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妙玲
【摘 要】 寫作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階段的教學難點。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主要存在學生作文素材不足的問題,因此,本文將從語文教材、課外閱讀、校園活動和大自然四個方面探討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素材的積累。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素材;積累策略
作文在考試中占很大比例的分數(shù),因此,作文分數(shù)影響著學生整體成績。不少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經(jīng)常面臨無事可寫的窘境,有些學生甚至會自己編故事或者從作文書、網(wǎng)絡上摘抄別人的故事,導致作文的整體質(zhì)量不高且沒有真情實感。作文素材是作文寫作的基礎,如果沒有很好的寫作素材,就算是有豐富多彩的寫作技巧,也難以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因此,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注意讓學生挖掘并積累屬于自己的作文素材。具體途徑如下:
一、從語文教材中發(fā)現(xiàn)作文素材
語文教材都是由實際教學經(jīng)驗和理論經(jīng)驗都十分豐富的教師編寫的,教材里選取的文章都是最經(jīng)典的且值得學生去背誦模仿的。因此,教師應該正確看待教材與學生的關(guān)系,在日常的教學中注意挖掘課本內(nèi)容,引導小學生積累文章中的知識、思想、寫作手法和語言等內(nèi)容。
比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找出文章中關(guān)于父親的細節(jié)描寫?!八麧M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和“父親聲音顫抖地說”等細節(jié)描寫都透露出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然后聯(lián)系自己生活中與父親一起經(jīng)歷的事情。
再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迷人的張家界》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的描寫。“有的像身背草簍的采藥老人,有的像手捧鮮花的妙齡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樓,有的像中世紀城堡”等等都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參考。學生可以用“有的像……,有的像……”句式來描寫其他景象。文中其他優(yōu)美的詞語,如“絮絮低語、氣勢磅礴、屹立、虎背熊腰、一支怒指”等都可以作為學生寫作文的素材。
語文教材是不可多得的工具書,教師應該在深挖其內(nèi)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其中的精華悉數(shù)盡收,并形成自己的作文素材庫。
二、從課外閱讀中搜集作文素材
僅僅從教材中有限的文章中積累素材是不夠的,畢竟教材由于教學時間的局限性不能選取很多的文章。要想寫出自己的文章,還要看大量別人的優(yōu)秀作品,從別人的作品中積累寫作的好詞好句及寫作手法,從而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只有“讀萬卷書”,才能夠“下筆如有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課外讀物中尋找寫作素材,并通過做讀書筆記、做讀書卡片、做讀書簡報等形式積累自己的寫作素材。對于剪報、讀書卡片之類的東西,教師可以單獨在教室里開辟一塊地方展示學生的作品。
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閱讀中遇到的好詞好句、格言警句等摘抄到閱讀筆記本中,并且和自己的同學分享。定期舉辦讀書分享會,引導學生將自己積累的素材、好詞好句等分享給同學。在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分享出來的內(nèi)容進行改寫結(jié)局、擴寫文章等,從而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讀者》《意林》等系列期刊文章,并且在閱讀時摘抄好詞好句制作成讀書筆記。然后,教師在每一個月末舉辦讀書分享會。學生可以分享自己制作的讀書筆記或讀書海報等,也可以續(xù)寫或改寫閱讀的文章。
課外閱讀材料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寫作素材庫,而且還增強了學生的見識,并且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從課外閱讀中汲取寫作素材。
三、從校園活動中尋找作文素材
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里與自己的同學一起度過的,因此學生會在一起發(fā)生各種各樣的故事,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日常與同學的交流中發(fā)掘?qū)懽魉夭摹4送?,學校還應該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的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生活,比如,學??梢耘e辦唱歌比賽、跳舞比賽、運動會、演講比賽以及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等。
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自己參與的學校活動,并且有意識地記錄成日記或口述給他人聽。只有自己切實經(jīng)歷了某些事情,學生才會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斷挖掘自己所參加的活動中的體會,無論是開心的經(jīng)歷還是傷心的經(jīng)歷,都要有意識地貯存在腦海里。
四、從大自然中豐富作文素材
小學階段的寫作任務除了記人敘事以外,還包含對自然景物的描寫?,F(xiàn)在的學生都會跟隨父母一起出去游覽祖國的大好山水,在這期間一定會發(fā)生各種各樣有趣的事情,學生也會對自然有不同的理解與體驗。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回想自己曾經(jīng)去過的名勝古跡,并用寫實的語言記錄下來。教師還可以在寫作課堂上將優(yōu)秀的作品分享給其他同學,也可以讓同學們之間互相提意見和建議,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
比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迷人的張家界》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曾經(jīng)去過的旅游景點。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文的結(jié)構(gòu)來記述自己眼中的張家界或者其他名勝古跡。
語文作文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源于學生的長期積累。而教師作為教育的引導者,應該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不斷指導學生從語文教材、課外閱讀、校園生活和大自然中不斷汲取素材,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胡千軍.重視素材積累提高寫作水平——小學作文教學素材積累探索[J].學周刊,2019(11):123.
[2]包久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積累習作素材的途徑[J].華夏教師,2018(2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