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重要節(jié)點,而初中生作為起點,其思想道德與人格品質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文章立足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背景與內涵之上,討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認識的背景與意義,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進建議,以期為更好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所裨益。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教育的重點,中學生處在一個人格與觀念的重要培養(yǎng)時期,在此時如果能帶領學習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進一步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能夠為他們“三觀”的樹立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以后在面臨選擇、抵制誘惑、對抗挫折時帶來積極的幫輔作用。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價值
1.當前道德法治課堂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1)內容不豐富,教學形式較單一。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長久以來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而我們知道,初中生對于抽象理論的把握能力不足,單純的理論教學,最后收到的效果不是很好。尤其是法治教育,其枯燥的法治內容,一方面學生難以理解;另一方面難以應用到實際生活。若是最終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分離,那便有違教育者的初衷,再好的分數也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2)目標不明確,考核標準較模糊。道德與法治屬于思想層面的教育,其考核方式往往只限于期中與期末的試卷。調研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在備考過程中,難以深刻理解其理論內涵,復習和記憶均停留在表面的文字。而對于學生是否切實體會理解課堂內容,教師僅憑借作答試卷也難以準確把握。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與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各項機遇與挑戰(zhàn),文化與思想面臨西方世界的涌入。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民眾需要樹立正確的“三觀”來從容面對外界的誘惑與沖擊。民族復興的道路需要全民團結,共同參與,為此,如何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成為重中之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在此種背景之下產生。初中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可塑期,在這一階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社會面臨多元文化的沖擊,人們越來越廣泛地接受各種外來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便是指引民眾的一盞引路燈,它能夠幫助我們面臨價值選擇時做出正確的判斷,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1.提升個人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尚道德
從初中開始,學生邁入了中學階段。這一階段所樹立的價值觀念、思想品質與行為習慣將會對以后的人生產生重大影響。這一階段學習道德與法治,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識,有利于學生提高個人道德修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形成堅毅的思想品格。在課堂之上,學生所獲得的觀念價值是受益終身的。
2.加強法治認識,強化法治意識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今天,法治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它由以往的高等教育,逐漸開始面向未成年人。這是一項具有遠見的改革措施,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要從小抓起,法治知識的教育要從小開始。初中生的認識與接受能力已經達到了能夠理解法治知識、樹立法治意識的階段,在這一期間加強民主與法治的教育,能夠有助于他們將來的更高階學習與生活,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社會,融入社會。
3.營造社會氛圍,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學生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家長與學生之間不是單向的,家長在教育子女的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子女的影響。他們的積極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能夠對家長形成良性影響,進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當他們積極學習后,感受到自己取得的良好學習效果時,又能夠反過來激發(fā)內在的學習動力,進而形成整個社會的良性循環(huán)。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策略
1.采用案例教學
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較為抽象,假如教師把握不好,很容易使課堂內容枯燥,學生失去興趣。但是抽象的理論也有其優(yōu)勢,便是結合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方式是闡釋抽象理論的最好方式,一方面會使課堂內容生動有趣;另一方面還會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理論知識。教師在選取案例教學的同時,需要注意選取能夠使初中生感同身受的例子,最好選擇他們身邊隨處可見的,或者與同齡人相關的,以消除他們對知識本身的距離感。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時,這一章的內容不僅關乎自己的行為,還關乎在集體中與大家的互動。而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教師選擇的例子來源可以有當地的媒體、實時的新聞以及學校和家庭中的事例。筆者在講授這一章節(jié)時,正好本地發(fā)生了一起火災,最后及時發(fā)現(xiàn)并積極報警的是本地一名初二學生。筆者便運用這個案例,將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結合案例向同學們講解,該堂課引發(fā)了學生的積極討論,也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2.與線下活動相結合
理論教學不僅需要結合案例講解,更需要結合生活實踐。尤其是價值觀教育,更加需要帶領學生體會真實的社會。只有當他們在社會之中產生與人之間的互動時,他們才會對課堂所講有所理解。因為課堂知識大多是耳熟能詳的內容,反復闡述沒有實質上的意義。為此需要結合線下的實踐活動。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一章中,法治教學前期配合案例講解之后,可以在課下的活動中,帶領學生開展參觀活動,或者邀請當地法治工作者前來現(xiàn)身講授。同樣,學生還可以根據所知所學,自導自演法律小劇,并在班級、年級、校園之間表演評比,在最后的決賽環(huán)節(jié),邀請當地的媒體與知名的教育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前來觀看。這不僅會在當地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讓學生體會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真實意義,還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于法律學習的濃厚興趣,使枯燥的法律法規(guī)變得生動活潑、饒有趣味。
3.多方位考查和評估教學成果
前期的教育的方式方法最終都要落實到考核之上。在創(chuàng)新了多種教學方法之后,需要將傳統(tǒng)的紙質單一考查方式也共同改進,這樣才會讓學生在前期的教學活動中取得的成果變?yōu)樗麄冊诤醯某煽?。在筆者看來,思想道德課程的考核方式應該是立足于社會實踐之上的,最后雖以紙質材料為落腳點,但其過程需要在實踐中取得。
在考核時,最終的期末成績可以由多種不同的內容組合而成,例如,①平日的期末成績占30%,以考查其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②對于課堂的講授的案例,學生寫案例梳理、案例分析、案例依據等內容,作為平時課堂作業(yè),占比30%,以考查其實際應用能力。③對于課堂及學校組織的參觀與實踐活動,其心得體會占30%,以考查其觀察與總結能力。④各項評比活動占10%,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鍛煉自身表達與運用能力。
結 語
初中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時所呈現(xiàn)出來的突出問題,采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并配合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增強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習效果,真正使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并在生活實踐中加以應用。這種教學改進方向意義重大,需要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為學生的成長增加助益。
[參考文獻]
[1]王 勇.淺淡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
[2]薄 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18).
[3]韋乂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探析[J].教育觀察(下半月刊),2017(4).
[4]呂巧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探析[J].中華少年,2017(34).
[5]張洪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探析[J].祖國,2017(17):257.
[6]劉 虹,張家鑒,范玉國.巧用契機教育促進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新課程·中旬,2018(5).
[7]陳淑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研究[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18.
[8]張 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路徑[J].新課程(中),2017(12).
[9]王 勇.淺淡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版),2019(11).
[10]馬麒麟,徐景斌,陳 偉.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9(4):5-6.
作者簡介:羅華杠(1976—),男,壯族,廣西德保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