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起汛
摘?要 如何構建歷史教學有效課堂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廣大歷史老師要認真學習教育科學理論,依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歷史教材內容、學校教學條件及歷史課程資源,不斷探索構建有效課堂的途徑,總結教學實踐的得失,完善歷史課堂教學,提升歷史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 高中;歷史;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8.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1-0058-01
“有效性課堂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課堂教學活動?;跉v史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如何構建歷史教學有效課堂,本文中筆者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是學習活動賴以產生、持續(xù)和強化的動力源泉,是勤奮的內在動因。學生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歷史學科內容豐富,涉及古今中外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教師教學中既可以把歷史教材的內容和現(xiàn)實的時政熱點聯(lián)系起來,又可在教學中從身邊人、身邊事來追尋歷史。如《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一課,講到“為了世界的發(fā)展”目時,我引用德國《每日鏡報》網站2019年6月4日發(fā)表的題為《世界經濟承受不了更多特朗普》材料,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世界經濟承受不了更多特朗普?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采取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這些措施會對世界經濟、政治、國際秩序產生什么影響?教師可引導學生對世界主資本主義貿易體系建立過程進行梳理,同時又可讓學生回顧戰(zhàn)后世界資本主義貿易體系建立的意義,讓學生理解國與國的關系發(fā)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深受國家利益和國際政治形勢影響。特朗普針對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發(fā)起的“新冷戰(zhàn)”是極其不切實際的。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歷史學科的獨特魅力,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歷史學科的素材,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來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教學效果。
二、運用問題教學,構建有效課堂
問題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課堂有效設問可以突出學習的重點,有機地突破教學難點。有效的提問是師生在平等、理解、雙向的環(huán)境下所進行的交流、碰撞。教師要根據學情、教材認真?zhèn)湔n,充分研析學生與教材,圍繞課堂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問題;設置問題要有層次性,即問題設置的難度不斷加大,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不斷把學生帶入思考境地,引導學生解決重點、難點。如《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一課,本課教材的主要知識點學生在初中教材已有接觸,但學生對如何從歷史角度分析這一時期中國的外交政策及其與世界格局變動的原因、影響和關系存在一定難度。結合提供材料及教材內容,我設置如下幾個問題:①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所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如何?②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的內涵及作用?③近中國與西方大國的關系是一種什么性質的關系?為什么說“另起爐灶”使中國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獨立自主的外交關系?④“一邊倒”外交方針的含義、實行原因、如何評價?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特點、內在聯(lián)系、意義?⑥為什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這樣通過學生思考、教師點撥,不斷解決了教學的重點。
三、優(yōu)化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果
高中教材版本多,歷史課程標準是高考命題的依據,這就要求教學必須依據課標,借助教材的學習素材,重視歷史主干知識。教師要用好教材、深挖教材,根據教學重點、難點,進行知識的拓展、延伸;突破教材,適時引入新材料、新觀點、新成果,適度點撥顯性或隱性折射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熱點問題的歷史知識,引導學生用歷史思維和歷史方法思考和解決歷史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四、優(yōu)化教學結構,增強教學時效
課的結構,就是指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及其組織。課堂教學結構是由橫向的知能、時間、認知、信息、訓練結構與縱向的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yè)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的一個有機整體,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就要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歷史教學,通過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目標要符合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符合課程標準、符合學生的實際、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教學內容要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體現(xiàn)社會發(fā)展,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教學內容要注意歷史思維能力培養(yǎng),強化歷史學科知識點的聯(lián)系比較;打通歷史學科各種能力訓練。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手段的多樣性。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實行開放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要采用多種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要體現(xiàn)教學質量的實效性。通過課堂教學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使學生獲得知識、能力培養(yǎng)、情感教育和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三明市立項課題《新形勢下高中歷史課堂樹立問題意識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JYKT-19053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