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霞
摘?要 《生死攸關的燭光》這篇課文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一家母子三人機智、勇敢地保護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的英雄事跡,歌頌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關鍵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1-0202-01
《生死攸關的燭光》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一個普通家庭母子三人為了保護隱蔽在半截蠟燭中的私密情報,在危急關頭和三名德國軍官巧妙周旋,化險為夷的故事。故事一波三折,頗有戲劇性,為了讓學生迅速理清文中脈絡,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法國一家母子三人機智、勇敢地保護情報的過程。2.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活動等的閱讀,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zhèn)靜,體會法國人民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及表現(xiàn)能力。
二、教學重點
體會母子三人語言、深情、活動等所表現(xiàn)出的沉著、機智、勇敢。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1周年,60多年前爆發(fā)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請看屏幕,(播放二戰(zhàn)戰(zhàn)事錄像)
(二)整體感知
1.讓我們走進課文,關注伯瑞德夫人一家的命運。
學生自由讀3~7小節(jié),看看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了幾次令人緊張的變化?
(組織學生交流,把握三處:(1)當?shù)萝姲严灎T點燃;(2)當?shù)萝姲汛迪ǖ南灎T重新點燃;(3)當端走的蠟燭被德軍奪回。)
2.文章情節(jié)富有如此曲折的變化,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三)研析情節(jié)
1.在這些危機關頭,伯瑞德夫人一家是如何與德軍周旋的呢?
2.組織學生交流。
小結:盡管情況危急,伯諾德夫人內心十分焦慮,但她還能表現(xiàn)得這么從容、機智,真是了不起。危機暫時過去了。但是,輕松的心情沒有持續(xù)多久,蠟燭又被中尉重新點燃,形勢再一次變得嚴峻起來。(板書:重新點燃)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蠟燭越來越短。真令人擔心哪!危機有沒有過去呢?
交流杰克的表現(xiàn)。
語言:(“天真冷。”)指導朗讀。平淡的語氣,但讓人覺得很有這個必要。
動作:慢慢站、端、(“疾步”還是“不急不慢”)走去、從容(在什么情況下表現(xiàn)得這么從容的?為什么能這么從容?提示母親的教育影響。)
再讀有關句子。
師:同學們,杰克能有這么鎮(zhèn)定自若的神情、動作、語言,你們能知道他站起來前,心里想了些什么?(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3.過渡。
(提示:可以抓住“嬌聲”“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這些詞語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會找到答案了。)(恭維的話很多人都會感到很受用,又是這么一個可愛禮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點不過份的小要求,讓人實在無法拒絕,從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機)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片段。
5.設疑討論:二戰(zhàn)結束了,法國人民趕走了德國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如果你是法國總統(tǒng),你將接見伯瑞德一家,為他們頒發(fā)勛章,你將發(fā)給誰?你將對他們說些什么?
小結: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家庭,在他們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而又緊張激烈的戰(zhàn)斗。你有哪些心里話想對他們說?
(四)總結全文,加深認識
像這樣的一家庭,在和平年代應該過著幸福安寧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這樣的年紀,原應有無憂無慮的童年,是什么讓他們失去了這并不過分的權利呢?(戰(zhàn)爭,法西斯的侵略。)
小結:在此,讓我們發(fā)出來自心靈深處的呼喚:遠離戰(zhàn)爭,擁抱和平!
(五)拓展延伸、續(xù)編故事
四、教學反思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粋€好的問題會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意識,會啟迪學生的心智和思維,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因此要對問題進行巧妙地設計,使思考不再是學生精神上的負擔。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提出了“是誰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這個與文章中心思想和人物精神品質直接關系的問題,為讀書學習創(chuàng)造了一個辯駁爭論的極好時機,使學生積極動腦,各抒己見,充分進行口頭議論的訓練。而問題引領關鍵是問題的設計。怎樣設計問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呢?
1.提問題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
2.提問要聯(lián)系教材
3.提問題要能啟發(fā)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