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多新型教學方式被提出并且實際應用于教學中。思維導圖就是其中的一種,已經(jīng)被應用于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小學英語也不例外。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將思維導圖使用在小學英語各個方面的教學中能夠促進英語教學進程,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與英語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鑒于此,本文首先敘述了思維導圖,然后針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閱讀教學與對話教學中思維導圖的使用方法展開分析,希望對小學英語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導圖;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黃麗麗(1985.11-),女,漢族,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新莊鎮(zhèn)中心小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英語是一門語言,其實用性較高。在小學教學中,英語學科是學生剛剛接觸的學科,所以對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未接觸過英語,所以也沒有英語環(huán)境中學習的經(jīng)歷,所以剛剛接觸就會因為難度高等問題而出現(xiàn)抵觸心理,而導致教學效果常常達不到理想標準。將思維導圖使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僅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調(diào)動,還改善了原本單一、枯燥的教學氛圍,教師的教學壓力也由此減小??傊?,思維導圖的使用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有極強的促進作用。但是在教學中教師應選擇正確的方式實施教學,以免影響思維導圖作用的發(fā)揮,影響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關于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率的思維工具,它能夠促進人類發(fā)散性思維的建立,同時對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思維導圖利用圖片與文字的方式來闡述各個事物之間的關系,再通過顏色、符號等形式作出特殊標記,從而將事物之間的關系更直接地展示出來,讓人們能更清晰地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層級關系,從而為事物的記憶提供便利。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思維導圖更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點,更容易直擊學生內(nèi)心,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同時思維導圖也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將高難度的問題簡單化,直觀地傳遞給學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助力詞匯教學,加強詞匯記憶。英語學習離不開詞匯的背誦,小學英語教學也是如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因為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對詞匯的理解能力較低,所以直接進行詞匯記憶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時就可以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通過本節(jié)教學主題進行延伸,將本節(jié)詞匯帶入其中,這樣有助于學生對詞匯的理解,讓學生掌握詞匯的應用方式,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就能夠提高學生對詞匯的印象。特別是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詞匯關聯(lián)制作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nèi)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class-room這個單詞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class與room這兩個已知的單詞,再幫助學生回憶詞語內(nèi)容,然后在將二者合在一起組成新詞匯,向?qū)W生講解新詞匯含義,并引導學生進行記憶。這樣通過一個主題來引出詞匯,然后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舊單詞與新單詞之間的關系,不僅方便學生進行記憶,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發(fā)散性思維,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能力。
2.開展閱讀教學,加強文本理解。在小學英語中,除詞匯的學習外還有很多文章需要學生理解、記憶,因此閱讀教學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優(yōu)質(zhì)的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所以小學英語教師需要使用正確的教學方式來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思維導圖就是最好的選擇,使用思維導圖實施閱讀教學,既能促進學生對文章每個段落的分析,又能夠幫助學生對多個片段進行總結,從而對文章進行全面學習。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文章難度都相對較低,但是其中會包含很多事物,這時就需要教師使用思維導圖來為學生進行文章梳理,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思路,從而完成高效學習。例如,在進行“Do you like pesrs”一課的課堂教學時,在幫助學生樹立文章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為文章設立主題,以“pears”為主題繪制思維導圖,在其中選擇合適的位置加入“Oranges”與“peaches”,由此來將文章內(nèi)容連接在一起,讓學生以清晰的脈絡學習文章,從而全面掌握文章內(nèi)容,并順利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
3.進行對話教學,提高表達能力。在詞匯教學、閱讀教學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英文對話,但是對話教學始終是一個實施起來比較困難的內(nèi)容。首先,小學生接觸到的英語單詞數(shù)量有限,不知道怎樣進行正確敘述;其次,就是對話的靈活性較高,學生需要有正確的對話思路,這樣才能順利完成對話。思維導圖的使用就能夠解決這兩個問題,幫助學生理清對話思路,使對話更加流暢。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對學生設置情景:Mark與Judy新學期第一次見面進行了交流。在這個情景設置后,教師鼓勵學生先繪制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上可以加入Mark與Judy的班級、愛好、喜歡的事物等,然后根據(jù)思維導圖使用自己已學內(nèi)容組織情景對話。這樣學生能夠帶著清晰的思路完成對話,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將思維導圖合理應用在小學英語的詞匯教學、閱讀教學與對話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與學習能力,是當前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也是構建高效英語課堂必需的教學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1]李翠蓮.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