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生活化教育理念是當前初中物理教育中運用較多的一種理念,其恰當運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活動呈現出了蓬勃發(fā)展的姿態(tài)。立足初中物理教學實踐,從生活化的課堂導入以及知識講解這兩個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入手,依次對初中物理教學中踐行生活化理念所發(fā)揮的突出價值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激發(fā)興趣;加深體驗
生活化教育理念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挖掘可用的生活素材并運用到教育實踐之中的一種教學方式。生活化教育理念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拉近了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因此,其合理運用備受學生的青睞與喜愛。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我也將生活化理念恰當而科學地運用在了自身的物理教學實踐之中,收獲了學生所反饋來的積極良好效果。以下,我僅結合自身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經驗,針對生活化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發(fā)表個人認識與看法。
一、生活化的課堂導入,引起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生活化的課堂導入能在上課一開始便讓學生意識到所學的物理知識是與他們所熟悉的生活密切聯系的,有了這一意識之后,學生無疑會迸發(fā)出濃濃的物理探索興趣,隨之而來的便是緊跟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進行高質量的學習??梢哉f,生活化的課堂導入有助于引起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為學生學好物理知識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活動就可以很好地證明這一點。例如,在教學“升華和凝華”這節(jié)知識時,我便在上課一開始向學生列舉了眾多他們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像衣柜中用來驅蟲的樟腦丸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變小,舊電燈的鎢絲比新電燈內的鎢絲要細很多,寒冷的冬季凍住的衣服也能逐漸變干,寒冷的冬季室內溫暖的水蒸氣在玻璃窗上容易形成一層“窗花”……這些都是初中階段學生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事情,因此,隨著這些生活現象的列舉,學生也產生了積極的學習興趣,想知道這些生活現象跟我們的物理學習究竟有什么關系。如此一來,便借助生活化的課堂導入在學生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種子,點燃了學生積極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與主動性,讓學生主動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思考與探索。設置生活化課堂導入所產生的教學效果有目共睹。
二、生活化的知識講解,加深學生的物理認知體驗
相較于英語、語文、歷史等人文性的學科,初中物理知識相對較為抽象、復雜,一些物理規(guī)律、定理等更是難以理解。也正因如此,不少學生的實際物理學習效果不甚理想,產生了一定的抵觸與排斥情緒。針對這一情況,如果初中物理教師只是單純一遍遍地向學生分析與剖解知識點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相反,可以立足學生的已有實際生活經驗帶領他們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學習相關知識,這也是以一種輕松、有效的方式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的有力體現。
例如,在教學“摩擦力”這一知識時,涉及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這兩個物理概念,不少學生難以理解其抽象的內涵,實際學習效果也與預期中的相差甚遠。針對這一情況,我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便有意識地從學生已有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fā)向他們講解了生活中廣泛存在的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現象。汽車輪胎的凹凸紋路是為了增加摩擦力,保障我們的汽車更加安全地行駛;生活中用的水杯、水壺的把手和螺絲刀等工具的手柄都有不同波紋凹凸的紋路,這都是為了增加摩擦,便于我們更方便、安全地使用這些物品;這些都屬于對我們有益的摩擦。自行車騎的時間長了,其輪胎會有一定的磨損,這種輪胎與地面所產生的摩擦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益處,甚至容易造成輪胎的損害,這便是對我們有害的摩擦……從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個常見現象入手,學生對摩擦、有益摩擦、有害摩擦等現象都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與理解,這便是我們進行生活化講解的益處所在。
三、結束語
物理是一門來源于生活現象并反哺于社會實際生活的學科。為此,初中物理教師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應當積極學習與踐行生活化的教育教學理念,以裝點我們的物理課堂,帶動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物理知識,更深刻地理解與嫻熟地運用物理知識。如此,學生才能在優(yōu)質的物理教學中獲得長遠性進步與發(fā)展。在日后的初中物理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將進一步探尋生活化理念與初中物理教學兩者有效融合的可行之道,以更好地讓生活化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根發(fā)芽,綻放出高效物理教學之花。
參考文獻:
[1]梁瓊玉.生活點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探討[J].好家長,2018(5):105.
[2]姜芳.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4):125-126.
[3]宋姣.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初探[J].現代交際,2018(12):187-18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