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一輪課程改革以教學方式的變革為核心,倡導探究式學習。文章結合科學課教學實踐,就科學課中探究式學習的運用進行論述,提出創(chuàng)設學生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采取多種手段組織學生有效地探究學習。
關鍵詞:科學課;探究式學習;學習環(huán)境;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0-0140-02
伴隨著科學課程標準正式頒布實施,科學教師有了教學的依據。探究學習方式被課程標準大力倡導,被動、機械的學習方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的課堂教學。作為科學教師,不該穿著新鞋走老路,應該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丟掉不敢變、不想變的念頭,改革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
一、創(chuàng)設學生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
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既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又包括校園環(huán)境,校園文化。它能使學生感到身心愉悅、舒服溫馨。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高高在上,一臉威嚴。而如今的科學課堂,提倡合作理解,師生平等對話,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科學知識。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每個學生有平等參與學習的機會,有提出問題、進行猜測、實驗、發(fā)表個人觀點的權利。教師應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幫助后進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溫馨的校園文化和校園環(huán)境能給學生帶來歡樂、愉悅的感受,在這樣的氛圍中他們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資源,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他們在實踐觀察中積極主動探究。例如,針對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教師可利用班會倡議大家創(chuàng)辦班級科學角、小動物飼養(yǎng)區(qū)、植物栽培區(qū)等。大家分工合作,討論如何進行管理。通過創(chuàng)設這種探究的環(huán)境進行實踐活動,學生探究學習的主動性能得到激發(fā),探究的積極性會更高。
二、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苯處熞獜募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以實驗為載體,把學生從以課本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中解放出來。首先,課前精心導入。每堂課一開始就調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探究學習狀態(tài)??梢圆捎弥v小故事導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導入等。例如,在教學“斜面”時,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對“搬油桶上卡車”“搬輪椅上汽車”等生活問題的交流,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其次,課中強化興趣。要使學生興趣能夠保持持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及時表揚與激勵學生。在課堂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方式,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高教學效果。最后,課尾再激興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思想高度集中,會有疲憊的感覺,對學生進行贊賞、表揚、肯定,能讓他們得到滿足感、自豪感,一個輕輕的撫摸,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淺淺的微笑,都是推動他們大膽探究的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再次激發(fā),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組織學生有效地探究學習
1.探究問題的設計生活化
科學教材內容由“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四大領域構成,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體驗生活。因此,探究問題的設計應體現(xiàn)生活化。如“斜面”教學中,教師可用箱子代替不同的坡度引導學生探究斜面的運動,啟發(fā)學生思考:斜面是否省力?怎樣搭斜面更省力?課后拓展設計“騎自行車怎樣才能較容易地騎上陡坡?”這些問題都是學生生活中熟悉的,能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認識到:科學本來就來源于生活,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2.合理組建探究小組,營造探究氛圍
學生在探究討論中經常出現(xiàn)答非所問、討論無序的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規(guī)避措施。教師應合理安排每個探究小組,根據學生的學習等情況,按不同層次組合。小組內進行材料員、記錄員、匯報員的分工,做到探究有序開展。在進行實驗操作時,同學們通過小組中的合作探究,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做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吸收別人的觀點,信息及時得到傳遞和反饋。特別是小組之間的討論、同學之間的交流,能將探究獲得的發(fā)現(xiàn)進行歸納,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
3.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探究
在教師的組織和支持下,教學中應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在教學“斜面”時,為了驗證學生提出的“斜面能省力”“斜面越小越省力”是否成立,教師不要急著直接將書本中的結論告訴學生,而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猜想、質疑,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實驗。學生通過“搭建各種不同的斜面拉動木塊測量拉力”的實驗,體會到“自己動腦思考,動手做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這樣就能教會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方法,激活他們的思維,課堂上就會呈現(xiàn)出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探究的局面,使科學課堂成為學生學科學、主動探究科學的場所。
4.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傾聽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在科學課學習中尤其重要。學生要聽清教師的提問,聽清楚其他同學發(fā)言的重點。得到表揚不要驕傲,聽到不同意見要虛心接受。只有靜下心來認真傾聽,才能產生補充和提出疑問。如在交流實驗設計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提示:“哪個小組愿意與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組的實驗設計方案,其余組的同學要認真傾聽,動腦思考,對比與你們組設計的有哪些區(qū)別,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苯涍^教師的提示,同學們能認真聽取別組的實驗方案,并與自己的方案進行對照、思考,找出合理的地方,對有疑問的地方進行質疑,在此基礎上進行完善,形成科學的實驗方案,使自己在探究活動中不斷進步。
5.利用現(xiàn)代技術為探究學習服務
科學課程學習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和引導學生使用互聯(lián)網等現(xiàn)代技術開展探究式學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關于“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空氣環(huán)境”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進入“小學科學”網站,和全國各地的小朋友一起探究、交流自己家鄉(xiāng)空氣狀況。學生們通過探究交流,明白大家都需要清新的空氣,更應該珍惜和愛護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四、結束語
總之,對科學課堂教學進行改革,目的是提高科學課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茖W教師應該始終把提高課堂質量、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放在首位,積極探索探究式學習的運用手段,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組織有效的探究學習。
參考文獻:
[1]王興林.小學低年級科學課問題解決學習的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8(09).
[2]錢偉鋼.小學科學課“學習任務單”設計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3]朱丹.國內外科學教學中探究型學習方式的比較[D].上海師范大學,2013.
[4]蔡春花.基于設計的科學學習探索[D].揚州大學,2013.
[5]張亞南.研究性學習在小學六年級《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林毅鋒(1976-),男,福建華安人,一級教師,從事科學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