,這樣能夠為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三,能夠更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著重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是有效落實新課改目標的必然要求。因此,更需要著重做好情感教育工作,這樣能夠進一步有效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避免教師過去的那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蛇M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其在情感教育的指引下,通過閱讀和作者達成情感的共鳴,有一種深刻的共情和感情體驗,這樣能夠促進學生更有效的融入閱讀文章的情感世界中來,通過情感的溝通和意識的融合,在教師的閱讀教學的指引和訓練下,使學生的情感思維被充分激活,從而在閱讀和寫作方面也能夠得到切實改善,進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二、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策略
1.有針對性地在語言方面進行引導,使學生情感得以啟動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富有情感的語言,針對閱讀材料相關內容進行講解和分析,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和感染力,這樣才能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夠產生情感的共鳴。教師在課堂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要使自身的語言更富有吸引力,讓學生有相對應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教《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在課堂導入過程中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通過富有感情的語言達到相對應的問題情境:“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有很多星體是圍繞著太陽旋轉的,但是請大家想一想,在浩瀚的宇宙中,有多少星球和地球一樣適合人類居住呢?”通過這樣的引導,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使學生的閱讀情感被調動。另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文章有著十分顯著的故事性,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利用藝術性的語言使學生的閱讀情感得以激發(fā)。例如,在教《小英雄雨來》相關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生動形象且富有情感的語言向學生講述小英雄雨來,為了掩護李大叔和侵略者頑強斗爭的故事,在整個過程中把雨來機智勇敢的品質和愛國之情進行充分的體現,在講完相關故事之后,可以讓學生用自身的語言來講述這樣的小故事,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更加精準有效的描述故事,利用繪聲繪色的語言體現出真情實感,通過閱讀和學生的講述,使學生的情感進一步豐富,調動其深層次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實現更加有效的情感教育,進而呈現出良好的教育成效。
2.有針對性的把握好學生的心理和情感世界來進行情感教育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教師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實現知識的傳授,同時更要著重做好情感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語文閱讀教學而言,需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感情情況并且把這樣的特征和感情特點融入課堂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來,這樣才能使閱讀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體現出高質量的情感教育。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更生動形象且富有情感力量的情景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來,以此更有效的滿足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激發(fā)其參與的欲望。
例如,在《要下雨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設定相對應的教學難點,也就是:在下雨天,為什么燕子會飛得特別低呢?為什么螞蟻要排隊搬運東西?為什么小魚要把頭探出來呢?在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把握其注意力不夠集中、好動等特征,營造出相應的閱讀情境,可以讓某些同學扮演螞蟻,某些同學扮演小魚,等等,通過這樣的引導使學生進入到規(guī)定情境之中,然后解釋教師所提出的難點問題。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之中,可以讓學生感同身受,在角色扮演中體會到小動物們在即將下雨的時候,所呈現出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動變化等,同時也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好習慣,這樣能夠呈現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進一步聯系生活,體驗情感
在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相對應的情感,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情感教學,能夠體現出更加良好的效果。要進一步引導和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從而進行情感教學,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生活的意識和習慣,挖掘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并且探索其中的情感因素,進一步引導學生針對相關知識進行有效的感悟,體會生活的魅力,推動學生實現良好的成長和發(fā)展。
例如:在《童年的發(fā)現》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引領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擁抱大自然,擁抱生活,使學生能夠針對生活中的童年進行更深入的感悟。學生們在玩樂的過程中會發(fā)現很多新奇有趣的事情,進一步感受到童年的天真爛漫。同時,在走進生活和大自然的過程中,也能夠發(fā)現大自然和生活中所包含的各類情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對大自然有熱愛和敬畏的心理,對于小動物也能夠更有效的保護,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通過觀察大自然的動物,對其一年四季的變化進行把握和分析,充分掌握動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季節(jié)的變化,從而對于人生和世界有更加深入的認知,了解生命是如何發(fā)展和變化的,在這樣的感悟之中,潛移默化的增強學生的思想素養(yǎng)和情感意識,進而能夠更有效地實現相對應的情感教育目標,充分體現出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力量和價值。
總而言之,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能夠明確看出,在當前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著重做好閱讀教學活動,在其中進行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實踐的過程中,要著重做好閱讀教學語言引導工作,啟動學生的情感設置,相對應的情感教育和閱讀情境,讓學生聯系生活,通過生活和自然的感悟,和作者能夠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進而激發(fā)自身的情感力量,使自我的情感意識和思想素養(yǎng)進一步增強。
參考文獻:
[1] 李麗艷《聚焦課堂,聆聽語文的音符——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管窺》,《作文成功之路》2015年第3期。
[2] 浦黎霞《穿行在語文和文化之間——小學鑒賞性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小學生作文輔導》2016年第5期。
[3] 章露《讓閱讀“翻轉”起來——淺談“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新課程》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