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蘭
摘?要:讀與寫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在教學中,它們也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讀寫教學模式的綜合運用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們要好好考慮如何正確運用好讀寫教學模式。雖然當前我們還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但是相信讀寫教學模式一定能夠得到很好的運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讀寫結合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加強對讀寫結合教學的研究,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開拓學生的視野。結合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對閱讀材料更好的應用和理解,把所有的材料都轉化成為自己的知識,從而真正的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一、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一方面,現在的教師受傳統的教學模式影響嚴重,教學思想還處在以前的狀態(tài)。雖然在教學中發(fā)生了一些改變,但是這些變化只是表面上的,教師并沒有真正的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來進行教學。學生的語文素質沒有得到很好的提升,教學質量也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在語文教學中,主要的學習任務就是“讀”和“寫”,所以在教學中把讀寫有效結合起來,做好兩者之間的銜接工作,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另一方面,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的有效應用可以促使教學秩序更加規(guī)范,讓學生把握住學習的重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做到更加具有針對性,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情況都做到很好的了解,從而適當開展相關的讀寫教學。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二、如何利用讀寫結合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
(一)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實現以讀促寫
讀和寫都是思維活動的外在表現,因此,在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深入思考,讓讀寫過程成為學生思維的樂園。教師要通過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鼓勵和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一方面,可以組織學生針對課文的思想觀點進行交流討論,在碰撞中激發(fā)思維;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在分析歸納中進行總結概括,在實踐中鍛煉思維。例如,在閱讀課文后,首先讓學生理清文章的自然段落,然后對課文段落進行劃分,總結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通過種方式的引導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不斷發(fā)展,從而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吸收內化,達到以讀促寫、讀寫相長的效果。
(二)運用教材設計寫作,培養(yǎng)學生寫作意識
通常來說,語文教師都會認為能夠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都是課外資源,但是殊不知,教材才是最合適學生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材料。因為初中語文教材所編訂的內容都是適合學生閱讀并且容易接受的。比如,教師在講解完魯迅先生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后,可以要求學生對書中內容進行短期復習,然后面對其他學生進行復述,內容不必和原文一樣,但一定要尊重原文發(fā)展。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作家的寫作方式,間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同時,由于初中生年紀普遍不高,都具有一定的表現意識,所以這種教學手段一定會引起其注意。在學生具有一定寫作意識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仿寫。比如,教師在講解完《少年閏土》后,可以要求學生們寫一篇與自己朋友相關的作文,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其寫作意識。
(三)注重語言積累,為寫作打下基礎
提高寫作能力的前提是要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新課標改革中也對語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語文教學不應該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應該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以及思維的發(fā)散。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只有不斷積累寫作素材,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語文是一門系統龐大且注重獨立意識的課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切忌為了教學成果而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而是應該留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和思考時間,尊重學生的想法。比如在講解與景色有關的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默讀課文,鍛煉學生的閱讀速度。同時,要求學生在閱讀時,用筆將喜歡的句子勾畫出來,稍后讓其進行交流,賞析、學習作者的寫作方式。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定期對積累的語句進行背誦,并進行抽查。先讓學生記憶這些知識,當其融入腦海后,就可以在日后的寫作中靈活運用。長期進行積累,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強化語言能力,還能為其寫作打下良好基礎。
(四)重視仿寫訓練,讓學生學會引用
初中生的年紀普遍在11~14歲之間,各方面發(fā)展都還不成熟,如果在學習時遇到困難就會產生恐懼心理,甚至抵抗學習。而寫作對其而言正是學習中的一種困難。所以,此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仿寫鍛煉,不但可以降低寫作的難度,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仿寫的方式主要是要求學生根據原文的形式寫出自己的感悟,又稱讀后感。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寫作手法,還能對課文產生新的感悟,也就是俗語中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最后,引導學生進行仿寫訓練,會間接的使學生對原文形成記憶,并無意識的將其累積,方便學生在日后的寫作中直接引用。
在語文教學中落實“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實現語文課堂高效有序進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達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最終目的,希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得以廣泛開展實施。
參考文獻:
[1]尚立寬.把讀寫結合教學方式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94-95.
[2]王艷春.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