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和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與深入,教育界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和生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整合利用教學資源,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建生活化教學情境,豐富教學內(nèi)容,開設生活化教學活動,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深化知識體系內(nèi)容。讓學生在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能力之外,學會運用語文知識理解生活、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 生活化情境;小學語文;有效策略
[作者簡介] 鄧興良(1968—),男,江西廣昌人,江西省廣昌縣特殊教育學校中小學高級教師,主要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22.4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17-0295-02 ? ?[收稿日期] 2019-12-19
傳統(tǒng)語文課堂大多授課方式單一,缺乏靈活多樣的組合,教學手段落后,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沉悶,語文學習比較被動,成績也往往難達到老師的期望值。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真正喜歡上語文課,關鍵在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那么,要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呢?
在廣東教育名師鄭建忠的教學理念中有一句“生活即語文”,這句話讓我醍醐灌頂,找到了探索的方向,開始把各種生活情境融入到課堂之中。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劉國正先生也指出:“要使學習語文同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把教學搞得生動活潑。一旦語言脫離了生活,就變成了毫無生氣的空殼?!苯?jīng)過一系列的教學探索和實踐,我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優(yōu)化課堂效果,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創(chuàng)設音樂情景,激趣導入新課
音樂是一種特別的藝術,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和起伏變化的旋律能夠通過聽覺刺激,讓人激發(fā)情感、產(chǎn)生聯(lián)想,有的音樂舒緩,能讓人聯(lián)想起小橋流水、鳥語花香;有的低沉,使人感覺莊嚴肅穆;有的激昂,讓人聯(lián)想起萬馬奔騰的場景。在教學探索實踐當中,通過適當引入音樂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不僅可以帶動學生的情緒,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去,并且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速地接受和掌握知識、陶冶情操,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以及在復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的聯(lián)想,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觀潮》一文講的是錢塘江大潮,氣勢如千軍萬馬沖鋒陷陣,聲音如山崩地裂,謂之為“天下奇觀”。在教學伊始我播放《萬馬奔騰》的音樂,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順理成章地導入新課,學生結合文字,想象畫面,聽著音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營造探究氛圍,揚起想象風帆
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會使學生與情境之間產(chǎn)生信息的交流互通,會開啟學生的思維之門,在無形之中影響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教學中設計的情境探究,于新舊知識的銜接處,以生動有趣的故事、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出疑問,制造懸念,提出問題,充分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更積極地思考,從而對所學知識加以理解。當然,問題設置要注意命中要害,體現(xiàn)重點難點,難易程度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才能誘導學生思考,訓練學生思維,真正達到訓練目的。比如《撈鐵?!芬徽n,講到我國宋朝時黃河發(fā)生特大洪水,沖毀了河中的一座浮橋,拴浮橋的八只鐵牛也深陷淤泥,沒有橋給當?shù)厝藥順O大的交通不便,可是一只鐵牛就有一萬多斤,在那個沒有吊車、沒有拖車的年代,人們是怎樣解決這個難題呢?講到這里時,我停下來望向同學們,并詢問同學們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同學們很快就被這個問題吸引,開始了思考,然后就七嘴八舌,各說各的方法,隨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快找到了答案。這個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讓學生了解到懷丙運用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利用水的浮力解決了這個難題,是個非常出色的工程師,同時也讓學生明白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遇事得多動腦。
三、模擬角色表演,提供寫作源泉
角色表演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活動,也是經(jīng)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的方式。比如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小小動物園》,需要把家比作動物園。通常情況下孩子習作就草草幾句,把動物外形和家人簡單對比描寫幾句,難以把家人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等方面與所比喻的動物充分結合起來詳細描述。于是筆者在課堂上讓部分學生分別扮演家中人物的一個角色,把平時生活中某件印象深刻的事通過生活情境的再現(xiàn),讓其他同學從動作、神態(tài)和語言等方面觀察,想出與之相似的動物。這種將教材內(nèi)容轉化為模擬日常生活場景,根據(jù)教學需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如身臨其境,用心地感受,從而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有效地提高了寫作水平。
四、豐富生活體驗,深化知識理解
我們知道語文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語文、學語文,這是“大語文教學觀”的需要,要培養(yǎng)這種以“促進人的發(fā)展”為宗旨的綜合素養(yǎng),必須將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生活,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組織學生參與生活體驗,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運用所學的知識,感受文字中蘊含的情感,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深化知識體系內(nèi)容。比如,教學一年級下冊《識字1》的內(nèi)容是一些關于春天的詞語:“春天、春風、春雨、小草、柳樹、嫩芽、燕子、蜜蜂、布谷、桃花、杏花、梨花”。在教學時為了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這四組詞語,并知道詞語所描繪的美景,在課前我就讓學生在野外觀察春天,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回顧自己在課前看到的春天美景,然后帶領學生走出教室來到校園里找春天,觀察校園里的柳樹、桃花、小草,這樣讓學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激發(fā)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這樣學生體驗到就不僅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滿了生命和活力的生活,再來讀原文自然而然的就能讀出韻味了。
五、整合學科內(nèi)容,加強社會實踐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拓寬學科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加強學科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教學活動成果與本學科教學活動進行有機整合,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因此采用開放靈活的學科整合方式,在聽讀說寫的實踐活動中,從學生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比如二年級語文上冊中,《秋天》中描繪了秋天美景,而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的第二單元《走進秋天》中“我眼中的秋色、小小氣象員、栽種與收獲”也恰好與秋天相關。正值秋季,因此,我把語文和品德與生活課設計成一個綜合性的主題單元組織教學,統(tǒng)一整合教學時間,搜集與秋天有關的成語、詩歌等,并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生活中尋找秋天、觀察秋天、收集秋天。之后在學習課文《秋天》時,學生們的積極性特別高,還分組展示收集的瓜果、蔬菜、糧食等,介紹從家長處了解到的某一種作物的種植、管理、收獲的全過程,感受農(nóng)民勞動的艱辛。通過兩科知識相互融合,內(nèi)容有機滲透,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擴展了學生視野,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
總之,現(xiàn)實生活蘊藏著取之不盡的語文教學資源,語文教學只有扎根于生活這一片沃土,恰當?shù)剡\用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才能為孩子們演繹更精彩的課堂,也才能讓語文教學真正發(fā)芽、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董湘淑.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探微[J].學周刊,2015,(1):207.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the education circle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vividness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In the proc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integrate use of teaching resources,contact the actual life,create life teaching situation,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open life teaching activities,to effectively draw attention to students' classroom,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s,fully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at the same time can effectively broaden the students' knowledge,deepen the knowledge content.In addition to improving their literacy ability,students learn to use Chinese knowledge to understand life and solve problems in life,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level.
Key words:Life situation;Primary Chinese;An effective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